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提出扩大国际劳务输出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我国进行国际劳务输出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应加大国际劳务输出的管理力度,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旷 《经济师》2002,(8):160-161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等问题 ,文章指出要通过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调整农业结构 ,组织劳务输出和发展小城镇战略 ,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就地转移和跨区域转移 ,并使之充分就业 ,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目前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应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组织实施劳务输出,以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4.
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立足点和物质基础是发展大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渠道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农业发展政策,就地开发,就地利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中小城镇建设;广泛开展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5.
要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必须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现状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估计及转移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双 《经济论坛》2010,(5):9-12
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是否能够顺利实现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估计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扩大转移空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早期以“离土不离乡”为重要模式;之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异地转移即“离土又离乡”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等因素制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提供,很大程度克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力,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程度。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与否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9.
于学花  栾谨崇 《经济师》2003,(9):186-187
现阶段 ,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农业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 ;经济的较快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条件 ;相关制度创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郑畅  陈凯 《经济论坛》2007,(14):131-133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人口流动模型的研究,刘易斯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理论,托达罗提出了在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理论。国内的很多学者认为,将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惟一有效模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都出现过的现象,许多国家先后实现了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到城市。但是,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面临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条件:首先,我国人口众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其次,我国不仅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就业压力也很大。  相似文献   

11.
高静 《财经研究》2012,(1):113-123
一国的专业化分工模式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一国的出口生产力水平(EXPY值)取决于企业家在生产效率高(即PRODY值高)的部门参与"成本发现"的数量,成本发现的过程使一国专业化分工模式变得不确定。一国的出口生产力水平不但由其专业化分工模式所决定,该国人均GDP水平对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以101个国家2006年的进出口数据计算世界各出口行业的部门生产力水平(PRODY值),计算并分析各国2006年EXPY值的分布特点。同时,文章以2006年PRODY值为依据,以OECD 30个国家为分析对象,计算1999-2010年OECD国家EXPY值的变化趋势,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劳动新论     
劳动的内涵深奥、复杂,外延很宽泛。笔者首创出三组概念:外化劳动与内化劳动、场内劳动与场外劳动、订制劳动与自主劳动。对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生产过程、劳动与劳动力,以及工资与利润的性质做了新的阐释,并就劳动(价值)计量问题发表了独特看法。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paper represents a collective contribution to an ongoing debate on the benefits and disadvantages of export-based, industrial jobs for women as well a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global labor standards on these types of jobs.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research on women in Mexico's and Central America's maquiladoras (assembly plants that produce export goods), this paper aims to problematize the viewpoints that present export-based, industrial jobs as dignified alternatives for women in the South and to question the skepticism about global labor standards as a possible alternative for improving work conditions in all sectors producing for export. In so doing, the paper stresses three interrelated issues: a) the relevance of local and regional contexts that inform diverse industrialization paths over time, b) the agency the women workers represent, and c) the legal instruments already existent in our common efforts to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Labor Mobility and East Asian Integration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commonly analyzed in the context of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and capital flows, while labor flows have been very much neglected. Yet labor flows in the region are rapidly growing, given the diversity in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wage levels, and the existence of labor surplus and deficit countries. Labor migration poses more benefits than costs for both sending and receiving countries, but there are more sensitivities toward labor flows than trade and capital flow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different for the unskilled and semiskilled foreign workers and for the professionals and highly skilled. Regional cooperation among countries is needed to manage the flow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llegal and undocumented workers,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s of migration, and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se workers.  相似文献   

15.
FDI、劳动异质性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技能劳动的划分一直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也是难点之一。文章创新性地采用模糊聚类方法测算了我国第二产业中各行业的劳动高技能性,推算了高低劳动技能行业的工资比率,并进一步实证分析了高低劳动技能行业的工资比率、FDI等因素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高技能劳动一般与资本结合得更为紧密,高低劳动技能行业工资比率的提高抑制了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2)FDI引入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也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应当引起重视。本文将对外贸易中的劳工问题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联系起来,从解决劳工问题的角度出发,论证了认真对待企业社会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并对我国政府和外贸企业如何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明 《财经研究》2016,(7):111-121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严重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文章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美国的追赶进程进行了分阶段的分析,基于增长核算框架着重分析了服务投入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在1995-2003年期间对美国的追赶效应明显,但服务投入密度提高的贡献相对偏小。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在2003-2009年期间对美国的追赶效应更加明显,但服务投入密度相对偏低的贡献反而拖累了追赶进程。服务投入的内部结构分析显示,我国农业服务投入的发展滞后基本上是全方位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差距,需要充分认识到服务投入的重要性。解决我国农业服务投入发展滞后的问题需要在农业金融、农业保险、农业营销、农业物流、农业“互联网+”和农业机械融资租赁服务等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殊三角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对出口、物价、外资和就业方面带来影响,长期来看,这些负面影响都是可以克服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扩大内需、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等正面效应更大。珠三角应该从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教育培训特别是职业教育等方面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劳动是当今时代的基本事实,这个基本事实可以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公理性假设,可以归结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协同创造价值.本文并以生产力二重性质理论作为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和现代演绎的叙述方法作为它的现代拓展的方法基础,提供较为充分而有力的证明.文章最后并倡导了一个解决劳动创造价值中时间异质因素难题的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内生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劳工短缺现象已成为东亚许多国家的普遍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经济自发调节便可消除的暂时现象,如长期持续下去,将对各国的产品出口以及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制约。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便开始了对劳工短缺问题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与实践经验。在描述韩国劳工短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成因并介绍韩国政府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提出了对解决我国劳工短缺问题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