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对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给予高度重视。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对滨海新区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它不仅可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同时还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因此.如何发展好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业对于振兴环渤海地区以及整个北方地区经济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研究滨海新区服务业发展.分析并提出加快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把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基地列为首要发展目标,从而将新区工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滨海新区现代制造基地建设,应定位于环渤海地区产业龙头,成为拉动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发展的引擎,在发展模式上突出"竞争力强、结构优化、创新突出、机制灵活"四个特征,通过自主创新和品牌提升、区域辐射能力拓展、突出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内外资企业并重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加快滨海新区现代制造基地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迅速发展壮大各区县特别是中心城区经济实力,全面实现功能及产业定位的战略举措,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天津市不断加大楼宇经济工作力度,楼宇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税收贡献日益突出.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天津市楼宇经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情况,对楼宇经济与区县示范工业园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税源管理角度提出了楼宇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魏然 《港口经济》2007,(12):46-48
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国家"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问题意见》,明确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并将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能级跃升的显著标志。积极顺应这一客观规律,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优选战略。一、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显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十大战役"为平台载体,以"十大改革"为强劲  相似文献   

6.
天津滨海新区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优势突出、前景广阔的现代工业基础.面对制造业快速发展和经济格局日益变化的国际环境,滨海新区的现代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滨海新区统计局和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历时一年,联合研究发布了《滨海新区工业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1,(1):1-F0002
<正>2009年,河西区被天津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商务河西"的功能定位。瞄准这一定位,该区继续把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楼宇经济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经济形态,它具有产业集聚、增加税收、扩大就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南京市玄武区通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文章对玄武区楼宇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剖析经济效益相对低下楼宇产生的原因,提出促进玄武区楼宇经济稳步、健康、高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重 《特区经济》2006,211(8):286-288
近年来,国家对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与设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给予高度重视。滨海新区已经由城市发展战略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对滨海新区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因此,如何发展好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业,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振兴环渤海经济和北方地区经济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速国际化进程推进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升新区区域服务功能的迫切需要 1.战略地位的提升要求新区具有较高的区域服务功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天津滨海新区将在未来15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成为我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位的提升,赋予了滨海新区更高的使命,同时也对新区的区域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区不仅要服务天津,而且要服务环渤海乃至更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由天津的城市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由天津的最大经济增长点进而成为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未来十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滨海新区将继广东深圳、上海浦东之后,成为我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带动环渤海地区乃至北方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布局要更加注重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本文研究天津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产业选择的问题,认为发展装备制造业既是天津滨海新区新形势下的历史使命,又是发挥产业优势、带动环渤海地区合作和产业升级的必然途径。本文还对天津滨海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发展途径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经济理论为指导是滨海新区航空产业发展的方向。文章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对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滨海新区承接航空产业转移的影响,在借鉴国际航空产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天津滨海新区航空产业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模型是滨海新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战略思考以及模式构建三个方面,初步整理和综述了2000年以来滨海新区研究的相关文献。超越已有文献研究,探求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将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列入国家战略布局,通过开发滨海新区带动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圈第三极,进而改变我国经济"南高北低、东快西慢"的不平衡局面。由于经过30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总理在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把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提出了加快滨海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深刻阐述了进一步规划建设好滨海新区,对促进天津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滨海新区开放开发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牢牢把握规划和建设好滨海新区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切实按照"六个着力"的具体要求,为加快滨海新区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大滨海新区:京津冀空间发展前沿的"第二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滨海新区的概念和范围 20年前,天津跳出中心城区看天津,确定了"工业东移"的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成为天津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20年后的今天,天津滨海新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跳出天津看天津,大滨海新区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带动更大区域发展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8.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并列,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提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明确了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要实现这一发展战略,金融体制的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指出,近期工作的重点是“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构建符合滨海新区战略目标的融资体系,将对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勇 《港口经济》2006,(4):15-17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滨海新区发展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意味着滨海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作为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天津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宜居的生态城区的功能定位,推动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滨海新区的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促进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是滨海新区功能作用之一,同时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也是实现滨海新区战略定位的重要途径之一。滨海新区以其综合实力和对区域发展的服务能力,延伸产业链和物流链,逐步实现与港口腹地发展战略的对接,形成与港口腹地经济的联动,带动和促进腹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