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获得巨大发展,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因素也逐渐显现出来。文章拟通过数据分析,剖析制约滨州市城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情况类似的中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工业化的出现而产生的,推进城镇化是落后的农业国走向发达的工业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深刻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即将加入WTO,各地都在抓紧研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根据湖南的省情,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完成对先进地区的赶超。本文试图从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的角度,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加速农村产业结构的非农化是湖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这是由农村、农业的地位所决定的。所谓非农化,实质上是指第一、二、三次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地位的转换,是指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次产业为主的转换。湖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在2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中,90%是农村,在6440万人口中,80%是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农村城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广大学面前。农村推力、城镇拉力、城镇斥力和农村引力,形成了较完善的农村城镇化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村城镇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文章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城镇化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村城镇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文章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城镇化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天津市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创新与发展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农村城镇化是从宅基地换房引爆,到三区联动过渡转型,再到三改一化的深化改革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分阶段、系统推进的过程。本文对每个阶段所蕴含的制度创新进行总结,并对天津市农村城镇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中国城镇化战略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前瞻性.研究西部地区城镇化问题、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城镇的"蓄水池"作用,建立大中小并举的城镇网络体系是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更多重视了向大中城市的转移,很少考虑向小城镇转移的问题,更少考虑具体的转移机制问题。因此,应尽快建立包括导向机制、动力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各项机制,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来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把农村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工作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来,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着力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青海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青海省实现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对于青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突破青海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的土地资源、资金和人才的流失,对农村地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回波效应”。必须从多方面寻找对策才能破解“回波效应”,才能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途径。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农村发展的根本在与乡城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之上,因而在推进农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中,就需要将发展的阳光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城镇化视野之中,通过城镇化道路来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城镇化的动力与模式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差别的存在,既有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影响,也有近三十年发展的结构性原因困扰,推动农村城镇化是消除城乡产别的根本所在.农村城镇化,应当是泛指我国县级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城镇化,是以县城为核心、以行政单元的乡镇、村为重点的城市化和城镇化.必须以工业化为动力,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基础,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目标,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实现.农村城镇化可以有三种不同模式;以工业产业带动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以农业加工业带动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以农业产业化带动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三种模式条件不同,因此城镇化规模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了中国城镇化道路和对传统发展经济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与城镇化的关系,认为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与城镇化的并行发展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进入90年代,各地的村镇建设工作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得到了全面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经济强镇和明乡镇,初步建成了一批规划比较合理、设施比较齐全、环境比较优美的小城镇。小城镇的发展,无论是对中国的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