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也开始从原先的单纯追求高产值、高利润、高速度向越来越重视产值、利润、速度的创造者——人的因素转变,实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正在逐渐成为许多成功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构建企业的人本文化,正在逐渐地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相似文献   

2.
沈修为 《活力》2013,(19):137-137
近年来,企业管理中人的因素不断受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实际上我们的认识还应该进一步提高,人是企业的根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企业的根本一人,也就是我们的员工和党员。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领导有经营权和管理权,在企业的经营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决策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考核企业领导者经营管理业绩的手段,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特别是在规范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经济行为,促进其勤政、廉政,  相似文献   

4.
复利的力量     
赵晓 《中外管理》2006,(6):26-26
如果一个人在好的事情上不断有进步,或者在拒绝恶事上不断地有进步,那么由于复利的作用,他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也都是这样,问题的关键不在暴发,而在于持续进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发展人”为出发点,以“为了人”为落脚点,以“依靠人”为切入点,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增强构建和谐企业的凝聚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王有余 《活力》2014,(6):152-152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关注的是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积极培育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协同共进,营造“人企共赢”的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7.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近年来,企业管理的理念和重点在不断由“物”向。“人”转移,以人为本、人本管理可闻可见.企业经营管理的绩效在不断提高。整个社会也都非常关注民生.人本理念深入人心。但还有一些企业对“人”与“本”的真正内涵还缺乏全面的理解,人本管理受限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重视和运用人力资本.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并未有何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也逐渐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在企业中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应该更加受到重视。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态度,也能提升企业的整体文化素养,能够向外界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能够给员工们带来强烈的归属感,本文通过从各种角度上进行分析,给出了该如何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来促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财、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人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对如何有效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发展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步缩短,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必须加快新品开发力度,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制定积极有效的产品开发和生产战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本文主要就企业新产品的市场推广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伟民  亦笑 《乡镇企业》2002,(1):38-39
企业文化的提出 企业文化最初的提出,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时美国、日本以及西方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学者将它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提出的。这种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的挑战和发展。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是以物为中心的硬性管理模式,管理者注重的是数据、工具、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目标、战略、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而对于企业中的文化因素(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即软性管理模式重视不够。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并应用到实践中去,在现代企业经营中,许多人认为企业的成功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设备、技术、资金、销售网络等因素起主导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由以物为中心的硬性管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软性管理模式的转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中间渗透了企业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与文化》2002,(6):35-39
不断提高上海工业企业的道德素质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教育是基础。因为人是企业活动的主体,也是企业道德建设的主体。企业道德水平取决于职工队伍的素质。企业道德建设最本质的内容是着眼于提升人的素质,立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要立足实践,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级组织持之以恒的努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有效地灌输到全体员工的头脑中。  相似文献   

13.
经过几年的努力,宝石的文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做好人、出精品、兴企业”,也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演变为“做好人、出精品、求卓越”。这种变化,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词语更换或宣传口号,而是将宝石文化定位在塑造最美最好的人品、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和精良的产品,在企业振兴的同时,不断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闵杰 《审计文汇》2005,(9):14-14,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企业的管理理念也不断更新。生产力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一劳动者,已由“人”变成“资源”,传统企业中的人事管理转化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而提升到人力资本经营。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各种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因而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成为管理乐章的重音符,人力资源审计作为评价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一种手段,其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企业的资金如同人的血脉,时刻流淌在企业供、产、销的整个过程,调节、控制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持续经营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资金的流动,反映出企业管理的脉络、企业增资的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依照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实行资金的统一调控管理,可以促进企业不断地增资扩股、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目的。现就如何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从1993年开始,东风汽车公司经济效益一路下滑,至1998年,全集团累计亏损5亿元。在重重困难面前,东风公司12万干部职工不懈努力,1999年初步扼住下滑势头,2000年实现利润13.78亿元,打赢了一场扭亏解困的硬仗。回顾企业的历程,东风人强化了这样一个信念:不断加强企业化建设。不断锤炼企业精神,不断发掘企业潜能.是企业战胜逆境的利器,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7.
《商贸与会计》2001,(5):9-12
营口市物资局有直属企业13户,其中国有企业12户,集体企业1户,职工总数3087人,其中在职职工2520人,离退休职工567人,资产总额为46,861万元,负债总额为51,265万元,全系统平均资产负债率为109.4%,亏损面达100%,在13户企业中有70%的企业处于停业、半停业状态、其余30%的企业勉强维持生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营口市委于1999年3月调整了物资局领导班子,新组建的领导班子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大力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使企业在改革中寻求到了健康发展之路,截止到2000年末,营口市物资局直属公司中有70%以上的企业大幅度减亏,多数企业走出低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们来说,很多人都是在长征精神的熏陶下,学着毛泽东思想长大的。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也给管理者带来了启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同长征一样,从创业开始就时时刻刻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追求发展的同时克服一次又一次企业危机,才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链接:“燕化”品牌企业坐落北京房山周口店地区,从原始人点燃的古老文明之火,到现代人点燃的崭新的工业文明之火,相隔了几十万年;然而,从燕化炼油厂破土到特大型石化企业的建成,仅仅用了40年。40年,弹指一挥间!“燕化人”在民族血脉和根祖文化的滋养下,不断增长力量与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有时代特点和企业特色的“燕化”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基础,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没有标准化的施工工地、没有过硬的工程质量,在建筑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把“工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意识”融入建每。视工程质量为生命,不断地创出优质工程和精品工程,是我们土木人所力争的。文章论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和确保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