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情况表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宏观调控已取得积极成效,在缓解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抑制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同时,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此次宏观调控避免了一次经济的大起大落,必将对实现全面  相似文献   

2.
《湖南房地产》2005,(1):1-1
回顾逝去的2004春夏秋冬,房地产业是值得欣慰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宏观调控显现成效。回味过去的风雨阳光,我们激动不已。“8.31大限”、“央行加息”、“泡沫争论”、“房价升温”等等变数一次次撞击着我们,锤炼着市场,使房地产业的发展更为理性、成熟、稳健。  相似文献   

3.
“既不是大难临头,也不要掉以轻心”这样的提法,很口头、也很情感,不像一篇文章的题目。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话题,是有感而发。因为,上海房地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那一次宏观调控中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冲击,部分企业还受到了创伤,大家记忆犹新。所以,这次宏观调控来的时候,房地产界内弥漫着一股忧虑的气氛,似乎大难临头似的。为了准确认识这次宏观调控对于房地产业的影响,我用了这样的一个提法。其实,也就是我主张上海业界应该持有的对此次宏观调控的辩证态度。  相似文献   

4.
认真贯彻《审计法》发挥国家审计宏观调控作用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闫金锷教授宏观调控是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从严格意义上说,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在现...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应怎样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审计工作呢?我们认为,应当:一、要树立改革意识。充分发挥审计高层次经济监督的作用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审计工作.一要在工作重点上逐步实现由财务收支审计向以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移:由“上审下”向以同级审为主转移:由微观审计向宏观调控为主转移:由事后审计向以全程跟踪问效审计为主转移:由查处违纪向以积极防御为主转移:由单纯防范向全方位监督为主转移,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曾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发展的价值取向等问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审计工作也不例外,只有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才能促进审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当务之急,我认为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对宏观调控新形势,坚持提高质量与扩大总量并举,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谋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一目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主体,是以政府主导,并主要由公共财政支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而且是保障社会民主、公平、公正和稳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实质,要求我们必须把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引领社会发展工作的主线。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是落实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源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评估》2005,(4):5-8
2005年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自觉性,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推动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主要任务: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切实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继续抓好城镇房屋拆迁和工程款清欠工作,  相似文献   

12.
赵磊 《审计文汇》2009,(7):26-2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对发展观的深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审计战线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工作,推动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红 《审计文汇》2006,(6):20-2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用科学发展观谋划审计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将会对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最抽象的意义上.我们把科学发展观概括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是一般的体现.而是集中的体现。集中到哪里?当然是哲学。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又好又快发展的哲学,它包含了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把科学发展观赋予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和高度.提升到哲学的境界.是党的一大理论创新.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为我们从更深层次上解读我国发展现状、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探讨浸润其问的哲学意蕴,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时期改革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时期改革,就其基本领域看,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 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 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 念的一次飞跃。如何牢固树立和认真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我们面前 的一个重要课题。工商行政管理机 关从事登记注册管理的人员应带头 学习,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 高登记管理能力。 一、把握产业政策,提高引导 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 中央实行宏观调控,及时消除经 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促 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是贯彻  相似文献   

17.
总结一展望     
“十五”期间,江北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的奋斗目标,积极参与经济宏观调控,在保护资源、促进发展、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8.
对宏观调控的反思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加宁 《经济界》2005,(4):8-11
一、何谓“宏观调控”?现如今,“宏观调控”成了中国最时髦的名词之一,几乎人人都在谈论宏观调控,似乎人人都成了宏观调控专家。然而,稍加注意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张三所说的“宏观调控”与李四所说的宏观调控,根本“驴唇不对马嘴”,完全是两码事儿。有的人讲宏观调控讲的是总量控制,而有的人实际上说的是产业政策,还有的人其实指的是企业经营层面出现的微观问题,……如此等等。为什么会如此?我们不妨先从“宏观调控”一词的演变过程来考查一下,或许能够找出产生这些歧异的部分原因所在。有关宏观调控的“词根儿”,依照我个人的理解,其实就…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我们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审计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去,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切实体现促进发展、实现发展、维护发展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影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遭遇严重困难。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重心,积极采取“调结构、扩内需”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全市经济运行呈现见底、复苏、回升态势,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