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生产函数和联立方程模型,发现在非农就业增长、投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获得与其边际产出相等的工资报酬,使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而资本所得份额上升,资本所得份额的上升促进了投资,投资的增加保证了非农就业的持续增长。我们通常把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和高投资率视为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并给予特殊关注,但是,本文所揭示的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特征,也表明高投资率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不是经济失衡的表现,它们是非农就业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保证非农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虽然恶化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却是中国经济模式所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形成合理分配结构、调动各要素积极性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客观要求。因此,着重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偏低的表现及变化趋势,分析劳动报酬偏低产生的影响,并结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提出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通过对总体劳动报酬占比变动进行分解,发现产业结构和产业劳动报酬占比变动是引起总体劳动报酬占比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非农化决定了1978-2004年总体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以下降为主。计划经济条件下,偏向于劳动者的初次收入分配改革倾向使得产业劳动报酬占比逐渐上升,部分抵消了产业结构非农化所引起的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当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以后,企业开始由追逐就业转变为追逐利润,匡正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偏向于劳动者的初次收入分配政策,引起产业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从而与产业结构非农化共同加速了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结构非农化以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导致1978-2004年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何理解这些精神,实现收入分配的崭新变化,是我们每位公民的期盼. 千方百计增收为哪般? 过去十来年,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局面,但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劳动报酬的增长却明显低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向政府财政、资本所有者利润倾斜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报酬持续下降,Kaldor增长模型给出该问题的一个研究思路.通过对Kaldor增长模型进行扩展,构造包括资本、劳动和政府的三部门模型,可以描述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变迁,及政府的税收政策对要素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作用.根据扩展的Kaldor模型,在投资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劳动所得税税率,增加资本所得税的税率和降低生产税的税率将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6.
丛屹  陈琦 《现代财经》2022,(10):3-19
产业数字化提升增长效率的同时,也对要素收入公平产生了一定冲击,对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从技术变革和业务转型的双重视角,考察产业数字化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并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进程中的数字技术变革和数字业务转型,均对劳动报酬占比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存在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市场集中程度在数字业务转型降低劳动报酬占比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数字技术变革更倾向于降低普通劳动者报酬占比,数字业务转型倾向于降低高级管理者报酬占比。本研究拓展了相关理论研究视角,为数字技术影响劳动报酬占比的争议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为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兼顾增长效率与分配公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英美日长周期(30~5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呈上升趋势,之后便呈现出相对稳定态势,近年来有微降趋势。比较发现,我国劳动报酬占比远高于经济发展阶段相近的日本(1955~1975年);与同时期OECD国家相比,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处于中等水平,据此可以认为,我国目前劳动报酬占比并不低,但持续下降的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新古典分配理论,劳动的价格由其边际产出决定,劳动所得比重取决于其边际产出和投入数量,这不仅是生产达到最优经济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评价劳动报酬占比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看,我国实际的劳动报酬占比低于劳动对产出的贡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虽然有助于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但是由于较低的利率扩大了资本的使用规模,这使得资本深化对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此外,劳资力量对比、经济波动对劳动报酬具有显著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实际劳动报酬占比偏离了劳动对产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Aghion和Howit[1]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将企业家精神引入技术进步方程中,得出了竞争性均衡条件下劳动报酬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论表明,经济发展同劳动报酬份额之间呈倒U型关系;具有强烈企业家精神的经济相较企业家精神微弱的经济拥有更高的劳动报酬份额.根据1987-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可知,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劳动报酬份额下降与经济高速增长是同步进行的.企业家精神的增强对于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具有提升作用,这也表明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拓宽创业的融资渠道和降低行业的准入门槛都能有效抑制目前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金流量表数据为基础,对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在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的收入比例变动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在初次分配环节: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财产性收入、经营性留存占GDP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劳动报酬占比下降6.66个百分点。而企业部门的经营性留存占比有显著上升,政府部门的收入增加主要体现在生产税净额和社会保险收入方面。在再分配过程中,由于缴纳收入税,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份额有所降低,政府部门的收入比重则继续上升。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与初次分配相比有所提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提高的幅度趋小,也就是说,再分配环节对于改善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格局中相对地位的作用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