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 ,而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有全方位、持久的影响。如发达地区多有经商的传统 ,而落后地区人们的观念则一般都比较保守。所以 ,深入、细致研究不同地域文化 ,对从根本上启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便结合案例来研究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投资是资本增长的源泉,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投资的动因在于投资回报,造成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落后地区的投资内部收益率低于发达地区.以至于落后地区不能吸引足够的私人投资.本文采用ICOR指标计算和比较1992-2007年辽宁省投资效率区域差距,并试图分析这种差距对各区域私人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国内许多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也严重起来.由于地区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地区之间良好的互动发展格局没有形成,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加工型的产业不能合理地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制约了落后地区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壮乡文化为例,分析认为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在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提升区域形象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具体的影响。并简要揭示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充分利用壮乡文化的特色资源,摒弃和改造其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挥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壮乡文化为例,分析认为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在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提升区域形象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具体的影响.并简要揭示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充分利用壮乡文化的特色资源,摒弃和改造其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挥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增长极理论与不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探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论述了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客,指出增长极理论具有快速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优点,但也有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负效应。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不发达地区实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应注意强化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克服极化效应带来的负影响。因此在制定增长极战略时,应在区位选择、主导产业选择、经济活动方式等方面强化增长中心的扩散效应,使增长中心在获得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带动其他落后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区域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文化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认为,区域文化在以下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影响,主导人们的经济思想、价值观念;促进企业文化和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提升区域形象,有利吸纳人才和招商引资。要充分发挥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以上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对区域文化进行全面的整理,发掘;2.弘扬区域文化中的经济思想和价值观;3.对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扬弃;4.发挥区域文化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8.
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   总被引:85,自引:4,他引:81  
陆铭  陈钊  严冀 《经济研究》2004,39(1):54-63
本文考察了在收益递增条件下产生重复建设和区域经济分割的根源。由于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 ,且通常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 ,所以往往在贸易利益的分享中得到了较大的份额。而落后地区如果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 ,它将失去当期分工的收益 ,但却可以提高自己在未来分配分工收益的谈判中的地位 ,甚至可能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赶超。落后地区的战略性行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其自身是有利的 ,但却造成了社会总产出减少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可以促使落后地区加入分工体系 ,这时 ,财政转移就兼有了改善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效率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国家创新能力在区域层次上的具体实现,区域创新能力代表了创新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聚集、整合以及推动持续创新的基本能力,是支撑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本文从西南地区着手考虑,通过DEA分析了西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得出了贵州区域创新能力还存在着非有效性,进而提出寻求提升西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首先,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指标衡量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程度,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金融中心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区域经济的增长对金融中心的发展缺乏推进作用;长期来看,金融中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区域经济的增长对金融中心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方合作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性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或劳动力,而是知识”。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科技资源最丰富、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区域之一,然而由于行政体制和历史发展的局限,长三角内各地方的创新活动各成体系,知识分享和区域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协同效应。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长三角的区域创新系统必须跨越传统的行政区域界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地区为样本,运用断点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研究城市群落崛起过程对该地区经济绩效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城市群落的形成提高了该区域的经济绩效;第二,在2003年和2004年城市群落崛起过程中,落后地区受益最大,区域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第三,2005~2007年,受益最大的地区是中等发达地区,城市群落的发展进一步缩小了中等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在2007年,落后地区和其它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于地区经济的振兴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从各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发展尚不均衡,并且这种差距有随时间推移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对我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高技术产业按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3类。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从集群规模、技术市场活动、产业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撑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化的新趋势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杰  赵浩  郭锐 《经济地理》2022,42(1):1-11
区域发展差距是经济地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把握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和成因,是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沿海与内陆区域经济差距有所减缓,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呈现有所扩大的趋势;城市群之间、欠发达区域之间等南北方同类型区域间差距全面拉大;城乡差距普遍缓和,经济发展越落后地区的城乡差距依然越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边境省份和邻近国家之间,我方超前发展普遍加快。进而讨论了产生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的原因,针对我国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包括:近期,把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适应南北差距扩大的规律,激发南方发展的动能,使之为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按照打持久战的部署,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应将扶持相对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区域政策的重点;面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以解决新基建"嫌贫爱富"为抓手,扭转区域创新能力在我国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持续扩大的格局,激发创新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社会经济背景下,区域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区域经济自身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的进行:区域创新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实现区域发展的基本形式。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纷纷建立了适应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区域创新系统。在这佯的背景下,构建长春市的区域创新系统也是一个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规律 ,指出 :“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以带动和帮助落后地区 ,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在邓小平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引下 ,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经济从总体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 ,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差距拉大也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江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  相似文献   

17.
万松 《时代经贸》2020,(1):63-64
交通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交通发展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其运输成本越低,越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其不仅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也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使得越发达的地区会聚集越多的生产要素,而交通相对落后的地区因无法吸引充分的生产要素,从而导致发展水平受到限制,进而产生地区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加大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个经济体内各地区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关键性因素。据此提出假说:一个经济体内生产要素投入变动的地区差异,将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将加剧区域经济增长发散;而落后地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基于假说,进一步分析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得出两个重要推论。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和全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证实了两个推论,与研究假说相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将从层次高的发达地区向层次低的落后地区推移。从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一国经济布局的相对均衡,但这种推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刚性”地区或城市能够成功地保持经济的稳定差。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生产力逐渐向西部转移的过程中,东部发达地区必须不断的创新,以保持投资的“刚性”。  相似文献   

20.
姚春玲 《经济论坛》2012,(9):112-114
农业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地位,而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又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作用以及农业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说明农产品区域品牌如何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