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我国30多年的扶贫路上,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是我国扶贫路上最常犯的错误.我国有四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居住在自然保护区内,使得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矛盾.低碳经济的兴起是解决这一矛盾,实现自然保护区经济与环境良性循环和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自身特点,提出了低碳经济进行扶贫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在自然保护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1%的保护区已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新疆的生态脆弱区,同样面临着以上问题。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论证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并探讨该区域是否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得出该区域尚处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期准备阶段,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和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保护自然资源及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本文在对青海诺木洪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保护青海诺木洪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实现保护与开发双赢。  相似文献   

4.
从空间结构看,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点。文章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出发,指出需求外部性是剖析旅游业集聚发展动力的重要研究视角,并深入分析了旅游业集聚的需求外部性中所包含的旅游景点之间的需求外部性与非景点旅游企业所得到的需求外部性这两部分的主要表现及其各自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期以来,文化贸易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势。但我国的文化贸易刚刚起步,且长年处于逆差境地。究其原因,与文化产品及文化贸易的特点密不可分。文章从外部性概念入手,分析了文化贸易外部性的表现,并通过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尝试对文化贸易外部性补偿的理论机理进行分析,进而给出发展我国文化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庆元香菇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但在香菇业为庆元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庆元生态环境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如何解决香菇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和居民福利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紧迫问题。本文分析了香菇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和居民福利水平的线性关系,探究香菇业负外部性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关措施治理其负外部性,推进庆元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视阈下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改革与战略》2009,25(2):61-63
文章首先对交通拥堵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做了文献回顾,表明大量的研究都是基于庀古教授提出的交通拥堵理论即拥堵问题的负外部性及通过道路收费解决负外部性来展开分析的。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文章提出道路收费并不建立在解决负外部性的基础上,而应该视为一种高峰价格,同时比较分析了现实生活中解决交通问题的做法的有效性,提出了解决中国交通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牧区草地建设保护的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北牧区草地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社会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草地建设保护具有外部性。文章在深入分析川西北牧区草地建设保护外部性表现的基础上,根据外部性产生的原因,提出草地建设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相关的实证分析,从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给自然资源带来的压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这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家口作为北京的战略腹地、生态敏感区域,长期封闭导致经济发展滞后,以开发式生态补偿为基础,推进京张产业合作发展,是释放北京人口环境压力,促进张家口生态友好型产业集聚,使农民脱贫致富,缩小与京津地区发展差距的强力支撑。本文从分析张家口对北京发展的外部性,生态补偿方式及开发式生态补偿的意义来阐述开发式生态补偿是生态脆弱地区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李洁 《改革与开放》2011,(22):132-133
人与自然是一种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是既矛盾又斗争的一个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与表现,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就要运用统筹兼顾的这个方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同时还要做到正确认识科学有效的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走一条生产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保持平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广西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民生问题初步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星群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31-133,140
文章针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广西自然保护区中的大明山、龙虎山、银殿山周边社区中的32个村屯进行PRA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民生问题集中在交通不畅、饮水困难、致富门路少等方面,关注重点集中在低层次生计底线,对居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也有一定的需求,而对于社会福利关注较少。鉴于PRA调查的局限性,文章提出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民生问题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3年间30个省市(不包括西藏)及25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对各省区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中无论从全国还是分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产业发展均不存在MAR溢出效应及Jacobs溢出效应,但在全国及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Porter溢出效应。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外生技术溢出对区域产业发展起正向作用,地理因素在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吴喜雁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70-73
文章将区域产业品牌引入产业集群模型来研究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区域产业品牌可以对本区域的产业集群产生外部性,而且这种外部性的大小对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导向性政策提升区域产业品牌的外部性,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困境使得谈判主体达成一致协议的交易成本不断提高,利益成员在多哈回合不能实质突破的情况下会积极寻求体制外的有效安排。自由贸易协定自然导致联盟外部性,领导国对多边谈判议价和序列谈判议价的选择取决于跟随国存在正或负的联盟外部性。现实情况表明美国更倾向于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设,而客观形成了对多边贸易体制的阻碍作用。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建设起步较晚,应积极推动与不同发展程度国家贸易磋商与谈判,以加强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6.
陈斌 《科学决策》2014,(4):58-69
近年来,科技产业园作为特殊经济实体已经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双边市场理论为分析框架,指出科技产业园为双边市场中的平台方,高科技企业和配套企业为平台双边用户。研究发现,科技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应给予交叉网络外部性高的一方用户,而收费的对象应是交叉网络外部性小的一方用户。通过税费的收取将交叉网络外部性效用内部化,从而实现科技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US Safeguards on Steel and the Markups of European Produc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is among the first to explore the microeconomic impacts of a trade policy on foreign firms. We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US safeguard protection of steel imports in 2002 on the markups of EU steel firms. Using a large panel of affected EU steel firms between 1995 and 2005, we find that the protection they faced abro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ir markups. Our results indicate smaller adverse effects on multi-product EU firms. Our study has wider implications as it quantifies the cost that trade protection imposes on trading partners, an externality currently not considered in any trade regulation. The US safeguard protection also resulted in some diversion of EU steel especially towards China, aggravating the situation on the Chinese steel market and ultimately resulting in the Chinese trade protection of steel imports. JEL no.  F13, L13, L61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集聚外部性的角度理论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三个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能提升制造业创新效率,而Jacobs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区域异质性来看,在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Porte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