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零负团费”模式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互作用的一种现象。在对“零负团费”现象研究文献的回顾中发现,对消费者非理性、旅行社削价竞争、旅游产品同质化、信息不对称等表面化的现象进行探讨的较多,但对于旅行社业影响最大的制度层面的研究往往被忽略。制度约束是“零负团费”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且在旅游资源无法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零负团费”无疑是一种可以最小化交易费用的模式。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优势,“零负团费”模式才成为包价旅游产品一种主要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粟娟  吴昊 《商场现代化》2007,(12):186-187
旅游佣金“公对公”是解决旅游业“回扣”现象、旅行社“零团费”、低价报团等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旅游佣金“公对公”对促进旅游经营活动链上的各主体的经济利益分配合理化,规避各主体的风险,促进导游人员报酬机制的优化等有积极一面,但对治理“回扣”现象还存在斩草未除根的现象。因此,在实施“公对公”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政府的介入,加强对旅游市场价格指导,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督等措施才能彻底治理“回扣”现象。  相似文献   

3.
粟娟  吴昊 《商场现代化》2007,(4X):186-187
旅游佣金“公对公”是解决旅游业“回扣”现象、旅行社“零团费”、低价报团等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旅游佣金“公对公”对促进旅游经营活动链上的各主体的经济利益分配合理化,规避各主体的风险,促进导游人员报酬机制的优化等有积极一面,但对治理“回扣”现象还存在斩草未除根的现象。因此,在实施“公对公”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政府的介入,加强对旅游市场价格指导,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督等措施才能彻底治理“回扣”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零负团费现象的运行机制及其大行其道的原因和危害性,以期为当前我国消除“零负团费”行动,改善旅游业环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中的"零负团费"现象也愈演愈烈。"零负团费"现象已对海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营销理论等相关原理,分析海南旅游市场中的"零负团费"现象的深层次经济动因,以及"零负团费"现象的相关影响和解决方法,旨在为解决"零负团费"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由于1996年的7.0级地震和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开展,丽江得天独厚的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文化开始引人注目并引发了丽江旅游业先期的快速发展和后期旅行社“零团费”“负团费”竞争的不规范发展困境,进而引发了旅游从业人员的不满情绪并导致流失。本文以丽江的黑白水旅行社和空港旅行社为例,以这两个旅行社近年来员工管理和流失情况以及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讨解决丽江旅行社员工流失现象的建议和对策。从切实提高丽江导游从业的满意度出发,找出提高服务水平的方法,使游客对丽江导游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低价游"、"零团费"乃至"负团费"等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选择旅行社的时候不仅关注价格,出游线路、餐饮住宿、导游态度等因素也成为了衡量旅行社的具体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旅行社开始转变思路,变价格优势为服务优势,"品质游"应运而生。品质旅游是常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常州品质旅游机遇与挑战的前提下,提出了发展品质旅游的措施保障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零负团费接待模式下,旅行社通过不正当的渠道获取利润,使游客权益和自身形象受损.在旅游零负团费治理研究中介入利润转移理论,目的在于通过切断零负团费经营下的不正常的利润链条,打破零负团费操作的动态平衡,使利润回归正常的转移,从而在根本上达到治理零负团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旅游“零负团费”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旅游业的"零负团费"现象一直屡禁不止,其成因主要有历史、经济、观念和体制四个方面。"零负团费"严重侵犯了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同时对导游、旅行社自身、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应从媒体对"零负团费"经营模式进行揭露、相关部门采取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政府行政部门改变对旅行社的考核标准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治理,从而使我国旅游业沿着科学、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斅源 《北方经贸》2013,(7):159-161
"零负团费"是旅游市场过度竞争的产物,严重影响了整个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对"零负团费"的影响和形成原因的分析,从提升旅行社行业整体水平、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导游薪酬制度和培养游客理性消费意识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浅谈自助旅游及其市场体系的培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余蓉  苗维亚 《商业研究》2006,(6):178-180
近年来,世界旅游市场出现了自助旅游的旅游潮。在我国,虽然传统的团队旅游仍占据主要位置,但以亲近自然、张扬个性的自助旅游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但与此同时,我国自助旅游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这也因此成为了制约我国自助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从分析自助旅游的发展态势出发,分两大方面———旅游管理政策规范和自助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如何培育一个健全的自助旅游市场体系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给相关部门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发展我国旅游纪念品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袁国宏 《商业研究》2003,(10):159-161
旅游纪念品是特色旅游商品。发展旅游纪念品 ,对于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提高宏观经济效益 ;增加就地出口创汇 ;满足旅游者需求 ,形成产业资源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发挥我国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 ,形成优势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告别了走马观花式的"急行军"旅游,而能体现个性化、文化内涵的"深度游"逐渐受到青睐。日渐成为新时尚的"深度游"模式有其新特点和新要求,以湘西州为例,即可以探索出适应于"深度游"模式的旅游开发新方略。  相似文献   

14.
周剑锋 《中国市场》2009,(2):158-159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自驾车旅游的兴起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我国自驾车旅游的发展问题以及对交通带来的压力,对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其目的在于促进我国自驾车旅游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寻找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15.
杨治芳 《江苏商论》2012,(5):110-113
相亲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以其特有的优点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迅速走红,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业界人士的认同。杭州作为典型的旅游城市,有丰富的爱情旅游资源,爱情之都的美誉更是闻名遐迩,这些都为相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杭州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分析,明确其发展相亲旅游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杭州发展相亲旅游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红色旅游解说系统探讨——以南昌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解说系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旅游者加深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但是,绿色旅游地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地,其解说系统具有特定的对象、媒体、内容、目的、功能和构成。因此,只有遵循特定的构建模式,才能让红色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7.
导游员职业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游员作为旅游业的"窗口",其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和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形象.在我国,导游人才教育培养严重滞后,对职业能力的理解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职业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和重点.提高导游员职业能力,应明确树立培养技能型导游人才的目标,建立"双向"培养流程,多方面提高导游整体素质;要改变传统考核手段,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以利于全面衡量导游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WTO“后过渡期”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健  赵岩 《商业研究》2007,(2):201-203
在WTO“后过渡期”里,我国国内零售业市场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国外零售企业开放,其生存和发展的国内环境将有较大的改变。顺应并积极迎接这种改变即成为我国零售业在新时期发展的关键。然而我国零售业目前存在的规模小、信息不畅和调控不利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对WTO“后过渡期”里我国零售业存在的几个代表性问题入手,探讨出解决对策。以期能为我国国内零售业在WTO“后过渡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是我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黑龙江省也拥有着一定的有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加快黑龙江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是一项利民利省利国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及其对旅游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琨 《中国市场》2008,(49):82-83
旅游产品供应链具有反向性、不可逆性、产品和产品信息不同步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在旅游开发时应重视供应链的开发和建设,力求开发出完美的旅游产品,并使所开发的旅游产品跟宣传信息相一致。本文旨在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