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是典型的高产、优质、生态、高效渔业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增粮、增渔和节地、节肥、节工、节支的"四增"、"四节"效果。具体技术如下:一、田间工程建设1.稻田的选择(1)水源: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2)土质:土质要肥沃,以黏土和沙壤土为宜。(3)面积:面积少则1公顷,多则10公顷都可,面积大比面积小更好。  相似文献   

2.
<正> 一、生物增氧生物增氧是利用冰下水体中适应低温,低光照的浮游植物,创造条件促使其繁殖生长,进行光和作用产氧,以补充越冬池的氧量。这是一种对越冬池冬季生态系统的科学利用,也是静水越冬池最经济、最简单有效的补氧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纳米管池底增氧,是一项在养虾技术日趋成熟过程中运用而生的新的池塘增氧技术。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纳米技术,通过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分布在接近池塘底部的纳米管内进行充气,以达到从底部对池塘进行立体增氧的效果。与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正水产养殖业是指利用合适的水域培育养殖水产动植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其应用技术水平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水平,而应用机械增氧技术可以有效消除水中的有害气体,从而达到改善水质、提高水域生产力的目的。一、机械增氧技术的几种类型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增氧技术主要分为局部增氧技术、底部增氧技术、平衡增氧技术三种,不同的增氧技术适宜不同水体情况,  相似文献   

5.
利用稻田养鳝,即可发挥稻田的生态优势,为鳝鱼提供天然的饵料,又可利用鳝鱼在泥中钻洞、窜行,在水面捕虫、制成品粪的生活习性,为稻田松土、除虫、增肥,促进水稻生长,以达到一地两用,优势互补,种养结合,稻鱼双增的目的。稻田的养鳝高产诀窍主要有以下六条。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提高河蟹高效生态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蟹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就是利用标准化池塘配套微孔增氧设施,采取种草投螺、科学投喂、调节水质、生态防病等生物操纵技术,实行集约化养殖、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7.
正稻田养鱼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好方式;稻田养鱼不仅不破坏农田的基本结构,不破坏粮食的生产能力,并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且稻田养鱼明显有增水、增收、增粮、增鱼和节地、节肥、节工、节支的"四增四节"效益,被形象地誉为"四小工程",即小水窑、小肥料厂、小  相似文献   

8.
<正>四、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目前增氧的方法较多,能节能、省本,效果较佳的是优质合成橡胶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这里着重介绍这种增氧技术。1、作好准备工作(1)确定增氧的水面,并接通电路;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水体增氧方式主要有化学增氧、机械增氧、生物增氧等几种方式,现将其增氧效果介绍如下:一、几种增氧方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1、化学增氧。主要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化学增氧剂一般为过氧碳酸钠、过氧酰胺、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氧二硫铵中的任一种,增氧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效。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通  相似文献   

10.
养殖水体增氧机理与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体溶解氧是好氧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水体溶氧多少,对水质、水产养殖业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养殖水体增氧效果,许多地方正在推广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本文针对推广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的优点和效果、水体增氧的机理及对水质的影响、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进行粗略的研究与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生物增氧是鱼类安全越冬的主要增氧措施。然而,在许多情况下,生物增氧很难满足鱼类对溶氧的需要,特别是在鱼类越冬的中后期,需要采取机械增氧等才能确保鱼类安全越冬,以下介绍两种常用增氧机的结构、特点及正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微孔管底层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水产增氧技术,目前在沿海的一些地方应用已经较为成熟。这一系统增氧的独特性,是利用充气设备,通过铺设在池塘底部的充气管对池塘水体充气,快速消除水体跃层,充分改善池塘水体尤其是池塘底层水体低溶解氧水平,优化养殖水体环境,降低养殖动  相似文献   

13.
<正>水体溶氧量直接影响着水产动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因此,保证水体溶氧水平才能保证养殖动物最大限度利用饲料,充分生长。选择合理的增氧机械是提高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 鱼类是靠吸取溶解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的,当水体中溶氧充足时,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增快,饵料系数降低,反之,则会引起生长困难,乃至浮头和死鱼。增加水中溶氧的方法常用的有生物增氧法、化学增氧法和机械增氧法。“富强牌”负压式增氧机即为机械增氧,我们对其增氧效果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15.
青虾养殖使用微孔增氧技术与机械增氧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增氧新技术。虽然微孔增氧造价高于一般机械增氧,却能够使水体底层溶氧丰富均衡。多用于鱼、虾、蟹类养殖。为了将此项技术引进到"优质高效青虾池塘养殖示范项目"中,为发挥我县2010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推广功  相似文献   

16.
《渔业致富指南》2001,(11):59-59
<正> 在水产养殖中,溶氧的管理是水质管理的中心环节,其动态与变化规律是否符合养殖对象的要求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长期以来,水产科技工作者针对鱼池增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化学增氧、生物增氧与机械增氧等方面取得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其中化学增氧具有适用范围广、见效快、效果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受到许多生产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正> 施肥是夺取养鱼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根据稻田、池塘、水库的不同养殖环境,施肥技术也各有特色。 一、稻田施肥 稻田施肥要兼顾水稻和鱼类共生特点,基肥以施农家肥为主,但农家肥量少质低,特别是氮元素远远不能满足水稻稳产高产的起码要求,因此增施化学肥料作为水稻追肥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夺取养鱼高产的有效途径。稻田养鱼施用化肥要适时适量,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微孔增氧"技术就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技术,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发布均匀,增加了底部溶氧,加快对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孔增氧"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改善了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池  相似文献   

19.
利用稻田养鳝,既可发挥稻田的生态优势,为鳝鱼提供天然的饵料,又可利用鳝鱼在泥中钻洞、窜行,在水面捕虫、排粪的生活习性,为稻田松土、除虫、增肥,促进水稻生长以达到一地两用、优势互补、种养结合、稻鱼双增的目的。稻田养鳝高产诀窍主要有以下六条。(一)稻田整理最好选用房前屋后的肥泥田、山垅中段的浅脚烂泥田或山边坑底田因为这类田土壤肥沃,易滋生螟虫、虫蛹、蝇蛆、蚯蚓、水蛭、泥鳅、小鱼虾等小动物,鳝鱼食料丰富。面积0.067公顷以内。养殖关键是防逃设施。可在稻田周围砌造1m多高的单砖墙,砖墙水位线以上部分要达到0.5m左右,并用…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水底溶氧的作用及底层增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养殖水体溶氧的作用和意义不可谓不大,可是,我们讲增氧,通常的措施是增加表层或中上层溶氧,而对底层增氧关注比较少,其实,底层溶氧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增氧方法上应当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