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创新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景芳 《改革与战略》2008,24(12):38-40
《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者的保护范围;制约了劳动合同的短期化,鼓励企业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试用期、违约金和竞业限制的规定更加细化和明确;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广义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在守法前提下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介《劳动合同法》已于2007年6月29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这部法律的实施,将会给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以至于整个经营管理方面带来重大改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基础上完善细化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笔者通过对新旧劳动法进行对比,旨在凸显出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亮点及进步之处。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全文共八章九十八条。《劳动合同法》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亮点,文章试对其亮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振宁 《魅力中国》2014,(20):317-318
为加强广东省区域内劳动合同的管理,保证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广东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一百零六条的授权立法规定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广东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劳动合同管理规定》)。而随着与其规定同一事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合同管理规定》是否仍然有其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与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相比,2008年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在适用范围上有所扩大,其中包括把事业单位的大部分人群纳入到了《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在《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应依照其规定执行外,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都要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7.
《浙江工商》2007,(11):45
为帮助各级工商联专职干部和会员企业尽快理解《劳动合同法》,准确掌握最新政策及动态,及早规范劳动合同的管理,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处理劳动争议疑难问题。金华市工商联于2007年11月13日举办《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由市工商联常委、浙中律师事务所严亮奇主任解读《劳动合同法》,并结合案例重点讲解实务操作技巧与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盛 《发展》2016,(2):70-71
一、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基本作用 基于《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工会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和实现劳动合同关系中的权利,也就为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这些作用表现在劳动合同关系中的五个方面: (一)对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关系中的权益认定,工会发挥的是指导作用.劳动合同关系的产生,以劳动者进入用人单位为前提.通过工会的帮助指导,避免劳动者个人在无法明确认定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下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支付劳动者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这是在我国《劳动法》、《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明文规定的。在延续以上规定的同时,在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在本文中,笔者对此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浙江工商》2007,(11):45
11月13日下午,宁波市工商联在市联谊宾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邀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吴祥岳处长就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进行授课。讲座主要对《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和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等相关条款进行了解读,并对《劳动合同法》在司法实践中的通常判案方法,以及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管理中的有效做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实施现状及其改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利锋  陶剑华 《特区经济》2011,(11):262-2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是社会各界争议的焦点。虽然已有着3年多的制度实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仍然非常低下,这对于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影响非常之大。文章通过介绍本文通过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实施情况及其存在问题,结合国外的实践基础上,就完善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提出若干思路,以期通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实施构建我国和谐劳资关系,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过多的劳动纠纷不仅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也妨碍企业的发展。劳动纠纷解决的实质是要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当下企业的着力点应放在遵守《劳动合同法》和增加对劳动关系的投入两个向度上,而这两个向度从不同侧面均指向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参与"《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这两个SRT课题小组的调查研究,对南京、苏州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与分析,反映外来务工者所面临的就业、权益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方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体面劳动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探索企业员工体面劳动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隐性合约理论视角探寻隐性合约与体面劳动的内在关系,分析企业员工体面劳动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以社会、政府、企业与员工为主体指出企业员工体面劳动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蓓  秦俊 《特区经济》2006,(6):313-314
合同法商法化的概念在我国目前的商法学界提及很少,但这一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在我国现行的合同法律制度当中多有体现。研究其含义指出其表现分析其利弊,对于我国合同法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加深对商法的认识是裨益良多的。  相似文献   

16.
刘海燕 《特区经济》2007,(7):228-229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形式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体现。由于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变化,我国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形式的规定由强制要求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变为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但是我国对于《CISG》第11条所作的保留仍然存在,其与我国现行《合同法》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形式的规定相抵触。本文通过阐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形式的作用以及国内立法和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重点分析《CISG》与我国《合同法》在合同形式上的冲突,并针对我国目前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对该问题提出相关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In January 2008, China adopted a new labour contract law. This new law represents the most significant reform to the legislation on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mainland China in more than a decade. The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n the inter-linkages between labour market regulation, option value and the choice and timing of employment. All in all,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Labour Contract Law in its own right will have only small impacts upon employment in the fast-growing Chinese economy. Rather, possibly induced increasing unit labour costs may adversely affect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8.
邱宁 《改革与战略》2009,25(6):33-35
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规定》构建了集体合同的基本制度框架,但集体合同的实施却存在法定程序没有得到严格遵守、内容空洞、续签滞后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强工会的建设,以使工会能够更好地代表劳动者并敢于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同时通过立法强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  相似文献   

19.
合同中的胁迫构成要件是一方当事人或第三方,采取要挟其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或其他相关利益的方式,使其身体上精神上产生不自由状态,进而签订违背其本意的合同的行为就是合同中的胁迫.本文主要从相对的动态保护主义的角度对合同法中胁迫构成要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