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能源消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测算,2005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业能源消耗近3亿吨标准煤,比2001年的1.45亿吨标准煤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9.7%。以外商直接投资为载体的国际产业转移加大了中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平均每年增加3800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但是,  相似文献   

2.
田丽君 《经济论坛》2000,(16):39-39
众所周知,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1998年,能源消耗量为14.1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0%,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尽管我国能源消耗量很大,但能源利用率却很低,工业企业单耗大大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5%-90%,加权平均高40%左右。例如,我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为每千瓦小时412克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317克标准煤;我国每吨水泥熟料燃料消耗为175公斤标准煤,而国际先进水平为107.5公斤标准煤。我国还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法,从出口值、进口值、最大净值和最小净值四个维度定量测算我国进出口产品内涵能源规模,对我国能源消耗的国际转移情况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进口和出口贸易内涵能源量都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11年进口和出口能源量分别为1019亿吨标准煤和1358亿吨标准煤。我国已是明显的贸易内涵能源净出口国,2011年贸易内涵能源净出口量在079亿吨标准煤~339亿吨标准煤之间。同时,本文还依据测算结果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锐 《广东经济》2009,(3):33-38
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g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然而,无论是从能源使用的现状分析,还是就节能的潜力而言,中国最终兑现节能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按照我们预定的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将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若按PPP核算方法将达到25,000美元。如果以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比较,GDP达到1万美元时能源消耗是人均4吨标准油/年,折合5.6吨标准煤。这样,到2050年中国人口达到15亿,将需要60亿吨标准油,折合86亿吨标准煤。这是世界目前能源生产能力的60%,是一个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不要说全球的资源无力支撑,全球的环境也根本无法忍受。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难题。  相似文献   

6.
林勇 《发展研究》2006,(12):84-85
近年来,福建省各级政府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科学规划,强化措施,扎实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全社会万元GDP能耗为0.94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8吨。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将“十一五”规划中20%的降耗指标分解到各省和相关企业,其中下达给福建的降耗幅度为16%,按福建200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6157万吨标准煤计算,福建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应控制在8000多万吨标准煤以内。尽管福建在“十一五”期间的降耗任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节能降耗的任务仍很艰巨,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环境经济》2009,(10):8-8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等研究成果日前在北京发布。《报告》以2005年为基数,以2050年为结点,预测了到2050年我国年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秀莲说:“我们定义的基准情景是78亿吨标准煤,节能情景是66亿吨标准煤,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可能是56亿和50亿标准煤。”按照上述四种预测,到2050年我国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将在122亿吨到87亿吨之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把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兴办和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工作,十多年来,这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九五”期间,全民所有制工业年均增长7.3%,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工业年均增长74%,据统计,1990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7.6%,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增长56%,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蓬勃发展,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1989年为1%,1990年达3%,1991年上半年已接近4%,在广东、福建已近20-30%,深圳、厦门等特区已达50-60%,外商投资企业发展速度也很快,从1989年1月至1991年6月底的两年半间,全国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1.8083万家,为前十年的总和还多;协议外资金额167.5亿美元,为前十年的63.9%,外商实际投入金额85.42亿美元,为前十年的76.5%。  相似文献   

9.
《经贸实践》2013,(8):8-10
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的沿海港口城市温州市,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温州市着力“腾笼换鸟”的战略筹划,化解“成长中的烦恼”,努力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2012年,全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305亩,腾出用能32993.8吨标准煤,较大幅度地超额完成“腾笼换鸟”目标任务,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66.68亿元。2013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底提高3.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同比增长43.8%。  相似文献   

10.
《经贸实践》2006,(3):34-35
建筑节能总目标节能1.01亿吨标准煤 “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总计节能1.01亿吨标准煤,累计建设节能建筑面积21.46亿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15.92亿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5.54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湖州是浙江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四个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湖州市采取一系列举措推进工业循环经济,成效明显。据统计,2010年,湖州市万元GDP能耗为0.94吨标煤,比2005年底下降20.4%;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35吨标准煤,比2005年底下降37.0%,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问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冀中南区域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水平和能源结构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2009年河北省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情况为例,邯郸市最高,为3017.91万吨标准煤,衡水市最低,为267.08万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快速发展,成效显著。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5277个,合同外资金额9431.3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14.71亿美元(《国际商报》2004年1月15日)。外商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重要资金来源,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运用先进技术、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视角》2009,(6):45-45
今年以来.吉林省工业企业着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能源经济效益继续得到改善和提高。据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一季度.共完成增加值575.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1%:综合能源消费量1145.91万吨(折标准煤,下同),比上年同期增耗8.28万吨,增长0.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84吨.比上年同期减耗0.17吨,下降8.5%.共节约能源106万吨。  相似文献   

15.
《环境经济》2005,(1):14-14
由中国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中国首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已向新闻界发布,该《规划》提出了四大节能目标。其中包括,到2010年,中国将形成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而这个数字到2020年将上升到1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21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  相似文献   

16.
张韶天 《商周刊》2012,(13):44-46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堪称奇迹。但是回眸历史,造纸、钢铁、电力、煤炭、化工……以资源加工型和高耗能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吞噬资源、能源的速度,更加令人瞠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消耗能源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而当年,中国本土生产的一次性能源总量只为29.9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7.
《经贸实践》2008,(3):25-25
公司自成立以来,非常注重节能降耗工作,从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到建成后的牛产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优先考虑是否能节能降耗。 煤、电是企业消耗的主要能源。2007年共牛产熟料311万吨、水泥349万吨,企业综合能源消耗总量38.42万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也逐年攀升。2005年,中国共消费原油3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全年共进口原油约1.2亿吨,居世界第三位。据专家估计,今后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仍将以年均4%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3.4亿吨,2020年将达到4.84亿吨。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石油生产能力已接近顶峰,大幅增产的余地不大。2010年和2020年,我国的石油生产量只能分别达到1.94亿吨和1.87亿吨,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0年底,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已在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4345个,全世界最大的500家中的400家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企业,合同外资金额6767.18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486.24亿美元。统计表明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华的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提高到2.06%;外商投资企业绵纳税收增长33.78%,截至1999年底,在外商投资企业就业的人数约为2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的近10%。  相似文献   

20.
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江沪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概况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已开始大面积进入产出期。1999年上半年 ,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7.9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0.8% ,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4.3% ;上交国税52.4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46.5% ,占全省国税总额的21.6%。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江苏省吸收外资的主要特点是跨国公司多、大项目多、增资的多、独资的多。这在规模和方式上确保了外商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此外 ,江苏省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投资促进区 ,仅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有12个(约占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