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张九龄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张九龄在使唐诗的品格由初唐的“正”向盛唐的“醇”的发展方面,主要作出了三方面的贡献:第一,进退随缘,“九龄风度”为盛唐人确立了一代美的风范;第二,倡导恢复诗歌缘情体物的传统;第三,自成一家,开盛唐山水田园诗一派。  相似文献   

2.
刘子翚虽与江西诗派吕本中等人密切交往,但由于其有深刻的学术思想以及对诗歌艺术风格的价值取向,其诗歌并没有受到“江西诗风”的影响,而仍保持其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王维在诗歌创作时对自然音响进行严格的艺术加工,融情入声,通过自然音响传达盛盛唐时代气息。王维对于发展古典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典传统诗歌讲究声律之美,注重音韵和谐之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永明体"诗歌出现,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在完善艺术形式美和艺术技巧美的过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后来隋唐五代和两宋,尤其是"盛唐之音"之韵律"诗乐"的全面成熟及繁荣兴盛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也为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文章旨在论述其形成的原因、特征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方回所撰<瀛奎律髓>,是一部集诗选、诗格、诗话为一体的诗学名著,对后世影响颇大.人们对方回诗学的评价一直存在分歧,主导性的观点,是认为<瀛奎律髓>体现了"江西诗派"的宗派之论,由此衍生出一些批评性意见.但方回论诗,并不偏执,总是兼及两端,希望在两端折中互济中求变求新,为诗歌发展寻求新的出路.所谓两端,如既为宋诗张目,又力倡以盛唐为高标;既倡"格高为第一",又重圆熟,希望以圆熟济格高;既重诗法,又倡无法;既重工巧,又以浑成为至高境界等.只有同时关注方回论诗之两端,我们认识的才是完整的方回.已有的方回诗学研究,多关注一端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另一端,由此带来对方回认识的偏颇.这被忽视的另一端,多表现在他对唐诗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6.
王维的诗歌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前期作品多以边塞为题材,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后期作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写景状物,意境清幽,色彩鲜明,并且他本人又兼长书画、音乐、书法,故他的山水田园诗更别有一番风味。  相似文献   

7.
储光羲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歌成就最高。其山水诗用清淡的语言,描写清新的景物,抒发清淡的情感,语言呈现出简洁、清新、优美的风格,以质朴﹑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写田园生活并置身于劳动之中,诗人善用五古,诗风转变,形成了"清新自然、浑厚淳雅"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唐诗风的分析,指出中唐诗于初盛唐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并对整个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说明中唐诗风的转变和"宋调"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站在诗歌史的高度上讲,唐诗宋诗均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阶段,我们以中唐为转折点,分析宋诗的形成,也体现了诗歌史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洪炎是江西诗派早期重要的一位诗人。洪炎诗歌忧愁凄苦而又潇洒落拓。并不是如《宋百家诗存西渡诗集提要》所云“其诗潇洒落拓,绝无羁愁凄苦之况。”  相似文献   

10.
杨万里作为"中兴四大家"之一,在南宋群家并起的时代另辟蹊径,形成了独特的诗体样式——"诚斋体",标志着杨万里诗歌个性风格的成熟。诚斋体诗歌以师法自然的手法,配以儿童化的叙述视角,拟人化的意象组合方式,用活泼自然的语言进行创作,以自己独特的审美风貌,一扫江西诗派的陈腐之风,给诗坛带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西汉班婕好作《怨歌行》,自比团扇,将自己的身世遭遇融入其中,引发了后人的同情。自此班婕好其人其事成为后世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典故,团扇也因此成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唐诗在继承了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对典故运用呈现出一定的新特点,团扇诗因此产生了更加丰富的意蕴。唐诗中的“宫怨诗”在写作上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2.
李瑞卿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4):10-15,106
文章认为,朱彝尊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以李梦阳为主,其诗学追随者为辅的诗学流派,进一步刻画了他们之间的诗学传承关系;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公安派在明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公安派为解散沉疴之良药,而以前七子派为诗学正宗。朱彝尊对公安派既肯定又否定的双重态度与钱谦益形成鲜明对比;以《诗经》和唐诗及前七子为正的诗歌发展观,是他论明代诗歌的理论准绳;对复社、几社等诗歌团体诗人的研究也富有新意。  相似文献   

13.
山水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诗歌.中国诗歌史上的山水诗代表人物主要有唐朝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和柳宗元等.英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山水诗人是浪漫主义湖畔诗人之一的华兹华斯.以华兹华斯自然诗的代表作<水仙>为例,对中英山水诗在表达方式、景物描写和语言修辞等方面进行对比,可以总结出中英山水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找出中国山水诗歌英译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一个时代的社会治乱、经济荣枯、文教兴废、战和事迹、风俗厚薄等,都可以从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洞悉。唐传奇和唐诗一样,极富时代意义。因此字里行间,多反映唐代社会的实情。透视裴铏《传奇》,我们可以得知,在唐五代重视门第的习气蔚然成风;唐代士人干谒之风盛行,唐代士子对情感不加约束,放任自流,追求个人享乐;而这,也促成了唐代娼妓的蓬勃;晚唐政治黑暗腐朽,战乱频繁,百姓困顿凄惨,社会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15.
内容与长城、长城关隘、长城故事密切相关的诗作被称为长城诗,唐代长城诗具有较高的艺术风格,其中尤以悲慨、苍凉为主要写景风格,悲慨、荒凉,既是对北方边塞环境的客观写照,又是诗人内心情感在笔端的映射。因此悲慨、苍凉的唐代长城诗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长安帝京文化的形成有着特殊的社会原因和地理因素。在唐人的诗歌中,长安不仅是古代皇权的象征,也是农业文明的投影。各地举子为了求取功名而汇集于长安,他们用诗歌描述了自己在长安应试时的不同文化心态和心理感受。同时,唐诗还记录了当时长安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作为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唐诗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唐代长安城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通过唐诗这面真实的社会镜面,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唐代长安城中的各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画面。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论者常认为宋词中"风、花、春、月"等高频字的出现,体现了宋词用字和意象阴柔化、女性化的倾向.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字放在整个古汉语高频字背景之下,对比唐诗和宋词高频字的异同时,却发现它们都重点关注人与自然,对自然物象类高频字的选择倾向是基本相同的,且表示判断、否定类高频字的大量出现,也只说明古汉语语法上的共性.唐诗宋词在文体本性是相似的,只有在对比诗词文本高频字的演变时,才体现出宋词相较唐诗独具的个性和倾向.  相似文献   

18.
长安帝京文化的形成有着特殊的社会原因和地理因素。在唐人的诗歌中,长安不仅是古代皇权的象征,也是农业文明的投影。各地举子为了求取功名而汇集于长安,他们用诗歌描述了自己在长安应试时的不同文化心态和心理感受。同时,唐诗还记录了当时长安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作为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唐诗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唐代长安城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通过唐诗这面真实的社会镜面,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唐代长安城中的各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画面。  相似文献   

19.
从清诗及清代社会思潮的大背景考察《艺概.诗概》的使命,从中国文化的深厚背景找寻刘熙载诗评的理路,从清儒与宋儒的关系考察刘熙载之所失,是捕捉《艺概.诗概》目的的基本手法。  相似文献   

20.
南唐后主李煜,有两个独一无二的身份。一是南唐的亡国之君,二是文坛的千古词帝。而这两重身份,都和他骨子里的赤子之心有着重联系。李煜的赤子之心,主体现在其真纯的性格特点、包容性的情感张力和任情纵意的情感表现三方面。李煜的赤子之心,改变了整个南唐词的创作格调,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