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物质形态产品的保护方式。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遭遇现代化经济发展大潮冲击的背景下,本文拟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伶醉酿酒工艺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进行分析。一、刘伶醉酿酒工艺概述刘伶醉系刘伶醉酿酒有限公司酿制的特曲名酒,以刘伶饮后"一醉三年"而得名。刘伶,字伯伦,魏晋时期沛国人,晋  相似文献   

2.
陈一红 《价值工程》2014,(27):279-280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音乐专业院校的图书馆可以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人员优势,采取数字化的形式来参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本文主要就如何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保存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旅游开发角度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本文主要从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入手,阐明了通过旅游开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介绍了保护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科学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式,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特色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历史文明,历史传承和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其中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它的特征是"无形"的文化内涵,需要传承人"口传心授"的传授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性,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具有相当的难度.而且,随着现代化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飞速发展,资源的过渡开发,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的道德精神修养的滑坡,每年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面临绝迹.如此来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是形势所需.  相似文献   

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日益提高。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起主导性作用,在提升保护意识、改进保护措施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不断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等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和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7.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一个专唱新闻的曲艺品种,同时也是衢山岛民间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目前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智慧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在政府的大力扶持、社会的全力支持等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应以继承为主。  相似文献   

8.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其消亡速度,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山西剪纸为例,探讨民间美术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传承过程中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实施策略。文章将对山西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固化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在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有效手段,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王春英 《价值工程》2011,30(24):294-295
媒体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提高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媒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实际上是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对体育文化多元化的有力补充。但媒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由于媒体性质和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将会导致公众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识、分析、评价能力的下降与偏颇、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覃少菊 《价值工程》2014,(12):328-32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红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旅游业开发对策,以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28):215-217
本文通过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并结合我国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对当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探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产权具体制度和理论,并借鉴国外已有的相关经验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专利权、地理标志权等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12):24-26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文章主要采集2006年到2015年的数据,运用UCINET软件分析近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多角度研究上。基于此,文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传承、开发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自古就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流传着河北梆子、武术等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强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内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但是目前河北省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保护措施。本文试图探寻一条符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阐述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和作用,提出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类型及相关知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着重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渊源.  相似文献   

17.
生产性保护方式能够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自我"造血"能力,因此被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一些地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遇到了缺乏盈利模式、融资难、税费高等不同问题,经营者倍感艰辛,也令部分传承人感到困扰。业内人士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更多的鼓励和优惠措施,把生产性保护政策落到实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市场化进程中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与抢救性、整体性一起,生产性被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之一。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  相似文献   

18.
康婉平 《民营科技》2009,(10):138-13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阶段还是一个较为新鲜的研究领域,这项工作涉及面十分宽泛。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希望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更新结合起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更新都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与利用方式。提出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个层面上融入到城市之中。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关注焦点。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吸引了从国家到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关注。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占有天然的独特优势。如何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化大繁荣,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沅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丰富且多元的特征,而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工作,则对于沅水流域文化传承与发扬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升沅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工作成效为出发点,在对沅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档案化保护状况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沅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