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陶硕 《价值工程》2022,41(8):25-28
文章以中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工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考虑指标偏好的广义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较好.②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平均效率值差距相对较小,地区差异不明显.③从地区内部来看,东部地区内部省市效率值差异很小;中部地区内部省市效率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12—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其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分解,并对其时空分异和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效率具有地区差异,且上中下游对比情况存在时期分异,2012—2013年呈"东高西低V型"分布,2014—2015年呈"西高西低V型"分布,2016—2017年呈"西高东低阶梯"分布;纯技术效率呈东高西低的"V"型分布,规模效率则从西到东依次递减;技术创新效率处于上升趋势,但各时期变化源泉不同,且存在地区差异.因此,要提升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不仅应适当加大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还应重视提升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各省市需因地制宜制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舒良友  翟晓亚 《物流科技》2021,(2):19-23,29
将碳排放引入到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基于DEA-Malmquist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7~201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并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拉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罗清 《物流科技》2022,(12):98-103
文章基于2008—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将CO2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分别从静态、动态视角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业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最后运用计量回归模型,以探究物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2008—2020年物流业能源效率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后回落的趋势,能源效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空间区域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阶梯状分布;下游地区能源效率变动最好,达到1.013,中游次之为1.001,上游最低为0.998;下游地区物流技术水平最高,但物流技术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中上游地区的技术效率有所提升,但技术水平的下降导致该地区的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下降;非DEA有效省份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平均节能潜力为35%,碳减排潜力为34.5%,未来需要进一步精简人员、完善组织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能源结构,落实碳减排措施;环境规制对物流业能源效率提升具有制约作用,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能源效率的影响差异显著,政府投入与信息化水平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物流业在推动中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行业之一。基于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根据IPCC所提供的估算方法,估算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在2010—2019年间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脱钩模型分析了11个省份物流业碳排放的脱钩状态,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010—2019年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物流业和物流业产值都呈现增长趋势,省份之间脱钩状态具有明显差异,大多省份在最终呈现弱脱钩状态;影响因素中,物流规模、能源结构、城镇化水平、科技水平对长江经济带整体物流业碳排放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和碳排放效率有负向影响,但是对长江上中下游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具体可以通过完善长江经济带物流碳减排政策制度、调整能源结构、推动新能源在物流行业的使用等低碳路径,达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倪欣 《物流技术》2024,(1):10-20
作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长江经济带,其物流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物流效率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物流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物流业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11省市物流综合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其物流效率呈现下游(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的物流效率值处于较高水平,而上游(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的物流产业效率值相比中游和下游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据此,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各省实际效率;加强区域之间合作,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扩大对外开放力度,突破物流效率瓶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选取1995-2015年全国30个省市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发展环境、发展规模、投入水平、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省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测算并排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江苏、四川、上海和浙江4个省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强;第二层次包括湖北、江西、湖南和安徽4个省,拥有中等竞争力水平;第三层次包括贵州、云南和重庆3省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尚显不足。11省市竞争力排名动态变化幅度整体较低,安徽省动态排名提升幅度最大。为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要优化长江经济带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布局,加强长江经济带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转移与承接发展,重视提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的工业化水平和进程存在较大的差异。经过十余年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长江经济带工业化水平在信息、科技、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等要素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从工业化程度、结构变动、信息化水平、科技含量、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人力资源利用等七个方面构建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赋权法,测度2003-2012年间该地区总体及分区域的新型工业化水平。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的新型工业化水平差距悬殊,上海、江苏、浙江和重庆处于新型工业化高级阶段,其他省市均处于新型工业化中级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托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研究了长江经济带11个地区(9省2市)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化并对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绝对碳排放强度及相对碳排放强度进行估计。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7年长江经济带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消费端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大于生产端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东部地区依旧是长江经济带相互贸易往来的最大受益者,而中部地区的优势逐渐被西部地区所取代。未来,长江经济带应当实行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中西部地区亟需实现向绿色制造转变以及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而东部地区则有必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促进能源系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区域资源高效利用,还能够有效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稀缺等“城市病”,是区域发展的“调节器”和“助推器”。首先从规模分布、中心结构、空间联系、紧凑性四个维度选取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城市首位度、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紧凑度四大空间结构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其次,运用优化后的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构建基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关联分析模型,并分别基于长江经济带整体视角、11省市个体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正在成为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4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召开11省市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发挥金融生态的"资金洼地"效应,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该流域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指数和资本配置效率,再应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法,先后探究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表明,金融生态环境通过作用于金融主体显著影响资本配置效率,金融生态环境越好的地区,金融主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基础、制度和诚信水平正相关,而与政府行为负相关,政府干预越多,就越不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最后,据此提出了改善长江经济带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作为一条覆盖11个省市的经济带,采用“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论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行分析以及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概念框架的梳理,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SBM超效率模型测算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的生态福利绩效,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生态福利绩效总体水平较高,上中下游区域的生态福利绩效有显著差异,并呈现下游、中游、上游依次递减的分布状态;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福利绩效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长江通道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国家关于新形势下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重大战略部署,其目标是使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长江经济带战略代表了新常态下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风向标",在发展理念上蕴涵着深刻的创新价值。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这一国家战略对于11个省市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文章据此从四个方面对江西融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各省市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的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借助Dagum基尼系数探究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及来源,进而运用QAP方法研究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大部分战略区域创新研发效率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水平并不相持,如京津冀绿色成果转化效率高而创新研发效率中等、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发效率高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一般;第二,五个战略区域空间不均衡性呈下降趋势,各区域组内差异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组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第三,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造成我国重大战略区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空间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且产业结构是主要因素,其中当地环境规制强度、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水平分别是影响京津冀、黄河流域和长江经济带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异的首要因素,当地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长三角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异的首要因素。对此提出协同提升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毛强 《管理观察》2020,(3):56-58,62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区域,而工业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竞争潜力、竞争能力、竞争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工业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为挖掘被评价对象的比较优势,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企业互联、互补、互动发展,本文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结合评价结果,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其竞争力的提升给出了对策建议,从而为决策需求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配备还不太科学、合理.不论农业、工业还是城镇生活用水都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节水潜力很大,本文就我国的节水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8,(13):67-70
根据西部11个省市2000-2015年的相关指标数据构建工业生态效率投入产出体系,运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计算出各省市的工业生态效率值,并从决策单元和年份两个维度进行分解,然后以Tobit模型得出各解释变量的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的工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很低,各省市未表现出明显变动趋势,省市间无明显差异;(2)Malmquist指数分析表明,西部各省市全要素生态效率TFP都小于1,年均增长率为-10.9%,要素已不再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3)工业结构、外商投资、政府规模对西部地区的工业生态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对工业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丁昌延 《价值工程》2021,40(4):87-89
现阶段中国已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文章基于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经济高质量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人力资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可能与创新方面指标与绿色方面指标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