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波斯纳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杰出的法律经济学家之一,其经济分析法学就是尝试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法律的问题,并试图说明何种制度安排或者何种法律处理会使得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经济分析法学适应了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被称为“西方第四大法学”.波斯纳学说对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帅 《活力》2014,(22):45-46
法律解释是当代法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法律实践的核心环节,是连接立法与司法的桥梁。围绕着法律解释,萨维尼、德沃金等西方法学家们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和激烈的争论,我国理论界对此进行广泛地了介绍和研究。第一部分是法律解释的法理释义,分析了法律解释的涵义,从法理角度肯定法律解释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分析司法过程中法律解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一部分提出解决办法:利益衡量本身作为解释方法之运用。  相似文献   

3.
法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法律问题进行原理分析.随着2010年4月30日"国十条实施细则"的出台,"房屋限购"的浪潮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全国.从经济学与法学相结合的角度对"房屋限购"政策进行分析并剖析此政策背后的法经济学原理,分析"限购政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法律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使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几乎应用到了法律和法学的每一个领域。法律经济学的发端、成长、发展是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法学理论研究的一大成就,为法学研究开拓了一块新的领地。  相似文献   

5.
金鑫 《中外企业家》2012,(13):127-128
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法律关系与法律制度的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呈现为两种不同的趋势,学者们或坚持以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模式来对法律制度问题进行分析,或试图将法学、哲学与经济学三者相结合,以挖掘法律制度的更为根本性的内容,沿着这一方向,一个重要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法律经济学的核心要素及其最终目标是什么?试以影响法律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起点,提出了效率与正义的统一才是法律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的观点,并就此展望了法律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是法学领域和经济学领域均涉及到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法学角度来看,最低工资标准的设立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但在经济学家看来其实现的效果才是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工资是由劳动力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共同来决定的。论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法定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工资弹性的角度,具体分析法定最低工资的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7.
"法律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运用有关经济学理论、方法来研究法学理论和具体的法律问题.如著名的法律的经济分析学家波斯纳所说的,它是"法律的经济学分析".在西方国家中,反垄断法很早就成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研究的对象.这是因为自由放任的市场和政府(或法律)的完全介入经济都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于是政府(或法律)介入经济的领域和程度就很自然的成为了法律经济学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顾颖 《价值工程》2020,39(3):131-134
本文从经济学供需理论出发,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可能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本文先从经济学供求关系角度解释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接着分析了现有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案的优缺点。从供求角度来看,现有方案较难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因此本文尝试论证征收城市交通拥堵费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9.
法律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法律问题的边缘学科。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贪污受贿行为,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预防和惩处犯罪,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信用和经济信用相辅相成,精神明和物质明比肩发展,然而现实社会却出现了众多信用缺失问题.本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信用缺失问题的理论成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加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本文从经济学角度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对食品加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食品市场上信息的不完全是导致食品加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针对该结论,提出了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等解决食品加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处理案件绝非熟悉法条即可,也应当对法学方法有一定的掌握.要学会方法式思考,从法律规范去认定事实以及从事实去引用法律规范,这些都需要法官根据经验运用法学方法论解释各种法律规范的适用,从而得出让人信服的判决.学会法学方法的使用可节省摸索时光,有利于减少彷徨无助之情形.  相似文献   

13.
李洪健 《中外企业家》2013,(3S):123-123
自法经济学诞生后,人们开始更多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法学问题,刑罚的效率问题便是其中之代表,当公平与效率遭遇时,如何进行价值选择?本文将借助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法律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法律问题的边缘学科。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贪污受贿行为,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预防和惩处犯罪,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磊 《现代企业》2010,(4):24-25
从制度经济学的制度需求理论角度来解释可持续发展议题的产生,即伴随着人口压力和资源稀缺,社会产品边际效益增加的同时引致的边际成本越来越明显,由此针对解决此问题的潜在制度的价值增大,需求增长.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刻影响了各国各地区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交通运输业取之于自然资源环境,用之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关联性强,影响巨大,自然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韩宇 《集团经济研究》2007,(29):367-368
法律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又称经济分析法学或经济学法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法律的形成、结构、效果、效率及发展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西方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运用企业组织理论、产权制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分析和重新解释许多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在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初探其对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烁 《活力》2010,(4):111-112
波斯纳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杰出的法律经济学家之一。他将人们从互相自愿的交易中获得各自利益的简明经济理论和与经济效率有关的市场经济原理应用于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研究,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法学一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法理学问题》一书是波斯纳系列丛书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虽然本书不是专门讨论法律经济学的专门著作,但其中的第十二章即“法律的经济学进路”浓缩了作者的法律经济学的理论精华,是对其以往相关著述的进一步升华。因此本文在重点梳理波斯纳在该章中所讨论的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波斯纳对法律经济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在当代中国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搞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保护这一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成为政府和社会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以重庆市自身现状出发,从行为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解决重庆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搞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保护这一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成为政府和社会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以重庆市自身现状出发,从行为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解决重庆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