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长立 《商业科技》2007,(1S):350-351
煤炭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快速开采程度不同的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施生态转型,成为煤炭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选之路。文章阐述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科学内涵,论述了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对策,为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太原市绿色转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山西省进行绿色转型的需求已经非常迫切的结论,并提出了深化煤炭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加速文化产业发展三条转型建议。  相似文献   

3.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首要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淮南市作为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困难,依据煤炭产业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有所侧重,寻求适合淮南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使煤炭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内煤炭资源型城市都已服役几十年,资源枯竭,发挥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服务、保障功能,对煤炭城市经济转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黑龙江省煤炭城市经济转型,必须运用好国家煤炭资源补偿和援助政策;在城市转型中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服务,构建支持转型的财税体制和投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城市资源可利用情况应该制定多元化的转型方案,黑龙江省的煤炭城市在接下来的转型中仍以发展煤炭行业为主。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发展面临部分地区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体制性障碍突出等问题。而煤炭企业进行知识转移对黑龙江省煤炭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转移的过程有五个阶段,即知识获取、交流沟通、学习应用、知识接受及内化为企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增长阶段,但飞速发展的经济也导致了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枯竭、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增多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为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施生态转型。实施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有效路径是:加大政府生态经济管理力度,加快实施"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创新发展模式,加大环境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强国际间生态经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阳泉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煤炭一直是阳泉的主导产业,煤炭产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阳泉经济发展的每段历程都与资源变迁、产业转换息息相关,分析其转型发展的做法,研究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对山西其它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丰煤炭少油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在较长时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炭城市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文章在当前"十二五规划"下对于煤炭城市应该如何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后资源型"城市是指那些以煤炭、石油和各种金属矿藏等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产业的城市。它们由于资源开发殆尽,已经开始了经济转型,并且已经转型发展十年以上,但目前仍处于经济转型中。徐州就是一个典型的"后资源型"城市。已经经历一段时期转型发展的徐州,正在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徐州以"汉文化"而驰名,以汉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推动文化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徐州产业结构转型为目标,以开发文化产业园,打造高层次汉文化旅游等手段,坚持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等原则,形成以"汉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集群,开创了文化发展繁荣,出现经济新增长点的良好局面,研究徐州文化产业集群化,有助于徐州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其他"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两型社会视角探讨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群 《商业时代》2012,(15):11-12
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总结了同为以煤炭为主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山东省淄博、枣庄、济宁三个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的过程中规律性的做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其它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莉 《商》2013,(15):239-239
生态城市是“自然一经济一社会”一体的复合系统,产业发展仅仅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本文通过产业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翀 《商》2013,(12):293-293
唐山市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环境治理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叙述了唐山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并提出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2.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生态城市两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重要城市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资源型城市,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也给生态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在此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道路应该走向何方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转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环境约束问题呼唤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生态文明城市这种崭新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其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符合必然的实践需求,顺应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大同是一个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被国家列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试点城市.大同市委、市政府认为,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进多领域创新,归根结底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关键是构筑多元化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6.
离岸服务外包作为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其发展势头迅猛,并受到全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面对生态约束、转型困难等不良境况,黑龙江省应该在借鉴国内外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经验的基础上,正确认识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必要性,在煤炭产业领域尝试发展离岸服务外包,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煤炭产业风险防范能力等方式,从而使黑龙江省煤炭产业的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是区域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球高度关注并公认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概括阐述资源型城市问题的形成机理及其存在的生态与社会问题,总结近年来针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中所遇到的难题及相关对策研究成果,并加以评述,以期对今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性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徐州是江苏省唯一肩负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地区。去年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激励和指引,徐州市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壮大实体经济,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主抓手,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城市"三大转型",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达到67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26亿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平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的生态经济发展较慢,问题比较突出,应该着力解决。首先强化的生态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壮大生态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其次要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再次,加快推进资源城市转型,实现经济多元发展。同时要加大农村基层生态建设力度,开展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晓芳 《消费导刊》2013,(11):29-30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产业结构模式,即产业生态化,形成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过程中,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要充分利用。因此,在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持续发展的生态税收政策尤为迫切。文章以南京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为基础,重点研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