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6,(12):118-132
房地产税讨论经年,其税制要素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开征后的社会经济效应,仍缺乏实证分析。本文以纳税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衡量房地产税缴纳能力的指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测算不同地区家庭的房地产税缴纳能力、可行的地区间差异化有效税率及几种减免方案下税负在不同收入家庭间的分布,继而模拟把该税收入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和家庭的房地产税支付能力差异悬殊,突出了房地产税的地方税特征。税负分布和再分配效应测算显示,该税调节财富差距的效应明显。在诸方案下,高收入家庭均承担总税负一半以上。"人均价值减免"在纵向公平、调节分配及税政实施三个维度均优于"首套减免"和"人均面积减免"。  相似文献   

2.
庄丽杰 《经济师》2003,(11):213-214
随着近几年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我国宏观税负由前些年的偏低状态出现了走高的趋势。但从政府制度内的收入占GDP的比重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比较仍属偏低水平 ,而政府制度外的收入则加大了政府集中资源的比例。宏观税负水平合理的选择应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和强化税收征收管理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税改革是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重点与难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标志着我国分配制度建设步入了收入流量和财富存量调节并重的新征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求作为存量调节的现代房地产税发挥更广泛的职能作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税负分布与收入规模,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纳税能力和可行税率差别较大;从税负分布的角度来看,随着扣除面积和扣除价值的增加,家庭房地产税负分布体现了更强的累进性;经测算,在不同税收优惠和税率形式下我国房地产税的收入规模,再结合国际经验来看,未来房地产税的筹资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建议分省确定计税依据和税率,彰显量能课税原则;兼顾不同收入群体的实际情况,确定免税和扣除方案;基于房地产税的筹资能力,审慎做好改革实施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4.
我国和OECD国家的宏观税负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安 《时代经贸》2009,(10):16-17
税收负担是研究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它反映了资源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分配。本文按照OECD国家衡量宏观税负的口径衡量了我国宏观税负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宏观税负实质是作为课税权主体的国家与该国全体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对比关系。其衡量指标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国民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和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三种。一国宏观税负高低主要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府活动范围与规模、体制性因素以及其他因素。衡量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合理的标准有生产力标准、财政标准和人民生活标准。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枫  吴海燕 《经济论坛》2003,(13):15-15,21
当前,关于宏观税负水平的争议颇多,有的人认为高了,有的人却认为低了,其实造成他们结论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计算口径不同。笔者认为,要客观反映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应采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这样算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可以真实地反映实际的宏观税负水平。一、当前我国实际的宏观税负水平宏观税负=政府收入/GDP政府收入=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企业亏损补贴+社会保障资金目前我国尚未开征社会保障税,绝大部分社会保障资金还未归于税收范畴或纳入国家预算中。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实行的是“统账结合”制,多年来…  相似文献   

7.
非税财政收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非税财政收入研究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分税制实际效果分析及完善的对策》之阶段性研究成果。卢洪友(山东财政学院250014)近几年来,中国的非税收入规模膨胀,税与非税结构失衡,非税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日益突出,对财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税收政策时,不仅要考虑收入水平是否能满足政府财政支出的需要,还要考虑纳税人是否有能力承担这种税负水平,即宏观税负问题。宏观税负一般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来反映,它能反映一国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以及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强弱。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由于税收来源于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宏观税负的上限为M/GDP,在这个限度以内不同的税负水平将会  相似文献   

9.
段炳德 《发展研究》2016,(11):54-58
2003年以来基尼系数一直在0.46以上的高位徘徊,财富占有不平等已经成为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所面临的新挑战.我国的高收入群体规模不断壮大,但是高收入群体税负偏低.现行税制具有结构性缺陷,不利于收入分配调节,纳税环境复杂化加大高收入群体税收监管难度.从国际税收发展趋势看,提高高收入群体税负成为众多国家选择.提高高收入群体税负有重要的分配意义和经济价值.应完善所得税和财产税制,加强高收入群体纳税激励和监督,加强税源监管.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参考——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圣 《广东经济》2004,(12):46-49
德国政府通过大约39种税收,联邦政府,各州和乡镇政府都有分配给各级政府的资金。其中以个人所得税(工资税)和法人税,营业税(增值税和进口营业税),矿物油税和工商税占据全部税收的大部分。国家使用这些税收建立了保障币值稳定的货币金融制度,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调节与竞争秩序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何代欣 《商周刊》2011,(26):32-33
虽然间接税不直接向百姓伸手,但是所有的商品与服务无不合税,且税率不低。这种无差别课税持点与相对较高的税率设计,实实在在地推高了我国的宏观税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了"税收痛苦指数"排名。该方法在税前扣除费用、税制结构、税率结构方面存在严重理论错误,分析了这些错误,并从宏观税负与"税收痛苦"的关系、专款专用税的权益性等方面驳斥了我国税负高的观点,最后就我国税收宣传方式与方法、财税体制完善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税收流失的深层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中华 《经济师》2003,(2):207-207,212
“入世”后税收秩序问题已成为热点问题之一 ,税收流失的结果不仅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而且影响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税收分配的公平和市场经济秩序等。只有深入分析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 ,找出症结所在 ,才能对症下药 ,消除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 ,使依法治税真正实现 ,实现税收的组织收入和调控经济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4.
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在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引发普遍关注。我国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是在税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合理组织税收收入,适应经济增长和全社会收入水平提高而形成的。从实际税负看,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尚在合理区间。但是从结构上看,存在明显税负偏差。应在稳定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基础上,推进税制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税改革是在中国城镇化改革不断深入、地方财政收入体系急需完善的宏观背景下提出的,同时也是在房地产价格上涨迅速、财富分配进一步失衡的背景下提出的.本文从中国房地产税税收体系的构成、房地产税税收收入的水平、房地产相关收费等方面对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税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按照模拟的房地产税收改革的三种方案,对中国14个省份进行了城市房地产税税收收入测算,探讨了城市房地产税在未来能否成为中国地方政府主要税收来源等问题,并对房地产税相关制度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资金流量表分析框架,以生产税净额代表间接税,探讨间接税对居民部门收入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中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间接税税收负担情况。研究发现,虽然间接税名义上来自企业部门,但由于存在着税负转嫁,居民是真正意义上间接税的负税人,居民部门是间接税的经济归宿。在税收收入规模增加的过程中,居民部门以隐蔽的方式贡献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间接税通过税负转嫁减少了居民收入初次分配与最终消费。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提升直接税比重不仅是税制建设的目标,也是优化税收负担、明确税收归宿的内在要求。各项税种改革应该互相衔接、互相配合,构建间接税和直接税合理匹配的内部循环机制,是优化间接税与直接税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当前我国税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税负水平偏低,税收总量调控经济乏力。从宏观角度看。狭义税负水平偏低,而非税负担很重。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率只有11%左右,1999年仅达12%多一点,不仅远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8.
寇恩惠  刘柏惠  张醒 《经济研究》2021,56(10):105-121
增值税的流转税性质和特殊计税方式带来了复杂的税负转嫁问题,会从效率和分配两个方面导致改革效果偏离预期.本文基于2009年采矿业增值税税率改革的自然实验,建立福利分析框架,尝试从转嫁方向、转嫁比例、转嫁时间等维度刻画增值税税负转嫁的过程和特点.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改革导致的税负变化由下游企业(消费者)、企业所有者、企业员工和中间投入供应商四方分担,改革当期的分担比例分别为53.518%、9.953%、0.165%和36.364%,扩展到中期,税负几乎全部转移给下游企业(消费者),负担比例达到77.449%.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竞争性矿产行业,垄断性矿产行业的企业所有者更有能力在短期通过向其他三方增加转嫁而减少利润损失;下游企业虽是主要负税人,但同时能因税率改革增加进项抵扣,实际并未受损.上述结果表明,增值税税负会随转嫁时间、市场力量不同而在多个负税人之间以不同的比例分配,通过多个渠道刺激经济、影响分配,制定改革策略时应充分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本文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增值税运行规律,增强税制改革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19.
在比较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时采用的税收收入口径是各项税收的净收入,包括我国现行税制中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各主体税种,各种地方税,以及关税和农税等,凡称“税”的政府收入都包含在这个口径的税收收入中,“净收入”指扣除出口退税后的税收净收入。  相似文献   

20.
刘楠楠  李阿姣 《财经科学》2021,(10):123-132
本文使用CHFS(2015)数据,基于量能负担原则对我国房地产税进行税率设计,并基于房地产税税率设计测算房地产税额在不同居民家庭收入分组之间的税负分布结构以及社会福利效应.结果发现,在全国样本下,房地产税的税率区间为[0.26%,0.66%],开征房地产税虽然具有一定的累进倾向,但是居民家庭的税后社会福利水平明显低于税前社会福利水平,且随着房地产税税率的提高,居民家庭的社会福利损失越大.在地区样本处理下,房地产税的税率区间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特征,且相较于全国样本和地区样本,采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样本设计房地产税税率所产生的居民家庭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房地产税税率设计不宜过高,且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设计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房地产税给居民家庭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以更好体现房地产税税率设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