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竺蔓 《经济论坛》2023,(11):32-43
中国各区域的居民能源消费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分析中国区域居民能源消费不平等问题,并探索其驱动因素对于中国政府制定区域节能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区域能源洛伦兹曲线和区域能源基尼系数测度中国区域居民能源消费的不平等程度,在考虑不同区域气候差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区域居民能源消费不平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居民能源消费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区域分布特征,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区域温度差异。剔除区域温度差异以后,中国区域能源消费不平等程度明显下降,且原来的北高南低的特征也不再存在,居民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区域协同分布,这表明中国居民能源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依然较大,还没有达到饱和水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仍然会保持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消费水平的模糊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消费水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消费经济学概念,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多而复杂,比如实物消费量、服务消费量、文化娱乐消费、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物价水平、闲暇时间等等许多因素。传统的评价某地区(或城市)消费水平的方法是先建立衡量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调查、统计来测度各指标数值,这种评价消费水平的方法主要存在两大缺点:(1)衡量消费水平的指标体系本身很难准确而全面地建立;(2)即使建立了指标体系,各项具体指标也很难定量、精确统计度量。事实上,笔者认为,消费水平是生活于某地区的人群对其消费状况的满足程度,而这种“…  相似文献   

3.
利用浙江省3市2县居民能源消费状况的调查数据,构建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居民能源消费水平进行多因素定量分析,寻求并分析影响居民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最后给出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函数分析及实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振明 《经济师》2004,(2):75-7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经济问题的研究始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 ,其中对消费水平的研究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研究领域。消费水平的高低不仅受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 ,同时也与社会购买力的计算和社会评价标准相关。显然 ,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较难的课题。文章从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入手 ,使用凯恩斯消费函数建立模型 ,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区域旅游产业碳排放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对旅游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2001—2015年江苏省旅游业及主要部门的能源消费与CO_2排放量的序时性变化,并利用LMDI分解法对CO_2变化的驱动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江苏省旅游业能源消费量自289.54×108 MJ提升至710.11×108 MJ,CO_2排放量自211.86×104 t增加为448.68×104 t。(2)旅游交通的能源消费和CO_2排放量最高,旅游住宿的能源消费和CO_2排放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而旅游活动的能源消费和CO_2排放持续快速走高。(3)能源结构、能源强度、消费水平和游客规模所引起的CO_2排放变动总量为87.74×104 t。其中,消费水平和游客规模是主要促进因素,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则是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及分解过程中,针对区(县)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有必要构建一套公平、科学的指标用于测度各区的能源需求。文章应用LMDI方法选取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城镇化率等9项因素对城市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并获得各因素的贡献率,依据9项因素贡献率大小确定影响能源消费的7项关键指标及其权重值,构建指标评价模型。进而根据城市能源消费总量指标评价模型测度各区能源需求的综合指数,通过对比分析各行政区综合指数值大小和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将广州市11个行政区的能源消费分为高、中、低速三类增长区,可作为分解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崔满红 《生产力研究》1997,(1):66-68,78
区域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具有客观性是由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先积累后消费的客观规律以及区域内生产力发展的现状所决定;而影响区域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则来自三个方面:区域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人口增长率和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由此决定了区域政府基本建设的重点是,区域内维持性基本建设和发展性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长期持续的低消费率是我国经济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目前,世界经济由于“次贷危机”受到了巨大影响。扩大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导致低消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扩大消费、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2)
扩大消费成为当前政府的主要任务,我国没有充分发挥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国内消费水平远远没有达到它该有的水平。文化消费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影响文化消费水平的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文化消费满意度可以很好地分析出消费者对文化消费供给的满意程度。因此,建立一套文化消费满意度指标体系显得尤为必要。文章结合层次分析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从教育消费评价、文化艺术消费评价、娱乐消费评价、体育消费评价构建了由总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构成的文化消费满意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增长以及能源消费在不同区域中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很多。本文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为四个方面:工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和科学技术水平、能源资源集中度和环境约束以及人口密度和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民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农民消费水平过低,消费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增长过慢。本文城乡比较,分析农民消费现状,找出制约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出目前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构建了考虑区域经济差异的分解模型对中国电力消费水平进行分解分析,分解结果显示,不论是全国总体水平还是按照"四分法"的区域分解,经济增长均是电力消费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电气化水平因素是电力消费增长的第二大拉动因素,区域发展因素对全社会用电增量的贡献较为平稳,能源强度因素是拉低全社会用电量的唯一负向因素。动态来看,2001—2005年这一时间段内的"拐点"特征明显,能源强度这一"负向"拉动因素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电气化水平这一"正向"拉动因素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绝对拉动水平达到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重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抑制了能源强度的降低和电气化水平的提升,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如何减缓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是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投入产出分析原理和无残差的完全结构分解法(MRCI)量化分析发现,产出规模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对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起到主导作用,是主要驱动因素,而中国能源强度效应能有效抑制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人口规模效应和人均生活能耗效应对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控制人口增长、引导居民向低能耗方向发展有利于减少中国能源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能源消费也存在差异,分析影响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能够在区域层面上进一步理解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动。文章利用对数平均D氏指数技术(LMDI)对1995-2005年中国能源强度变动进行区域因素分解,发现由区域内能源强度所显示的区域内技术进步因素是影响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指数分解的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因素分解法,构建了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000~2012年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造成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其次是居民能源消费支出占总生活消费支出比重的增加。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促进了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减少,是抑制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力量。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居民生活用能消费及碳排放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运用投入产出法构建居民消费碳足迹测算模型,结合浙江2002—2012年各行业相关数据,估算居民消费的直接和间接碳足迹。并基于LMDI法构建居民消费间接碳足迹(CF~e)影响因素分解模型,考察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碳排放强度六种效应对CF~e总量效应的影响。研究显示: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足迹是浙江省着重减排对象,经济发展水平效应是驱动CF~e增长的主要原因,能源消费强度效应是抑制CF~e增长的主要因素,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CF~e增长也起一定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城市老年人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利用"200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的原始数据,对城市老人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城市老年人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教育程度、生病时住院天数、享受的医疗保险待遇和收入。还分析了不同层次老人的消费状况。  相似文献   

18.
王凤仁  胡凤雏 《技术经济》2000,19(12):31-3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革。消费水平关系着每位消费者实际生活水平的状况 ,消费水平的高与低 ,有一系列的国际的衡量和评价指标。消费水平的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并有客观的数量界限。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摒弃抑制消费和高消费的指导思想 ,坚持适度消费的指导思想 ,采取各种措施在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及国民经济体系中 ,使人们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本文就消费水平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一、消费水平的内涵所谓消费水平 ,从宏观角度考察是指社会全体消费者的物质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9.
张莉斌 《经济师》2010,(4):258-258
中学体尖生是一个主要的体育消费群体,通过对四川省部分中学体尖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中学体尖生比普通中学生体育消费略高,其体育消费以参与性消费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高,消费极具潜力;家庭经济情况、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性别差异及个人偏好是影响中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仕 《技术经济》2002,21(9):40-41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对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并且消费结构和消费重点在不同的地区也不相同,单一的指标难以衡量消费水平的变化,所以需要有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地区的综合消费水平,在众多的消费指标体系中,哪些指标能够反映消费水平的变化,代表消费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哪些指标不能反映消费变化,都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分析我国地区消费水平的变化,可以为产业结构变化提供方向,为国家制定消费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缩小地区的消费水平差异,促进消费水平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