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债转股要谨防“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春风  赵磊 《经济论坛》2000,(19):34-3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指出:对部分国企实行债转股。这是国家为促进国有资产重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化解金融风险所做的又一重大举措。 目前,在国企债转股中出现的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错误地认为国家实施债转股是扶贫救灾,于是将最困难、根本没希望扭亏的企业“包装”起来,向国家推荐为“债转股”的对象,对那些符合条件的,则认为“肥水不能外流”,瞒着或压着不报。②有些企业认为债转股是国家帮助其划掉所欠银行贷款的一项政策,将…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与"债转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债转股政策的目标应以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微观运行机制为中心,而不能简单地定位于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上.目前在实务中存在着债转股简单化的倾向,有可能使债务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产生一系列不规范行为,从而达不到债转股的目标.对此,可借鉴可转换债券和信托的一些做法,在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建立财产信托关系,在资产管理公司和债务企业之间先"债转债"后"债转股",从而有可能解决单纯债转股产生的诸多问题,顺利实现债转股政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债转股将使企业失去利息税收庇护的利益,从而将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债转股并不一定是企业解决财务危机的最佳选择,还存在着其他的债务重组的方式。债转股只有在改变了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并足以弥补利息税收庇护损失时,才具有意义。因此债转股的关键是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将使企业失去利息税收庇护的利益 ,从而将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债转股并不一定是企业解决财务危机的最佳选择 ,还存在着其他的债务重组的方式。债转股只有在改变了企业治理结构 ,提高管理效率并足以弥补利息税收庇护损失时 ,才具有意义。因此债转股的关键是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5.
李尚红 《技术经济》2000,19(5):26-28
债转股意在将原来不能流动的资产盘活,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企业和银行的风险。鉴于国企和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债转股不仅对债转股企业和银行对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积极的意义。1、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债转股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实行债转股的企业,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债权和股权的收益实现形式是不同的,债权的收益是利息,股权的收益是红利。从企业帐面上看,利息费用在税前列支,直接减少了利润总额。债转股后,由于部分利息费用不再支付,即使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保持不变,也会由于财务费用减少而使利润相对上升,一部分企…  相似文献   

6.
王培华  黄越 《当代经济科学》2000,22(4):F003-F003
债转股是从产权入手解决债务问题,其实质就是剥离企业所欠银行的债务,经过重整,变成银行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成为企业和股东。债转股的目的使债权得以清偿,化解了企业的包袱,为企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提供外部条件。但是,债转股的企业如何确定,如何转,转成什么,转后的出路在哪里是问题的焦点,也是债转股成败的关键。一、债转股要以市场为导向。债转股确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涉及上千家企业,上万亿贷款,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把债转股作为国企的一项重要举措列进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中,至此政策性就该到顶了,剩下的事情应该可以由政策…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的流程机理与运行风险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债转股的范围是企业欠银行债中的边缘性不良资产。债转股的第一阶段为封闭性流程 ,但要真正使银行退出债权风险 ,由社会分摊 ,最终要与其他投资者或者资本市场连接 ,进入第二阶段开放式债转股流程。债转股过程中 ,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有关部门一方 ,面临着与以各类企业及其地方和部门为另一方的分别博弈 ,其中由谁操作、利益差别和信息不充分及失真给债转股造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很大。对于债转股企业 ,选择一元债转股 ,还是选择多元债转股 ,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否有真正的实质性的股东权利 ,也将影响到债转股后产权约束的软硬及企业运营的效果。另外 ,债转股还面临着宏观经济运行是不是宽松和能不能由社会投资者购买分摊风险的不确定性。针对债转股的这些风险 ,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避免风险关键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缪喜玲 《经济论坛》2003,(13):28-28
一、“商业性债转股”的特点及实施条件“商业性债转股”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债务转化而来的股权。我们首先要把这种商业性的债转股同我国正在进行的在国企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特定的、政策性的债转股区分开来。“政策性债转股”,就是将国有企业欠国有商业银行的钱转换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对企业的股权,由原来银行同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投资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AMC依法行使企业股东权利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政策性债转股”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来运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债转股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的许多国营企业都掀起了争搭债转股政策班车的浪潮,为了使债转股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进行下去,达到中央预期目标,我们需要对债转股操作加以规范。一、消除对债转股的错误认识为了摆脱目前许多国有企业亏损状况,国家出台了债转股政策,这种政策的出台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企业采取比债权人更有效的重组措施,实现对其资产权益的有效追索。在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要消除一些国有企业及其有关部门认为这是减轻企业负担的措施,是纯粹为了免除企业债务过重,帮助重债企业走出困境而推出的一种优惠政策的错误认…  相似文献   

10.
王晖 《财经科学》2000,(5):69-71
对符合条件的国企实施债转股是我国推进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搞好此项工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债转股的主要目标,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债转股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迫使债转股企业付出相当代价的方式规避债转股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建立资产管理公司阶段性股权的退出道德。退出方式包括企业内部人员持股,兼并与资产重组,回购,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等。  相似文献   

11.
王建军  谭明 《经济师》2007,(10):102-103
债转股后企业是否扭亏为盈是资产管理公司所关心的,债转股的效果如何也是国家所关注的,然而传统的利润指标存在缺陷。文章从债转股的现状、EVA作为评价指标的优越性等方面对债转股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刘伟 《经济管理》2003,(23):65-67
债转股是中国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改革举措。但是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地位,债转股公司出现了反效率效应。必须通过界定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深化债转股企业的改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退让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债转股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蒋虹 《生产力研究》1999,(6):107-110
债转股是我国银企重组中的重点内容 ,实施债转股 ,对促进国有企业减亏增利 ,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降低金融风险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单纯的债转股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更不能提高国有资本的总体盈利水平。债转股的经济效果能否实现 ,有赖于各方面的配套改革 ,债转股的实施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如不良债权转为不良股权 ,赖帐经济 ,国有资产流失等。因此在实施中必须正确认识债转股的作用 ,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解决债转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债转股是国家为了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对重点国有企业采取的政策扶持,实施五年来,有必要进行一次总结和回顾。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情况调研,认为债转股政策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并推动了企业新的经营机制建立。但仍有40%的企业没有方案实施,其中的1/3停止了债转股,已成立债转股的新企业中,有61%经营比较困难。大部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需要在完善落实政策基础上采取改制重组等更加灵活的办法,支持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与资本结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们在对于资本结构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区,这给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债转股”政策带来不少错误的认识,本文从资本结构理论出发,探寻“债转股”的基本理论依据,从而消除企业界目前对转股的错误看法,使其了解债转股的本质,促其抓住机遇,改善经营管理,使国有企业达到真正脱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程灏  王剑波  刘俊生 《经济师》2002,(4):119-120
债转股是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一种旨在化解金融风险和降低企业高负债的举措。文章从债转股政策产生的原因入手 ,说明了债转股的核心 (AMC)及其流程机理 ,进一步分析了债转股的制度设计和运行风险。针对债转股的这些风险 ,提出其顺利实施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债转股的理论内涵债转股,它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与企业的部分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资产管理公司与实施债转股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通过实现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转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困境和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一种措施。它可以分为封闭型与开放型两种形式。从我国目前的操作现状来看,主要还是封闭型。封闭型债转股,是指债转股企业的不良资产仅限于在债转股企业、商业银行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三者之间进行封闭性循环,而不允许出售或者转让给第三者。它存…  相似文献   

18.
债转股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与完善。本文在对债转股股份性质定位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债转股对企业治理结构所带来的正、负面效应 ,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栋  吴燕宁 《经济前沿》2007,(11):49-50
债转股政策实施以来,对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结合债转股实践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应该继续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积极作用,加大债转股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力度,提升企业价值,实现盘活金融资产和企业资产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20.
债转股的本质是银行不良债权证券化。它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企业的部分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管理公司与实施债转股企业之间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如何对债转股的改革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克服其负面影响,以达到其预期效果,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债转股:国企攻坚改革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举措1.债转股有利于支持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当前负债率过高,利息支出多,财务成本非常大,是许多国有企业亏损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原因,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问题。实施债转股,将符合条件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