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陶德臣 《中国农史》2016,(4):3-13,22
晚清时期外国人对近代中国茶业危机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种种看法。他们认为,中国茶叶在种植、加工制作、销售方法、成本税厘诸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因而无法与印度、锡兰茶进行有效竞争。他们从茶叶种植、加工制造、贸易条件诸方面,提出了破解近代中国茶业危机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触及到近代中国茶业危机产生的一些要害因素,涉及茶业振兴的一些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及启发价值,推动了近代中国茶业振兴活动的兴起。由于侵略本性的局限,晚清时期的外国人不敢也不愿意真正从本质上揭示中国茶业危机的产生原因,更加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中国茶业危机的有效对策建议,反而公开宣扬侵略有理的谬论。挽救中国茶业危机,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这就是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赢得完全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茶业发展的坚实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贸易条件:一般趋势及其与农产品贸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综合贸易条件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中国在对外进行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相对经济利益是不断下降的.贸易条件的变动受汇率和国际价格水平的影响非常小,与国内价格水平也无明显关系.贸易条件的变动主要是由贸易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茶叶和生丝等农产品贸易的衰弱是造成贸易条件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傅琼 《中国农史》2007,26(1):33-41,76
美国与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为了争夺中国市场和资源,争取中国人的认同和亲善,也为了增进中美高等教育交流活动,美国倡导并参与了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建设的几乎整个过程。通过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大学农科院系、留美中国农科学生的培养等途径,对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和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中国训练了一批农业教育专家,也为美国势力进一步渗入中国打下了文化基础,并为中美高等农业院校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华实 《农家之友》2014,(1):33-35
宋庆龄曾谈到她的留美经历,“我在美国度过我的青年时代,受过美国伟大的民主传统的熏陶,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伟大的力量之一.”众所周知,在宋氏三姐妹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在美国留学,这在她们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却很少知道宋庆龄是中国近代首批官费留美女生之一.  相似文献   

6.
土地问题一直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1851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变迁。有的仅停留在探索阶段,如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有的则彻底改写了中国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土地制度,如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这三次尝试的历程告诉我们,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也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纵观这三次探索,可以梳理出近代以来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特点与启示意义,这对于当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探索与改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总结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的研究,2011年7月8~10日,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讨会,在河南开封举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西物种大交换,橙子从地区性水果一跃成为世界性水果,不仅在欧洲各国掀起了一股“橙子热”,还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然而,相比于丝绸、瓷器和茶叶等丝路商品,学界对橙子的外传时间和路线、以及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关注不够。本文基于中外文献,厘清其西传时间和路线,中国“橙”的海外传播经历了观赏→食物→药用→表演的交叠和演进过程。此外,进入欧洲的中国“橙”不仅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是对欧洲园林艺术、绘画与戏剧艺术的美学表达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结合: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目前为此,理论界尚未把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结合,对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化文在建立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最后提出了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一、毛泽东"赶超美国"的"强国梦"赶超美国"一直是毛泽东为我们提出的"中国梦"或"强国梦"。50年前,他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首次提出用50年或60年的时间赶上并超过美国的战略设想:"中国要赶上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我国人口比它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跟它差不多,赶上是可能的。应不应该赶上呢?完全应该。假如我们再有50年(指2006年)、60年(指2016年)就完全应该超过它。"为什么中国要赶超  相似文献   

11.
黄正林 《中国农史》2015,(2):137-144,130
<正>自区域史作为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取向以来,华北区域史研究颇受学界关注,海内外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讨论的问题深而广,一些问题似有定论,一些问题尚在探索之中。李金铮教授从事华北乡村史研究三十年,有筚路蓝缕之功,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提出了许多不凡的见解,出版专著多部1。近期,又推出了研究华北区域史的力作——《传统与变迁——近代华北乡村的经济与社会》(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下文简称《传统与变迁》)。该书分四编,即第一编"中国近代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经济》2011,(8):32-34
一、2011年6月份国内国际粮食市场运行状况 (一)国内新麦上市价格高开稳走,国际小麦价格持续大幅下跌 6月份国内冬小麦全面收获,今年各地小麦收获期间天气条件适宜,大部分地区未出现不利天气,小麦品质较往年提高,豫南、湖北、皖南、苏南地区小麦品质明显好于往年。监测显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的农产品贸易,共创环境优化和贸易获益的共赢局面,文章基于199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5个区域4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农产品贸易和碳排放之间的双边关系。[方法]首先,评估农产品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其中,创新性地采用农产品贸易开放指数(TPI)测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其次,构建纳入碳排放的指标体系,设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项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对农产品贸易及其效率的影响。[结果]一方面,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开放度越高,碳排放越高;另一方面,沿线国家的碳排放对其与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综合绩效的提升、是否加入WTO均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贸易效率。[结论]中国应积极利用沿线国家的碳资源,扩大与沿线区域,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含俄蒙)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对西亚和中东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4.
马恩涛  李鑫  姜超 《中国农村经济》2024,(1):149-174+187-194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两种典型现象——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是影响地方政府预算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省级和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分析了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会直接降低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但这一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突击花钱”的风险;另一方面,两者会通过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间接加剧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预算审计能够削弱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的影响,但并未影响横向政府竞争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会降低地方政府全年支出预算执行均衡性。与省级层面相比,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在地级市层面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杜希英 《中国农史》2012,(4):130-133
2012年7月6-8日,"中国近代史论坛"第2期暨"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以"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为主题,下设"乡村危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乡村革命"、"土地改革"、"乡村经济"六个分主题,旨在通过讨论近代中国乡村危机的成因、表现、破解之道、重建之路,探索乡村社会演变的内在脉络,打通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以及革命史的区隔,全面考量中国近代历史的连续和断裂,以期对中国乡村的长期演变获得更丰富更切实的了解和认识。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社科院系统及全国各地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30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兹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7月15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共同发起成立的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召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显良,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水科院副院长刘英杰和海洋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克厚主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深化畜牧业国际合作是促进我国畜牧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方法 文章简述分析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畜牧业发展以及双边畜产品贸易概况,并运用兰氏距离法、产业内贸易指数法以及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从不同视角分析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在畜牧业领域的合作潜力。结果 (1)金砖各国畜牧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明显,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畜产品贸易份额持续上升;(2)中国与巴西、印度在畜牧业生产要素方面的互补指数分别为1.296和1.037,具有高度互补性,与俄罗斯、南非的互补性指数为0.707和0.391,处于中等偏高度水平;(3)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在畜产品贸易中整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较强,尤其是在肉类、奶类、蛋类产品上有很大的贸易互补性;(4)双边畜产品贸易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体效率水平较低,还有极大的畜产品贸易潜力可挖掘,贸易可提升空间巨大。结论 我国要积极与其他金砖国家在畜牧业资源、畜产品深加工、牲畜养殖、技术装备、畜产品贸易等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实现畜牧业“走出去”与“引进来”,打造畜牧业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横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新疆盆地、四川盆地,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2%。人口约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西部地区与13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指出,为了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根据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和安全,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源条件,开发模式和发展战略不仅放在全国,而且要放在全球的大范围来评价。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卫资源就是保卫祖国”已成为某些国家的基本国策。事实证明,盲目地开发不一定能发展,而科学的保护也能发展。单纯提“西部大开发”,不提保护,容易产生“只有开发才是发展,只有开发才能发展”的歧义,导致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公平和生态效益盲目开发;容易产生“开发权力大,保护责任小”的恶果,导致短期行为,危及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利益。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对国家环境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认识,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源,西部大开发要适度,并实施国家战略资源储备,保护中国西部,就是保护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在号召“西部大开发”的同时要喊响“西部要保护”口号,“西部要保护”也应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