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绝对地租 从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的规定性来看,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土地也必须交纳的地租.它来源于各级土地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构成的超额利润部分.和这种质的规定性相统一,绝对地租量的大小,必须按同等面积的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计算.  相似文献   

2.
理性认识和处理地价与房价关系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地价,一般理解为土地价格,不同的理论体系对其有不同的解释。马克思的地价理论认为“土地价格无非是出租土地的资本化的收入”,土地价格的内涵包含土地资源价格和土地固定资产价格;土地收益理论认为“把预期的土地年收益系列资本化而成为一笔价值基金,这在经济学上就称为土地的资本价值,在流行的辞汇中则称为土地的售价”,即土地价格是土地收益即地租的资本化,地租是经济地租;  相似文献   

3.
王华华 《中国物价》2009,(10):38-41
马克思绝对地租理论存在三个主要问题:非农用地绝对地租存在与否、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绝对地租存在与否和工农业剩余价值率是否相等。理论界对三个问题做出了解释,但仍然存在种种缺陷。本文认为,土地作为自然经济资源,其初始形成虽然是自然力的作用,但一旦进入人类生产流程,一旦形成了产权,就必然包含了发现、占有、开采和维护保障等劳动形式,这些劳动凝结为土地的价值,土地的绝对地租和价格来源于其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土地价格等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从事物发展的本质上,揭示了地租地价的实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认为地租地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是剩余劳动产物.但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主要是农业地租理论,对城市地租地价理论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且马克思的土地价格只是土地所有权的价格,只考虑了地租和利率,没有考虑土地本身,特别是没有考虑对土地使用价值的供需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3年四川农产品生产价格呈现缓慢爬升的态势,这是对全省1260个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全年的产品出售调查得出的结论。生产价格是农产品的“出厂价”,是农产品进入市场和消费的源头。2003年,反映农产品生产价格走势的总指数为103.5,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农林牧渔业出售产品  相似文献   

6.
农业传统产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生产流通领域,这就使得农产品的价值中间渠道上被层层分割;并且,农产品的种植周期与市场价格波动周期往往出现背离的态势。而以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新的亮点,便为产品的价值形成提供极大的增值空间。因此,内生驱动的源泉在于文化产业的资本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土地私有权垄断而产生的绝对地租消失了,但同土地经营权垄断相联系的级差地租依然存在.它是发挥农业经营的比较优势,使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的超额利润.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农业生产,对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和二次创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六篇中,集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地租理论。他说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土地被大土地所有者垄断,农业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润而向大土地所有者租地,再雇佣失去土地的劳动者为农业工人从事农业生产。由此而产生了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联结这个经济关系的纽带就是地租。马克思还分析了地租的两种形式: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垄断产生的,任何地块(包括最劣等  相似文献   

9.
建国前,我国工农产品相交换就存在剪刀差。四十多年来,为缩小剪刀差而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但到现在,消灭这种现象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即然剪刀差还存在,那么,我国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价格总和就是你于农产品总价值的。有同志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1987年全国物资生产部门投入产出表资料测算,按工资占40%、资金占60%形成的双渠理论价格与农产品实际价格相比,实际价格低11.9%;若按工资占60%、资金占40%形成的理论价格,则实际价格低15.4%,另外农民在购买工业品时,所支付的总价格也高于总价价值,这后一种现象,也是大家公认的。为了叙述简便起见,暂时将形成剪刀差这方面的因素舍象掉,而只分析农产品价格低于总价值,即农民在出售农产品时,对社会进行特殊贡献部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历来信奉"居有常,业无变"的生活方式,为此购房对于国人是作为一种刚性需求而存在。现今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带动者房价的飞涨,这无时不刻不牵动着国人的神经。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虽然是针对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而提出的,但它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租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社会主义社会依然适用。特别是我国当前还存在着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分离,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不仅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处理土地问题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对我国当前的高房价进行分析,希图对我国房地产业的正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研究影响房价的因素以及我国房价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从供求方面分析了利率对房价的有限影响作用,同时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分析后得到地价主要以地租的形式直接形成对房价的影响这一结论。此外,房地产业的繁荣促进了宏观经济的进步,而经济的提升也抬高了房产价格。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经济理论工作者为了避开“效用价值论”的嫌疑,在价值决定价格的传统理论面前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探索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价格形成的影响。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我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能动摇和怀疑商品价格的基础是价值或它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但是也不可否认,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土地租税费体系的调整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是重要的资源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随着近年来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的产生,土地市场也日益有了雏形,但土地市场价值体系扭曲严重,尤其地租地价、土地税收、费非常混乱,有不少误区。实践中也未形成一个地租、税收、费用三种经济杠杆调节土地收益,相互联系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分析了有关地租、土地税收及土地收费三者关系,提出城市土地地租、税收、费体系的调整与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并没有留给我们专门论述农产品供求与价格的著作。他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分散在他的主要著作中。农产品价格是农产品供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弹性较小,决定了农产品价格与价值是由劣等地生产的商品调节的。从影响我国农产品生产与供给诸因素分析,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供给偏紧的态势将长期存在,潜伏着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与斯拉法的“标准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这一“转形问题”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论题。本文在回顾“转形问题”争论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斯拉法的“标准体系”来充当“不变价值尺度”,从而为解决“转形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文进 《财贸研究》2005,16(4):1-6,95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不是相对价格,而是总量价值。这是由他所要达到的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目的所决定的。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宏观性,主要体现在他将价值理解为一般性的生产关系和生产价格理论中,前者使得各种异质品能够被加总,后者则使这种总加变得有意义。再生产理论才是马克思相对价格理论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沟通微观价值理论与宏观价值理论的桥梁,生产价格理论也具有这种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地租论,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应该包括地租、加工价格和补偿价格.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价格构成的三部分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表现出来的,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并不完整.深化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必须形成一套发现自然资源所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合理计价标准;建立代内和代际为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搜寻与替代资源研发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补偿体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租不仅存在资本社会也同样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地租理论在我国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经济学家和非经济学家都在吵嚷房价日高。其实这完全是基于一个错误概念。必须注意:拉动房价日高的,并不是房屋造价而是地价——土地使用的价格,即地租。这个价格目前埋在房价里,表面上看不出来,所以大家都以为只是“房价”在节节高攀,而且认为是房地产商人在和穷百姓过不去、甚至在对抗国家宏观调控的恶意捣乱。  相似文献   

20.
轻纺工业品价格在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这是轻纺工业品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全国轻纺工业产品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半以上,是稳定市场物价,回笼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轻纺工业为国家提供的税收和利润,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轻纺工业品的出口换汇额约占全国出口贸易换汇总额的40%左右,是我国扩大对外贸易的重要产品。在轻纺工业产值中有70%多是为市场提供的人民生活日用工业品,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利益。因此,轻纺工业品价格是我国价格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我国的价格改革从农产品开始顺利起步,农产品价格改革采取“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办法迈出了一大步,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也将步农产品价格之后相继出台。在此情况下,合理安排加工行业的轻纺工业品价格,妥善处理连锁反应,从而控制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是取得价格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试就轻纺工业品价格的难点及其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