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向良好治理是人类文明成长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走向良好治理也应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标志。基于宪政思维视角,本文阐释了政府审计的良治、政府审计良治的标准、政府审计良治的宪政基础以及政府审计的新价值观,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政府审计良治的宪政建构——公共服务治理导向审计。以期为政府审计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李红丽  罗飞燕 《金卡工程》2010,14(8):150-150
本文以宪法、宪政与人权保护为主旨,从"应有人权"向"实有人权"转化、宪法保障人权的路径、宪法修正案对人权的规定等方面,论述了宪法、宪政与人权保护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忍 《金卡工程》2010,14(2):147-147
在我国的宪政建设中,警察权应当何去何从,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现代宪政制度中警察权的含义、性质,随时代发展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到了它与公民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宪政包括共和、民主、自由、法治等诸种价值。一个比较成功的宪政国家,这几种价值都能得到比较有效的实践和张扬。但是,共和、民主、自由、法治等诸种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而宪政的实现,就在于在诸种价值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共和、民主、法治自有其本身意义之所在。然而,无论共和、民主还是法治,最终都只是作为我们  相似文献   

5.
黄祥 《金卡工程》2009,13(3):13-14
法院变更罪名现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存在原因。从权力关系的角度来说,检察权不能等同于公诉权和法律监督权,司法权也不能和审判权混为一谈,法院变更公诉罪名问题反映的是公诉权和审判权的关系,审判权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居于核心地位,我国目前"流水式的诉讼构造"应向"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转变。法院变更公诉罪名的行为涉及正义、人权和效率等多元价值问题,法院直接变更罪名当然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但程序正义和被告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郭巍 《金卡工程》2009,13(7):59-59
宪政的基本问题就是立宪和限制的问题。有限政府是宪政的重要价值和宪政理论的精髓,也是宪政的实现形式。我国建设有限政府的制度设计应在行政价值取向上实现由政府本位到公民、社会本位的转变,政府职能与职责由无限到有限、有责的转变,以及治理方式由单一管制到多元民主的转变。要有一部符合宪政精神和具有宪法至上权威性的宪法、国家权力机构的宪法设计必须具有分权与制衡机制、必须确立和保障独立的司法制度、必须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7.
宪政税收是宪法上对税收核心规则或最高原则的创设与运用之政法过程的制度性规范,这一过程要求税收的每一个核心要素都受制于宪政税收。理论上,一个符合中国现实的宪政税收模型是人民代表的一致同意。因为国家和人民的基本关系其实是税收关系,所以必须在宪法上界定国家与人民的权力与权利、责任与义务并使其基本关系宪法化。实践上,应以宪政税收为基本出发点,修改宪法的涉税条款,不必出台税收基本法,并以宪法理念或精神指导税收法律体系或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罗群 《金卡工程》2008,12(9):23-23
通过回顾新中国以来的宪政发展道路,引出中国宪政发展现状,即"有宪法无宪政一",进而对中国走宪政道路进行理性分析,井对中国当代的宪政制度发展提出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宪政     
张晓雯 《金卡工程》2010,14(6):112-112
依法治国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宪法又居于法律体系的核心,依法治国在本质上就是依宪治国。换言之,构建以宪法为核心的和谐宪政是通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然而宪政本身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这就需要我们从微观的视角去考察构成和谐宪政所需要具备的要件,笔者试图构想出一幅和谐宪政的画卷,以期为我国的和谐宪政建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宇凤利 《金卡工程》2008,12(6):30-30
本丈从宪法与宪政的内涵入手说明二者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宪法的宪政价值缺失,以期为中国百年宪政之梦的实现提供最有效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宪政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诸多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宪政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制度基础,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促进对和谐社会的更好更快的构建。我们应当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总体目标开展和深化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超 《金卡工程》2009,13(5):61-61
宪政建设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国家对宪政的追求是从清末明初就开始的,宪法与人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的弱势群体在参与中国的宪政建设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13.
税收债权债务关系说,是对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一种新界定。在中国税法实践中,该说早已被立法机关所接受并相应出台了有关税收债务关系的具体制度。但本文认为,税收债务关系理论要想在中国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不能仅靠具体制度的模仿,还要从根本上确立中国税收债务关系的宪政根基。  相似文献   

14.
苗文文 《中国外资》2013,(18):48-48,50
宪政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诸多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宪政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制度基础,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促进对和谐社会的更好更快的构建。我们应当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总体目标开展和深化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李星  罗澜月  蒋登祝 《金卡工程》2009,13(11):115-115
鸦片战争后,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国人对宪政思想有着不同的认识。清政府为挽救岌友可危的统治,决定立宪,先后颁布了一些宪法性文件,主要有《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极力主张实行宪政,他们宣扬宪政思想,支持宪政改革。资产阶级国家为维护在华利益,支持清政府实施宪政。清末立宪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宪政思想从此深入人心,为民国及以后的宪政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淑萍 《金卡工程》2010,14(11):26-27
胡适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大教育家。他在很多领域都作出了"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贡献。在政治法律方面,胡适很早就开始接触政治,之后又积极投身美国的政治实践,深受美国政治文化的熏陶。在宪政方面,虽然在理论上并没有作出很多创新,但是他引介美国宪政文化,用之来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对中国的政治现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梁潇潇 《金卡工程》2009,13(7):82-82
公民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特征之一。促进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围绕中国宪政建设与公民参与的关系,初探我国公民在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会法的发展经历了理论的形成、与世俗权利抗衡并立、新教宗教改革三个时期,而西方宪政制度也相应地经历了早期萌芽、继续发展、确立和完善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分析教会法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内容,阐述教会法对西方宪政制度理念的影响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军健 《金卡工程》2009,13(3):24-25
清官文化与宪政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两者产生的背景、各自的内涵相差甚远。与宪政文化相比,清官文化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必须根除清官文化,培植宪政文化,以期加快中国法治化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20.
孟凡涛  孙春牛 《金卡工程》2009,13(8):125-12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表达自由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宪政角度讨论了互联网表达,分析了互联网表达自由的概念和特征,讨论了互联网表达自由的宪政价值,指出了互联网表达自由的限度,最后提出了我国互联网表达自由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