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文革"时期农村人民公社粮食分配分为两次分配,初次分配是国家征购、集体扣留、社员口粮三部分的分配,二次分配是社员口粮具体分到社员的分配。"文革"期间,滕县农村粮食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由于国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征收农民余粮,致使社员口粮分配没能得到相应提高和改善,社员长期处于半温饱状态。国家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获取农业剩余支持国家工业化,使农民失去了扩大再生产能力,降低了农民自我抵御风险能力。改变人民公社体制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靠强大政治压力和一厢情愿方式追求美好理想,只能使美丽的理想泡沫破灭的更加悲壮。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活动是一个较为普遍现象,在我国主要是因初次分配结构不平衡,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借助初次分配时的优势地位将一部分资财投入到高档消费领域,间接影响到市场的资源配置,而市场自身的调节使劳动者自发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活动,影响着这一现象必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农民致富、社会和谐为目标的政策体系。政策措施有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这些政策措施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变了农民生存状况;同时,新农村建设间接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提高了农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份额。但在现实中,仍有一些政策措施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4.
消费规模偏小、消费层次偏低、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是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基本特征。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消费环境差、农村流通体系滞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等是制约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农村消费的有效开拓,要做到以下几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以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拓展流通体系,并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有效配合,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农村消费环境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村的安定局面,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我国农村的消费现状,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消费的各项保障制度,转变农民的消费观念,提高农村的消费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长。但是,近年来在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一、动态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呈阶段性变化,近期实际收入低速徘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农民现在是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能够挖掘出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农民的消费潜力,与农村市场建设有密切的关系。社区连锁店是紧贴农民消费的健康、有效的形式。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社区连锁店智能化应用需求日益广泛,明晰其需求,对以后农村社区连锁店开展智能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具体分析了农村社区连锁店实施智能化经营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一、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 在一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国民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如何直接决定了国民福利水平的改善状况。初次收入分配的结果就是各部门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所占的比重。从2004年中国实物交易资金流量表来看,企业部门占22.8%,政府部门占17.8%,住户部门占57.7%,金融部门占1.7%。  相似文献   

9.
孙怡 《中国经贸》2012,(22):64-65
初次分配作为整个收入分配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较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发现,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其原因在于劳资矛盾与冲突突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及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高,针对于其原因,本文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三方面措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对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意义做出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却存在国内消费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差距增大,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初次分配秩序不够规范合理,再分配体系尚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应调整收入结构,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让国民富裕起来,以促进国内消费,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农民市民化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社会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职业过于单一,进城农民在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这三个维度上都难以达到与城市人口相当的水平,这是进城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选择提升进城农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创造新就业机会的路径选择来促进进城农民的职业分化,进而实现进城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陈俭 《开放导报》2012,(2):72-75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失地农民没有得到土地市场化的增值收益、就业难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有土地管理和征收制度存在缺陷,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必须让失地农民参与分享土地市场化的增值性收益,建立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失地农民分享城乡之间均等的公共产品供给,实现城乡兼顾的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针对失地农民上访问题,通过对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的分析,探寻失地农民上访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益严峻,因此,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应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再生资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走以回收网络、物流基地为枢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有机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1个省、市、自治区农调队抽样调查后公布的1396户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数据,对东西部的失地农民占地前后的收入、消费和就业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东西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并存在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建议各级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合理有效增加征地补偿。赋予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大力快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建立灵活有效就业机制,以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解决能力贫困是青海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红 《乡镇经济》2007,(3):36-39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其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是由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收入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决定的.青海省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典型代表,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既不在一个起点上,也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水平.青海省农村贫困的根源不是收入或消费的匮乏,而是由于教育、社会保障、健康和机会等方面的贫困而导致的“能力贫困“,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就是尽快解决农民的能力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桂英 《乡镇经济》2009,25(5):29-33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全局,意义重大。位于长三角腹地的嘉兴,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连续四年位居浙江省十一个城市首位。嘉兴农民收入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原因何在?文章从嘉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现状出发,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角度,对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赵谦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74-176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规模不断扩大,而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却存在诸多弊端。可借鉴国内外相关立法的经验,从保障实施、保障经费和再就业方面就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立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文晓波 《乡镇经济》2008,24(10):20-24
文章通过对重庆市5区2县446户的抽样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重庆市存在征地程序不透明,征地补偿标准过低,社会保障体系残缺,遗留问题较多,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建议通过规范细化农地征用程序、建立合理有效补偿机制、赋予农民土地产权地位、健全有效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灵活有效就业机制等措施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变化轨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系统梳理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变化的因素,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三个建议:一是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二是采取"导入"的办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三是采择"综合"的途径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