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昌臣 《特区经济》2013,(1):103-104
对我国权力寻租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国内外寻租的研究现状,建立了我国权力寻租博弈模型,根据结果提出了我国权力寻租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伏威 《改革与开放》2016,(22):56-57
权力寻租是现代市场经济和转轨体制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权力寻租行为,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削弱了政府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本文从西方的寻租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权力寻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铁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1):15-18,119
"寻租"从最初的经济学含义扩展到政治领域,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权力寻租"成为腐败的代名词.权力寻租在现实社会中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推进政治发展、加强制度创新、打造有限政府、扩大公众参与,是根治权力寻租的必然选择.〈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顺应了根治权力寻租、打造有限政府的要求,推进了我国的政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4.
施玲 《科学决策》2008,(12):208-209
“寻租”从最初的经济学含义扩展到政治领域,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权力寻租”成为腐败的代名词。本文从权力寻租的内涵和危害及其治理对策方面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权力运作理论的评标权力寻租的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评标权力寻租问题,借鉴权力运作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将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权力配置、授予和运行引发的利益冲突作为分析线索,阐明评标权力寻租行为发生的内在逻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沿着权力运作理论与寻租理论这两条主线为构建防范评标中的权力寻租体系提出构想,建立相应权力制约机制;权力配置时构建报酬机制和监督机制;权力授予时建立规范的评标人员制度;权力运行时提高程序运行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地征用-出让政策是一种高度国家垄断和全面管制的计划经济政策,给公共权力寻租提供了条件.文章分析了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农地征用一出让过程中的公共权力寻租行为,从而为有效预防和治理政府的公共权力寻租提供理论依据,并制定相应的时策.  相似文献   

7.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政府的权力寻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民 《特区经济》2009,(10):270-271
本文首先以西方寻租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政府及行政领域存在的寻租现象,并通过对软政权的制度漏洞分析,提出了相应制度创新的政策,进一步提出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制度上彻底根除权力寻租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张南  史玉娟  曾政南 《中国经贸》2013,(10):120-122
在政治家把持着绝大部分资源配置权力的社会中,寻租是经济人的最大化选择。巳有的寻租理论过多关注非生产性寻利行为对生产的影响,但是对寻租行为演化形式缺乏足够解释。本文构造了一个内部调整成本条件下的厂商寻租模型,说明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寻租规模下,较大的寻租边际收益导致寻租自我强制实行,市场体系崩溃;较小寻租边际收益会白发抑制寻租。政策可以改变寻租边际收益,进而改善寻租治理条件。  相似文献   

9.
寻租与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贤 《特区经济》2006,(12):41-42
转轨时期,在市场机会大幅增加而制度约束处于不完备的状态下出现了权力资本化现象,导致受权力租金诱惑的政府官员产生出租权力以获得私利的动机与行为,从而形成寻租与腐败蔓延的现象。因此强化权力监督、实行“以薪养廉”,并逐步使政府退出市场就成为抑制寻租与腐败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寻租行为易导致权力腐败,福利损失。渐进式改革带来的新旧体制摩擦和矛盾为寻租活动留下了体制空间。治理寻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根除导致其滋生的制度根源,规范政府行为,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政府采购中滋生的各种寻租行为,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供应商的市场竞争力下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了经济效率的低下.其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相关法制建制不完善,寻租成本过低.应规范政府采购的行政权力;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加大寻租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现象日益严峻,这与寻租形成的行政垄断、腐败及权力资本化密不可分。改变寻租导致的分配关系失衡现状必须找到寻租的根源,加强对公权力的制度约束是解决寻租的根本之策,只有发扬民主和加强法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的不公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鹏  王静宜 《特区经济》2008,(9):288-289
公元2007年,浙江东阳女子吴英仅仅在6个月内打造了一个"短命"财富传奇,引发了人们对于地下钱庄以及官员权力寻租的思考。本文通过探寻"吴英案"财富传奇原因,寻找"吴英案"现象的本质与根源,从客观角度立体剖析地下钱庄以及官员权力寻租现象,并且根据"吴英案"现象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孙飞雪  徐向素 《发展》2004,(8):19-20
权力本身具有自我膨胀性,如果再与利益挂上钩,权力滥用、权力寻租就在所难免.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的创设、审查、决定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权力与利益,因此,行政许可权也如同其他权力一样存在权力滥用与寻租的现象.为此,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方位地对行政许可权加以制约.笔者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方位地对行政许可权制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盼 《中国经贸》2008,(18):40-41
我国当前政府采购中滋生的各种寻租行为,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供应商的市场竞争力下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了经济效率的低下。其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相关法制建制不完善,寻租成本过低。应规范政府采购的行政权力;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加大寻租成本。  相似文献   

16.
孔汝洋 《中国经贸》2009,(10):190-191
权力所带来的利益促使人们竞相追求租金,教育管理中也存在寻租行为。本文将教育管理中的寻租行为从层次上进行分类,对成因加以分析,认为教育市场存在寻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不完善,同时,教育资源的供求关系是寻租行为产生的根本,监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制度设计、供求到监管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期减少寻租行为对教育这个准公共产品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寻租是近年来一个在学术界广泛讨论的问题,各种学术见解不断出现,研究成果大多建立在研究政府机构权力寻租的基础上取得,本文试图以国有企业为视角,分析研究国有企业中寻租现象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条件,要从源头上理顺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关系,建立监管制度,压缩国有企业寻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权力寻租问题比较严重,各种贪污贿赂"、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之类的案件不断爆发,而且往往是窝案。除了被查处的大案要案之外,在社会生活各个角落里,权力寻租现象层出不穷,似乎还正成为一种被人们普遍容忍的、正常的、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危害严重,亟需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不足、权力寻租现象比较突出以及行业垄断等。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民生财政,治理腐败与权力寻租问题。  相似文献   

20.
消除寻租须自律□张安强西方现代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寻租学说”,这一学说的实质是,在市场发展的不规范时期,一些政府官员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趁机进行政治权力与经济之间的交换,采用合法的或非法的手段谋取经济租金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或者更明确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