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效率第一     
《巴蜀质量跟踪》2000,(12):59-59
效率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计算,比如让两个人干一个人的活,拿一个人的工资,可能效率还不如让一个人干,拿一份工资,甚至于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拿两个人的工资,说不定比分开让两个人干效益更高,因为这减少了内耗。  相似文献   

2.
可以说,万桂兰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一个勤于学习的人,一个有梦想的人。她的学习精神感动着好多人,也让好多人认识了她。  相似文献   

3.
智者的气度     
一个人的气度,就是一个人的容忍度和器量、心胸的大小,也就是一个人宽容别人的限度。一个人的心胸度量有多宽宏,那么这个人的智慧就有多深。人有一份器量,便有一份气质;人有一份气质,便多一份人缘;人有一份人缘,必多一份事业。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的发展总是离不开一个人所具有的“资本”,一个人的“资本”也有有形和无形之分。一个人的“有形资本”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包括健康程度、体力、年龄等,一个人的“无形资本”主要是指他的知识、智慧、创新能力、社会关系、时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个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人;他是一个想干事、干实事的人;他是一个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 --题记  相似文献   

6.
“陈光标是一个有利于国家的人,是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是一个让家乡骄傲的人。我作为他的老师也倍感自豪”  相似文献   

7.
早在20年前就有这么一个很严酷的比喻:说是在国外,一个中国人能顶三个日本人,而三个中国人却顶不了一个日本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樊煜 《科技与企业》2002,(2M):30-33
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平凡又普通的人,一个辉煌又伟大的人,平凡的松下幸之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普通的松下幸之助塑造了伟大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称:对于一个人来说,保守秘密的能力是人在社会中健康发展的基础。一个人想要学其他类型的人的模样,重新塑造一个自己,或者即使是假装,也能维持到他成年以后。  相似文献   

10.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石人沟铁矿王润贵在《浅析思想政治工作的困惑与对策》一文中提出要把如何做人提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他认为,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说到底是个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大量的事实一再证明,一个人蜕化变质,往往是在如何做人上出了问题。是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还是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还是做一个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是做一个道德高尚的  相似文献   

11.
老亢 《企业标准化》2006,(1):116-116
记得有一个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两个人同时向窗外看,一个人看到的是地上的污泥,另一个人看到的是天上的星星。”其实.在生活当中,对于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得出不同的结论,是一种颇为常见的现象;即使是一个人,由于其所站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的变化,也会对同一事物得出不同的结论。国人时前不久发生的美国“问题捐赠”事件的种种反响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知人善任是企业用人的核心。这里,“知人”不仅要知人之长,而且要知人之短。办有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个人,才能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准确地使用一个人。清代思想家魏源说过:“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  相似文献   

13.
看一个人的心术,看他谈话时的眼神; 看一个人的身价,看与他竞争的对手; 看一个人的底牌,看他在社会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这种力量似无形,又有形。说无形,是说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看不见;说有形,是指一个人内在素质反映出来的威力和影响。这种力量,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孙盛起 《经营者》2002,(2):45-45
一个人的名字,绝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因为它还负载着一个人的利益、荣誉以及虚荣心。生意场上用心记住一个人的名字非常重要往往会使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利益。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在时代与性格相交汇的轨道上铺展,一个奋力图强、意志坚定的人;一个不甘平庸、勇于创新的人;一个充满慈爱、乐于助人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为自己的人生树起壮丽的丰碑,为社会、为其所属的群体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隐者沈国军     
在我们感知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感知这个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当我们在感知一个企业领袖时,其实我们是在感知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生态环境、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空间……人,永远是生物链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知人善任是领导用人的核心。这里,“知人”不仅要知人之长,而且要知人之短。只有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个人,才能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准确地使用一个人。清代思想家魏源说过:“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  相似文献   

19.
将三个和尚组成一个团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你有没有参加过拔河比赛?有没有同他人一起帮助一个朋友搬家?这两项任务表面看起来似乎不同,但它们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起工作的n个人,他们的工作效率不是一个人单独工作时的n倍.原因是几个人一起工作时,总会有一些人"懈怠".德国科学家瑞琼曼对不同规模群体的人在拔河时所施加的力量进行了比较他发现一个人拖曳绳子时平均施加63千克的力量,然而在三个人的群体中,每个人所施加的力量会降到53千克,在八个人的群体中会降到31千克--比一个人单独工作时付出努力的一半还要少!参加工作的人越多,每个人的付出越少,这个现象叫做社会惰化.  相似文献   

20.
张南 《经营者》2012,(18):206-207
我佩服写作和炒作这本书的人,他们竟然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抓住这样一个一本正经的点来挠,它让一部分人发奋,一部分人发笑,一部分人发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