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寡头垄断的保险市场及其监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刚  刘金章 《现代财经》2004,24(2):14-17
借鉴经济学中关于寡头垄断竞争的分析,可判断中国目前的保险市场已经进入寡头垄断阶段判断。在寡头垄断的格局下保险监管面临着必须破解的难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在向偿付能力监管的过渡过程中,利用费率底线监管,在鼓励保险市场竞争的同时,限制保险市场的恶意竞争,促使中小保险公司走险种差异化的道路,使整个保险市场形成垄断主导、中小保险公司以差异求生存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学角度考察,垄断是一种市场状态,经济学家根据市场的竞争程度不同,将市场分为四种,即完全竞争的市场,垄断竞争的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的市场。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垄断还表现为一种特殊形态,即行政性垄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宏观上研究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趋势。全文首先论证了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必将是从垄断走向竞争 ,由竞争代替垄断 ,其发展路径必将是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接着 ,在阐释自然垄断产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划分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各类业务的自然垄断性 ,分析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趋势 ,建立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趋势图 ,并提出了一些衡量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标准 (有效竞争 )的理论模型。最后 ,对中国电信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分析了中国电信产业各类业务的性质和改革趋势 ,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 ,论述了中国电信产业下一步改革所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用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中国房地产的市场结构,并且将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定性为:全国不是寡头垄断,但是分区域的房地产市场是寡头垄断,并得出我国房价过高是由寡头垄断导致的结论。本文通过采用2007年的有效数据,利用产业经济理论重新进行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现状为:全国不是寡头垄断,分区域也不是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并不是导致住宅市场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大量定制产品的市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伟勤 《经济师》2008,(1):80-80,83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量定制的定义及其实施条件,然后从经济学领域市场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大量定制应用的边界性。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量定制的产品一定不属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结构,而一定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但垄断竞争型产品和寡头垄断产品不一定都适合大量定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区域性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可以使用哈佛学派的主要理论S-C-P范式来研究我国的房地产业产业组织问题。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结构,所以我们根据地块大小、距离远近等的这种出让方式不同来分析各种情况下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房地产行业反垄断政策的制定的依据和内容也存在“马歇尔冲突”,考虑中国房地产企业是规模经济不变的情况下,对垄断进行拆分是对社会有利的选择。具体操作上:不要大面积拍卖土地,改为小块拍卖出让,引进多家开发商鼓励竞争,对打破垄断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垄断意味着效率的降低,引起无谓的损失.现实中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这类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随处可见.校园内的餐饮市场就处于一种垄断竞争市场的状态,消费者要付出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的价格.由于学校以发放许可证的方式限制了校园内餐饮供应者的数量,使得消费者的福利受到了影响,同时也使得该市场中的供应商不存在超额利润.供应者数量的减少使得产品多样性受到了限制,从而,消费者的效用也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网络经济、寡头垄断效率与中国产业组织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推崇竞争,反对垄断。网络经济的出现对传统经济理论提出很大挑战。网络经济中,信息产品的特征与高度的技术竞争强化了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在网络经济中,寡头垄断结构更有利于技术创新,更能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前,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应该是促进集中,而不是反对垄断。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严格区分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产品差异的内涵以及产品使用价值差异与价值差异之间的关系;接着说明在寡头垄断下,产品差异与厂商间竞争的关系的具体内容;文章的最后,分析了产品差异竞争与劳动生产率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市场理论中包括四种市场组织,分别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其中垄断竞争市场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垄断竞争市场的垄断和竞争分别来源于产品的差异化和产品的替代性.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创新战略包括产品战略、市场战略、价格战略、广告战略、顾客战略以及文化战略.通过分析伊利集团的创新战略,研究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程燕 《生产力研究》2007,(9):6-7,14
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阐述了反倾销是WTO规则允许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市场竞争的一种必然现象,也会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提出了克服不正确的认识,按市场经济原则规范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以积极的、务实的态度应对贸易争端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以网点规模表征银行规模,从网点吸收存款以支撑贷款业务的角度构建有信贷资金约束的贷款竞争模型,研究外资银行入股对引资银行以及本地信贷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外资银行改善引资银行的技术水平,贷款市场竞争就会加剧;大银行的市场份额较多,贷款市场竞争加剧对其利润的负面影响较大,大银行为避免这种影响不会过度参与竞争。最后指出,决策层应制定政策以引导优质外资银行入股本地小银行以促进贷款竞争。  相似文献   

13.
张晓春  于然 《生产力研究》2005,(2):158-159,227,F003
近年来,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提高效益、降低电价、改进服务为基本取向的电力产业改革,已成为国际电力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总结了以竞争为出发点的各国电力产业改革的共同点,并且针对我国电力产业的特殊性,提出研究电力产业改革的战略思路,并分析了电力产业自然垄断、竞争和管制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隐性激励"双重缺位"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认为,企业隐性激励是由外部市场竞争性激励和企业内部劳动市场隐含契约性激励共同组成的.进而指出,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由于所处的外部市场竞争不充分和企业内部劳动市场的扭曲,因而存在企业隐性激励机制的"双重缺位"现象.国有企业内外部隐性激励机制"双重缺位"是导致国有企业经理人员行为短期化的根本原因.最后,文章给出了简要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何禹霆  郭海峰 《现代财经》2006,26(10):16-19
供应商实施管理库存,在短期内它会增加供应商的成本,减少利润;但长期内会降低供应商和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增加渠道利润,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帕雷托改进的性质。为此,有必要对厂商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这一行为可能对市场竞争和市场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农业水资源配置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在福利经济学框架下研究农业水资源配置有效性问题。文章首先运用成本收益模型,探讨了农业水资源配置的现实制约因素;接着,文章运用竞争均衡模型探讨在预算约束下市场竞争性配置的非最优性;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基本前提、根本动力、实现途径等方面构建了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激励制度;最后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output for domestically focused businesses in emerging economi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It uses survey data from 5054 businesses from the fifth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urvey. A multivariate probit estimation of the likelihood of different innovation types finds that higher levels of competi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likelihood of innovation, but this rises at a decreasing rate as competitor numbers grow. Also, firms operating in economies where competition policy is more effectively enforced are more likely to innovate. However, there is a point where ‘too much’ competition leads to less innovation – suggesting a tipping point effect. This suggests that policies to maximise competition, as measured by number of competitors, may not be optimal for promoting innov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is requires a need for more nuanced competition policy approaches. The paper also finds that businesses relying on local markets are significantly less likely to introduce innovations than businesses trading domestically outside their local area, but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local markets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businesses introducing product innovation. This points to a local rivalry effect.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区竞争力动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玉玲  李宝新 《生产力研究》2005,1(7):63-64,91,F0003
本文建立了包括地区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地方政府作用、金融活动、基础设施状况、企业管理水平、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八个要素的反映地区竞争力的评价统计指标体系,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找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依据各地区的不同状况实行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之源,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对影响企业的研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企业进行研发的路径选择以及企业在研发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model of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based on replicator dynamics is developed. Such a model is based on a twin characteristics representation of product technology and on a population approach. The model can give a general representation of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but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ety and competition. Variety i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important variable influenc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pulation approach adopted in this paper it is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inter-and intra-technology competition. In this paper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variety of the system can only increase if intra-technology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than inter-technology competition. Intuitively this implies that new technologies will only be able to emerge if incumbent technologies experience the competition coming from the new ones to be weaker than their own internal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