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改革开放为我国毛纺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80年代中期毛纺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1997年毛纺工业规模已从“六五”末期的60万锭猛增到410万锭,其中精粗纺面料业达到230万锭以上,面料年产量达到4亿米上下。我国已成为全球毛纺大国。毛纺工业的发展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毛纺工业的发展,国内外市场饱和,竞争空前激烈,我国毛纺工业同整个纺织工业一样面临严重困难。产业与产品的结构性调整势在必行,已引起行业与企业的重视。二、与面料业同步发展的服装业,在十几年中高速发展,我国可统计服装企业已达4万多  相似文献   

2.
毛纺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产业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目前我国的毛纺行业大约拥有毛纺锭400多万,从量上来讲在世界上已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国毛纺行业协会理事长彭燕丽指出,我国毛纺行业具有产业链结构体系完整,生产规模大,拥有高素质和较低成本的劳动力,可生产各种质量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纺织工业,特别是棉纺织行业,一度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增长的局面,造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从1993年开始,我国纺织行业出现连年亏损,亏损最为严重的是1996年,亏损额高达106亿元,成为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为严重的行业。 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纺织行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突破口,提出了“压锭、减员、扭亏”三大任务。压锭工作吸取了1997年以前“一边压一边涨”的历史教训,坚决控制纺机源头,扭转了棉纺行业重复建设难以控制的局面。同时,考虑到国有纺织企业包袱重、困难大、产业退出难的现实情况,国家给予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如压锭财政补贴与贴息贷款政策、企业兼并破产政策、优势纺织企业优先上市政策、压锭企业土地置换及一线生产工人退休政策等。 到1999年底,全国累计压锭906万锭,其中1998年压512万锭,1999年压394万锭;分流安置116万人;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利润8亿元,提前一年基本实现3年目标。 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压缩落后棉纺能力940万锭,压缩落后毛纺能力28万锭,压缩落后缫丝能力100万绪,分流人员140万人,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利润67亿元,纺织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整个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走出了一条路子,在压缩总量的同时,纺织行业把压锭和结构调  相似文献   

4.
综合快讯     
1999年,在纺织工业良性发展影响下,全国毛纺工业经济运行状况有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市场趋暖,出口回升,国企亏损比例降低。 生产运行出现平稳态势。据国家纺织工业局对全国毛纺织全行业1062家企业统计,去年产值118亿元,同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以来,毛纺工业发展迅速,1981年全国生产能力仅为74万锭,1997年末达到408万锭。毛纺工业是纺织工业重要组成部分。按加工能力划分,我国毛条制造、纺纱、织造加工能力均列世界首位,洗毛能力列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又是世界最大的羊毛进口国,毛纺工业在国际毛纺行业中也占有重要位置。未来五年内,我国毛纺工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毛纺工业必须及时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毛纺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改组和高水平的改造,形成了以江苏阳光集团、山东如意毛纺集团等为  相似文献   

6.
在河南纺织企业中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河南康达毛纺实业总公司即原巩义市毛纺织厂,正以其良好的效益水平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引起人们的瞩目。 近年来,由于受总量过剩的影响,加之管理经营不善,不少毛纺企业出现效益大幅度下降,亏损甚至倒闭破产,而康达公司近三年来却一年上一个台阶,效益连年翻番,进入河南毛纺行业前茅。 康达集团在纺织工业面临严重困难的几年中实现快速发展的奥秘何在?对此,笔者最近采访了集团总经理康综标先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毛纺业在经历八十年代的高速发展后,九十年代初进入结构调整期。在这一时期,毛纺企业亏损现象严重,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通过对毛纺企业进行减员压锭、资产重组以及技术改造,行业综合效益有所改善,但截止2000年11月底,根据对1079家毛纺企业的统计,亏损企业有319户,亏损面30%,毛纺业仍然是我国纺织业中亏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优秀的毛纺企业取得了相当好的经营业绩,在竞争中稳健成长。可以说,毛纺产品市场已趋饱和,但产品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毛纺产品外销市场看:毛纺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平均价格不断提高;东部地区仍占主导,但显露向中西部转移迹象。毛纺行业是中国纺织工业产业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我国毛纺工业加大结构调整的步伐,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生产稳步增长,效益逐步提高。毛纺工业已逐步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注重内涵的集约化方向转变。我国毛纺行业具有产业链结构体系完整,生产规模大,拥有高素质和较低成本的劳动力,可生产各种质量要求的产品,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和跨国采购的重要目的地。从我国毛…  相似文献   

9.
纺经新闻     
在第13届全国毛纺原料信息交流会上,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毛金凤作了中国毛纺行业发展形势的讲话。毛金凤理事长在分析了今年上半年毛纺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今年上半年毛纺行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保持一定增长,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但国有毛纺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国内毛纺原料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交易平淡,但国际原料价格上扬。她认为,毛纺  相似文献   

10.
一、结构调整为我国毛纺行业带来的变化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毛纺行业发展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中国毛纺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1985年到1995年全国毛纺生产能力从139万锭猛增到399万锭,1996年达到408万锭,走的是粗放经营的发展道路。由于重复建设和国有企业负担过重,90年代后期毛纺行业陷入严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麻纺行业严峻现状的分析及摆脱困境对策的探讨张良当前,广西纺织工业形势十分严峻,困难重重,棉纺、毛纺、麻纺、化纤、巾被、针织、丝绸、纺织机械、服装等行业都存在不少问题,在这些行业中,麻纺行业则是最困难的行业,亏损时间最长。这归结于麻纺产品、技术含...  相似文献   

12.
深化改革增活力优化存量求发展济宁市纺织工业公司经理王常瑞济宁纺织工业现有工业企业61户,其中大型企业三户,中型企业14户,有职工5万人,拥有棉纺、麻纺、毛纺、印染、针织、复制、化纤、地毯、服装及纺织器材和纺织机械等配套行业,是一个小而全的纺织基地。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重庆市纺织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连年下滑,出现全行业亏损,企业职工收入低,下岗人员比例大。重庆市纺织工业形象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 一、重庆市纺织工业的基本情况及目前面临的巨大困难 1.基本情况:重庆市是我国有名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纺织工业企业250余户,职工近13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一成。全市  相似文献   

14.
综合快讯     
鉴于我国毛纺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丝绸业产品结构问题突出,国家决定于今年开始对这两个行业进行压锭调整。目前我国毛纺工业发展呈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生产能力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1998年,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广东、辽宁6个省市毛纺生产能力占全国的63%,比1985年增长13个百分点,内蒙古、黑龙江、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及边远地区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19%降低到1998年的13%;二是非国有毛纺企业发展迅速。1998非国有毛纺企业产值占全国毛纺工业总产值的87%,毛纺锭约占2/3。在1985年至1998年全国增加的248万锭中,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5.
《山东纺织经济》1999,(6):11-11
本栏目发表来自生产第一线作者撰写的《毛纺行业出路何在》一文,值得一读。毛纺行业是我国纺织“大家族”中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从原料到产品是最早放开市场的,曾红火一时。我省毛纺行业自80年代初兴起,历经90年代大发展,目前已拥有37万锭,其产能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居各省市区的前二位,成为国内重要的毛纺工业基地。然而,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不景气的影响,行业经济效益出现整体严重滑坡。尤其是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原料价格反弹,市场形势更是雪上加霜,由盈利行业变为亏损严重行业。同全国情况一样,全球毛纺行业亦陷入…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1月3日,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重庆针织总厂,由于连续6年亏损2092万元、负债8250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91%,经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依法宣告破产,揭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纺织工业企业破产的序幕。这也是自《破产法》颁布以来我国最大的国有大型企业破产案。此后,破产成为部分国有企业无可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指明了方向。 1997年12月26日,吴邦国副总理在全国纺织工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工作会议上指出:“纺织工业是目前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并指出:纺织工业必须通过“压  相似文献   

18.
近来,我国纺织形势已开始好转,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压锭,减员,增效”成果进一步显现,但过去几年的国有纺织行业竞争环境极度恶化,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资不抵债,处于破产边,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 国有纺织企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而又如此大面积长期亏损呢,今后应如何应对以避免重蹈覆辙?尤其是入世以后,笔者拟从产业进退壁垒的角度来分析纺织行业的竞争环境,探讨国有纺织企业曾一度大面积长期万损的原因,希望能对我国纺织工业今后调整产业进退壁垒,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化纤作为纺织工业的基础产业,始终是我国规划发展的重点行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纺织等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产能和产业集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力有较大提高。同时,围绕化纤产业链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纤行业已成为高度竞争性行业。国有和国有控股、民营、外资及合资三类企业的发展,已形成鼎足竞争态势。以聚酯及涤纶为主体的化纤业急速发展,使中国化纤行业产能约占世界化纤产能的1/3,化纤行业已经  相似文献   

20.
有关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占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存量的一半以上,其产值和利润约占60%,就业超过50%。然而,国有中小企业发展速度近几年明显放缓,亏损面积逐渐加大,甚至出现某些行业中全行业亏损的现象,国有中小企业的解困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国有中小企业民有化改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