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中国农村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农村青年教育较为落后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战略之一,在此战略之下开展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农村青年的思想素质关系到"三农"工作的建设,只有农村青年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才能充分投入到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之中,促进我国农村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特征出发,阐述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并阐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职业技能教育不仅仅包括相关的职业技能教学,也应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等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着语文底子薄、学习兴趣差、动笔能力弱等客观不足.如何使农村职校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乐于动口表达、动手写作,成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要求的实用人才,是本文思考和尝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完善上海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以上海金山区为例,对上海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供求总体现状和三种创业贷款流程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辽宁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艳  孙科 《农业经济》2006,(12):26-2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个学科。因此就人的作用而言,必须全方位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张晓兰 《农业经济》2006,(10):67-6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增训,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农村改革论坛上表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化的目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单一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成功。陈锡文用“五个五”解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方方面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拓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育新农民开发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简要阐述了拓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创新培育新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新模式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甘肃省农村建设在整体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诸如经济不发达,思想观念和教育落后,特别是农民文化素质低,文化生产与消费脱节,文化建设滞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本文就以上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法治的保驾护航,农村法治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农村法治主体性问题,即包括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法律能力。从近期看,农村法洽主体建设应注重法治主体性建设的现实性、实效性、针对性。从长远看,农村法治主体性建设最终立基于农村的教育和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发展关系重塑的背景下,农村住房制度对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多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政策研究、实地调查和访谈,对农民工城乡生活状况的问卷调研,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住房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建立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住房需求的新型农村住房制度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住房需求层次和农村住房双重属性的理论认识,阐释建立农村新型住房制度的理论意义。从宅基地制度的局限性入手,发现宅基地所固有的成员权属性、福利属性及权能模糊性,是造成制度桎梏与现实发展的诸多矛盾的根源所在。据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的农村住房供应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住宅用地供应体系为主的新型农村住房制度,并对其影响、效果以及试点实践的可行性进行讨论。新型农村住房制度的建立,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住房发展困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统领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的总规划,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进行合理评价,是有效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补齐现实短板、破解重大难题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二级指标,并选择15个三级指标和46个四级指标,构建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18年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辽宁省106个村、1175户农户数据,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现阶段,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达到目标值的57%,达成率最高和最低的方面分别是治理有效(84%)和乡风文明(38%)。根据目前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部分基础设施资源错配、村两委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待提高、村民自治实践较少等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加强村两委创新和环保培训、引导和鼓励村民参与自治实践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农村土地流转,能有效地进行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目标。本文从农村土地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模式、流转程序、流转服务体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成为降低欠发达地区农民养老风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然而,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新衣保养老金筹资方式单一、新农保养老保障功能有限、新农保保值增值能力不足、农民参保积极性有所回落”等诸多现实问题。为此,本文从加大新农保制度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新农保制度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新衣保制度的监管体系、提升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增加新农保基金的投入力度等五个维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孟毅  禤冰 《南方农村》2021,37(2):34-39,55
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广东基本省情和突出短板。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广东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23个评价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法对2018年广东省各地区乡村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得出了推动广东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同时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然而,我国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着供求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良的现实困境。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应优化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创新教育模式,整合城乡师资力量,加强创业教育,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对鲁西南部分农村地区的考察,认为当前一些农村的基层党建工作仍然面临着部分党员受教育程度较低、青年人才扎根难、党员管理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匹配等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建议: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激发党员干部创新活力;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长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持的适度性与政策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红霞  薛兴利  李升 《农业经济问题》2012,(1):29-36,110,111
近年我国财政加大了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支持力度,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权益进一步有所保障,但数据分析表明,现行农村低保仅是低水平的保障,财政支持表现出了非适度性,需要进一步加大补助力度。本文运用恩格尔系数法对农村低保标准的适度性进行了探讨,并从农村低保合理筹资制度的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财政责任分担的优化和分层次制度建设思路的确立等四方面提出了农村低保财政支持政策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东是沿海发达城市,农村图书资源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广东的农家书屋、农村图书室、流动图书馆等工程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知识文化水平。但因政府职能弱化、个性化服务水平不高、区域差异显著等原因造成文化环境建设薄弱、信息服务力度不够、信息针对性不强等。本文分析了广东的农村图书资源建设现状与实际需求,提出了提高广东农村图书资源服务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干部培职能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迎合时代需求参与农村干部培训,既是干部培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服务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遇到的问题,提出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科学论证培训项目;不断创新培训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长效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应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