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刑法第316条的规定,脱逃罪的主体是被依法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理论上对脱逃罪主体的把握比较容易,但是在实践关于无罪被羁押的人、超期被羁押的人、被非法羁押的人等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存在着争议,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该罪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度被尊称为三九集团“教父”的三九集团原董事长,现年64岁的赵新先因涉嫌渎职罪,于2005年11月20日被羁押,至此对三九集团长达一年半的调查审计已转入司法立案阶段。11月22日晚上至23日下午3时,赵新先及涉及相关案件的另外四人,陆续被正式批捕。  相似文献   

3.
拘留所是依法设置的羁押行政拘留、司法拘留以及强制措施性质拘留的人的羁押机关。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拘留所条例》本着规范拘留所执法工作,惩罚教育被拘留人和保障被拘留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对相关拘留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并突出了对被拘留人的人权保障,其中许多亮点地方都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理念,本文就条例的亮点之处及其体现的法理思想作一分析研究,并就其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报复与陷害罪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报复陷害罪的主要特性有四点:(一)犯罪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即打击报复的对象必须是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二)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  相似文献   

5.
张宏伟 《经营者》2006,(10):81-81
华硕事件中的黄、周二人于2006年3月7日被海淀警方以涉嫌敲诈勒索罪羁押了,其二人有罪无罪须等法院的最终判决。但我们可从刑法的角度,分析一下警方认定其二人涉嫌敲诈勒索罪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侦查实践中,羁押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本文试通过对我国羁押制度缺陷的分析,从刑事诉讼理念上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在我国羁押制度的改革中实现对羁押的司法审查及逮捕与羁押的分离等,以期完善我国的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7.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为了进一步限制审前逮捕羁押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的使用,强化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但目前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具体的操作程序并不完备,尤其是针对职务犯罪侦查自身特殊性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相关配套的程序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为确保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价值的实现,亟待从理论上对符合职务犯罪案件特点的捕后侦查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展开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与单独的危险驾驶罪在犯罪的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是有着不同要求的;同时,危险驾驶罪是行为犯,各共犯人可以以作为的方式,也可以作为与不作为的方式相结合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犯,关键都要围绕危险驾驶行为这个罪质行为,但不可能都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此罪共犯。  相似文献   

9.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是刑法修正案(六)中新确定的罪名,而且本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最些年实践中常见多发的一种犯罪行为.因此,对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完善及准确适用有助于遏制此类行为,有利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民.主要从本罪主体的范围以及本罪客观方面的一些问题以及与重大责任事故罪之间关系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明确本罪在实践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10.
朱雯勖 《活力》2013,(10):178-178
该文是针对嫖宿幼女罪而展开的论述。从嫖宿幼女罪的由来,如何确定该罪名以及具体内容从犯罪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四个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对法制的表面尊重实质漠视,是市场问题频发的根本 2004年岁末,德隆集团的核心人物唐万新被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逮捕羁押。德隆帝国倾塌之际,政府匆忙采取的一系列应景措施,算是划了个逗号。 但是时至今日,依法对德隆坍塌前资产处置的合法有效性进行法律审计,对非法隐匿和挪用的资金及时有效地追夺,比起对唐万新的羁押似乎更加重要,对投资者、其他利益相关人以及市场更有实质意  相似文献   

12.
作为是一项新的诉讼制度,羁押必要性审查要求检察机关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加强对审前羁押的审查力度,对无羁押必要的及时建议相关部门变更刑事强制措施,是对逮捕权加以控制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司法实践的检视,这一制度仍需要在反思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在制度设计层和实践操作层面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规定在刑法第388条之后增加1条作为第388条之一,确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虽然法律条文概括规定了该罪的犯罪主体范围,但实践中结合相关案例,司法机关对于该罪的主体范围还是存在争议的,笔者认为应当对该罪的主体作出具体界定。  相似文献   

14.
2005 顾雏军     
2005年8月1日,科龙电器前董事长顾雏军因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虚假出资罪、挪用资产罪被佛山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科龙由当地政府托管。从CCTV年度经济人物沦为阶下囚,顾雏军的资本神话一朝破灭。  相似文献   

15.
超期羁押、高羁押率是刑事羁押的顽疾,对于羁押必要性的检查监督一直存在很大空白,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增设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强化检查监督的重要举措,但该规定相对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科学构建,以充分体现法律尊重人权与诉讼保障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大丰市一读者问:我的一位亲戚的鱼塘总被小偷“光顾”。听说照明电不会电死人,为了防护鱼塘,吓一吓偷鱼人,他在鱼塘四周多处设立电网。每天晚上通电,白天关闭电源。某日晚,村里的几个小孩到鱼塘边玩,碰触电网,一人当场死亡,另二人受重伤。我很担心,不知他是否会被判刑。答:根据刑法第115条第2款之规定,这种私设电网的行为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过失地以失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从主观和客观上讲,本罪主要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7.
璐瑜 《英才》2012,(12):138-140
"1803"。在不少人看来不过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数字。然而对天圆集团董事长左安一来说,却意味着1803个炼狱般的日日夜夜和跌入人生谷底后的涅槃重生。2002年9月30日,这位民营企业家因一场冤假错案而被捕,被无辜羁押了近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8.
信用株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犯了罪,法律只能对他本人进行惩罚;一个人违了法,行政机关只能对其本人进行处罚。这个道理对于作为市场经济重要主体的各类企业也同样适用。法不株连,已经成了现代法治的  相似文献   

19.
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又称诬陷罪,是指捏造事实,向国家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其受到刑事追究的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特征是: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名誉权利和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犯罪对象是特定的。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1.有违反国家法律和破坏司法机关、有关单位正常工作的秩序的;2.有捏造他人犯罪事实并有告发行为;3.有陷害他人、意图使其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外国公民、无国籍公民;四、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的表…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范围内刑事诉讼现代化的经验来看,合理的保释制度已被证实是平衡羁押弊端的有效武器,进而成为公认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保释制度目前已为许多国家所采纳,我国于1996年修订刑事诉讼法时亦也明确规定了取保候审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不尽完善,司法人员执法观念的滞后,取保候审制度作为一项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它的贯彻执行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