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蔓延和农地的快速消失,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负面效应.在控制城市蔓延和保护农地的过程中,美国多数州选择了土地发展权作为政策性工具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就土地发展权转让的基本思想和运作思路作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城市蔓延和农地的快速消失,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负面效应。在控制城市蔓延和保护农地的过程中,美国多数州选择了土地发展权作为政策性工具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就土地发展权转让的基本思想和运作思路作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土地统筹流转的内涵、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协同过程和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农村集体土地统筹流转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条件。协同论和土地发展权交易理论是农村土地统筹流转的理论基础。农村土地统筹流转中的协同是各类农用地流转和各类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之间的协同,农地规模经营生产方式与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是系统协同的目标,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职业农民培育等是系统协同的重要媒介。农村土地统筹流转机制应包括农村土地统筹流转的区域条件和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土地发展权价格形成与评估机制、农村土地统筹流转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协调机制、集约用地与耕地保护机制、政策法规保障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土地发展权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通过设置土地发展权有效地保护农业用地、公共活动空地和自然保护区.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始研究土地发展权,但主要集中于土地发展权的归属、配置、流转,很少涉及土地发展权价值的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信号,对资源合理有效配置起着方向性作用.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土地发展权的价值构成、价格影响因素及土地发展权价格形成机理,最后建立土地发展权价格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地发展权是国家土地权利的一种类型,土地发展权包括国有土地发展权和农村土地发展权.农地发展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淹没在土地所有权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需求的增加国家对土地利用的控制进一步增强这一权利的社会实现和价值体现逐步增强才逐渐为各利益主体和社会所认识.然而目前国内农地发展权的探讨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农地发展权进行了一些理论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土地涨价归公"和"土地发展权国有"是被征农地增值收益归国有的主要经济依据.但根据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土地涨价归公"实际上只能表明政府有权利"分享"被征农地的增值收益,而不表示被征农地增值收益归国家所有;另一方面,从权属性质看,国有土地发展权实际上是权力性质的,政府不能藉此而直接占有被征农地的增值收益.从产权经济逻辑看,被征农地的增值收益应该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于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土地涨价归公"思想和"土地发展权国有"思想容易混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导致权利主体错位.  相似文献   

7.
徐峰 《经济论坛》2009,(21):42-44
农村土地流转是新一轮的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对于中部地区传统农业大省而言,当前推进农地流转的工作的关键在于:加大土地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与土地权能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和行为、发挥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引导和服务功能,为农地流转搭建良好的平台、因地制宜推广以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流转模式,鼓励各种土地流转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对土地使用权分配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问卷中的农户数据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土地使用权分配的影响。通过计算农地流转前后的土地分配基尼系数,测度了农地流转影响土地使用权分配的结果,研究显示:农地流转促进了土地使用权的集中,但集中的速度并不快,各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在市场化农地流转中,土地较少而又贫穷的农民缺乏能力和优势转入土地,导致土地使用权集中。农地流转难以解决公平问题,农民获取土地仍然主要依靠村组集体的初次分配和二次调整。在符合农民认同、规则明确稳定的条件下,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能做到公平与效率相容。因此,村庄集体需要积极培育民主、发展农民自治组织;基层政府需要抑制自己调整土地的冲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支持和监督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  相似文献   

9.
闫海  徐岑 《发展研究》2012,(2):95-98
农地发展权是与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相关的权利,在我国土地权利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农地发展权归属承包该土地的农民所有,可以降低农地交易成本、规范征收行为及抑制农地的过度开发。土地征收应当根据补偿公共利益与非公共利益予以不同的补偿,对于非公共利益的征收应当对农地发展权予以补偿。国家应当以合理的税费设计参与农地交易的利益分配。农地发展利益应当归属农地承包者,同时考虑农地交易对集体经济组织内其他成员的利益及集体利益的影响,并予以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10.
集体组织成员土地流转优先权是一种形成权。随着农地流转进程加快,组织成员主张、请求保护其优先权的要求日益强烈。文章着眼于促进农地合法有序流转,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对这一优先权的法律属性、表现形式、取得要件及适用中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讨论了村干部和宗族组织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且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理论分析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农地产权配置和流转交易市场现实约束条件下,村干部和宗族组织作为村庄权威,均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以经商能人为代表的村干部对农户家庭农地有偿流转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宗族组织为维持组织网络结构稳定,对农地无偿流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有偿流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村干部和宗族组织显著抑制了农地撂荒现象的发生。本文的发现对理解村干部和宗族组织在农地流转市场化进程中的行为特点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二次分离的制度、管理体制及其基本特征,研究了农村土地问题的实质,对长期存在的农村土地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长期难以解决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了基本观点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农业劳动力视角看我国农地流转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雄  曾福生 《经济地理》2011,31(4):651-654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农地资源的附着力角度对我国农地流转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剩余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造成农地资源的附着力下降,加之城市对农业劳动力产生的引力,使得农村的劳动力有向外转移的需求,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必然造成农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14.
国外土地流转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流转是影响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土地制度是破解我国"三农"难题的关键所在。研究和分析世界一些国家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正确认识土地流转问题,更好地指导土地流转,破解我国"三农"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土地用益物权流转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军民 《经济管理》2007,(20):83-86
土地用益物权的流转是土地权利变动的内在要求,是土地资源合理配置要求权利作相应变动的客观规律,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土地规模经营、土地市场机制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构成土地用益物权合理流转的3大动力机制,正是这3种力量的作用,弥补了土地用益物权初始配置之不足,从而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求土地的大规模经营,在我国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前提下,只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才可能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论述对于建立新型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发展低碳农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黎赔肆 《经济地理》2002,22(3):356-358
西部土地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产权制度创新,已有的关于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理论主要是围绕产权流动(即土地的规模经营)和确保农户较长的经营展开的,本文着眼于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4条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原则;即土地所有权多元化和动态化原则,土地产权制度的区域性原则,土地产权制度的资源专用性和生态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剧增,全球气候变化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低碳化开发与利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包含着对传统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改变和对低碳经济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的探索。文章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分析了农村土地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探索了实行低碳经济农村土地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河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本建设大量占用耕地,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补充耕地,解决建设用地需求须开展建设用地整理。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建设用地利用的现状,总结了建设用地利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用地整理的方向——重点整理农居点用地。在河北农村建立类似城市的土地储备制度,以解决村庄土地闲置和宅基地超标问题,实现农居点用地逐步缩减,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扶持旧城区和"城中村"的改造;加强开发区的清理整顿,调整用地结构。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运行绩效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卫柏  李中 《经济地理》2011,31(2):300-304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进,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如何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抓住机遇、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更好地规范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及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运行成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