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玉美 《现代商业》2012,(2):288+287
社会弱势群体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形成原因包括社会结构的调整、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政策变化、个人能力、就业观念等多方面。探析弱势群体的成因,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扶持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库区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影响他们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库区弱势群体体育消费水平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并提出健全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健身工程管理系统,合理消费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变革、转型,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主要由农民、老年群体、残障人群、失业人群等人群组成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权益常常受到公权力和强势群体的侵害。维护弱势群体权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主要措施有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制度,疏通、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大力发展弱势群体组织等。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弱势群体政治、经济、社会权益享有不公的主要原因在于法治滞后,主要是缺乏专门针对弱势群体的部门法、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健全公正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利益表达制度等,因此要从制定并完善弱势群体的相关立法、健全公正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救济制度、加强执法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等方面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弱势群体公平享有权益.  相似文献   

5.
庞青 《中国报业》2014,(16):35-35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政策,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帮扶体系,但基于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经济发展均衡以及个人生理条件、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的差异及不断变化,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很难改变。近年来,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利用各种渠道关注弱势群体,表达弱势群体的利益和诉求,加大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和权益维护的报道,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弱势群体尤其是城市弱势群体的就业困境成了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的城市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这一群体而言,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偏低,在以"效率"为基础的劳动力市场中,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无法有效解决其就业和生活困境。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随着弱势群体的规模逐渐庞大,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韩金甲  胡乐乐 《商》2012,(23):137-137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飞快的发展,人口的流动也大幅度提高。在此期间,大量的中国农民抛弃了自己传统的农耕生活,进入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新时代的农民工。他们数以亿计,在城市中承受着工作的繁重和亲人的分离,为城市的繁荣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农民工群体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地带,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出现了无数的农民工问题,例如:就业歧视、劳动报酬低、拖欠农民工工资、超时加班、劳动福利待遇差等问题。本文将从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法律政策的变化等进行阐述,最终提出一些完善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香雪 《商》2014,(2):275-276
作为社会成员一部分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低下,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却不尽如人意,救助工作更多的倾向于政策性救助,所以就需要我们在政策性救助的基础上进行伦理救助。伦理救助的积极意义在于给予弱势群体以道德关怀和帮助,辅助他们开发自身资源,提高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改善其生存现状,促进他们的发展,最终使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以城市中贫困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依据社会排斥理论将我国城市中贫困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排斥划分为三个向度,即经济、政府和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市场经济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及社会地位排斥。进而提出了反城市贫困问题的路径,以弱化城市贫困人群遭遇的社会排斥程度,为加强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弱势群体及其帮教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弱势群体的存在在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又呈现出不同于社会其他领域的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弱势群体提出了不同的帮教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关注妇幼保健工作,重视妇女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政府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长远规划。本文分析了做好妇幼保健院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大规模的弱势群体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特别是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协助政府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第一,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由政府确定每年从政府预算、财政专项基金或福彩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非政府组织服务弱势群体的专项资金.第二,出台非政府组织捐赠免税政策.第三,成立相应机构,协调非政府组织的各种资源,规范管理,加强和完善民间组织的职能.第四,放宽非政府组织登记制度,使有心致力于爱心公益事业者有一个好的平台,规范捐赠行为,使民间善款真正用于服务对象.第五,加强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媒体对非政府组织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建设健康稳定持续协调发展,中国梦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提出,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是全体人民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当前中国的残疾人家庭教育中德、法思想如何互动问题,进一步构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体系,是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商》2016,(6)
由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缺陷,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在农村,由于残疾人所获得的社会资源有限,生活质量极低,这就使农村残疾人变成了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态与迅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现实中,农村残疾人问题的出现与社保理念偏差、保障主体单一、救助水平偏低有关。切实解决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生活困难问题关系着整个国家贫困治理、农村反贫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性面源污染日益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农村居民调查,从经济、制度、意识习惯等方面分析农村生活性面源污染的成因,指出立足长远,多层面向农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培养环保习惯,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要解决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对国民整体健康素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探索残疾人医疗保障不足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性建议,对提升国民整体健康系数和经济增长速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从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缺陷入手,分析残疾人医疗保障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何明勇  何利明 《商》2013,(22):243-243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性存在偏见,性似乎是年轻人的专利,而国人普遍认为老年人没有也不应该有性需求跟性行为。老年人的性需要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下,难以被满足,因此最近几年老年人性犯罪的比例逐渐增高。作为弱势群体代言人的社会工作者,应该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改变社会偏见,协助老年人满足自己的欲望,减少性犯罪率,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谈"三农"问题中的农民地位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解决是重中之重。多年来,农民在我国一直处于弱势群体地位,这种弱势群体地位是我国农业、农村中诸多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改变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是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弱势群体伴随着利益分化和收入格局的变化而产生。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存在对社会影响重大,政府应积极履行扶助弱势群体使命,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弱势群体,充分发挥分配利益与协调利益的功能,大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王一江 《商界》2008,(3):96-96
劳动立法和其他立法的一个共同目的,是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 在中国,包括众多个体户在内的中小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多数属于弱势群体,其中不少人甚至接近社会生活的最底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