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官永彬 《乡镇经济》2008,24(1):46-50
由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体制在以后的发展变迁中得到了延续和继承,使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着结构性矛盾,而摆脱困境的帕累托最优选择是根据农民的需求意愿或偏好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文章在公共物品需求偏好显示扭曲机理及相关机制设计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需求偏好的民主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物品第三部门供给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屹 《特区经济》2006,(1):117-119
农村公共物品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但由于税制改革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地方政府财政不能满足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文章探寻第三部门在提供农村公共物品中的作用,并提出鼓励第三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政策建议,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我国各区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并且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逻辑上看,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从当前社会现实看,公共物品的需求是农村对社会管理体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因此,无论是从逻辑角度还是农村现实的角度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应该以公共物品的供给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偏好显示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是公共物品偏好显示的两种方式。由于自上而下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所形成的流动性障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两种偏好显示机制都存在失灵。要提高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必须给予农民消费公共物品的话语权,赋予农民用"手"和"脚"表达偏好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物品的治理形成了单中心模式,取消农业税从根本上动摇了这种模式,使公共物品供给陷入困境.因此,必须探索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7.
多中心理论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敏 《改革与战略》2006,(6):167-168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建设新农村背景下重要性凸显。西方国家公共物品治理的多中心理论为分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了新的思路,要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困境,其合理选择是构建农村公共物品的多中心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一直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践证明,美国、日本、韩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财政政策比较符合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在总结美日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市场化供给模式已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以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为例,我国市场化供给模式中存在着运作前提条件不充分、市场化经济和社会效益低、市场化后供需不平衡、市场化无法实现的水利工程运营高效率和兼顾社会公平等困难。究其原因,农户对小型水利设施特殊的需求状况——需求主体很小的需求弹性、需求主体的变动性、需求主体的分散性和需求主体的层次性,是我国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市场化供给模式难以广泛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小型水利设施市场化改革需解决以上困境,不宜简单地把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予以市场化,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逐步市场化的策略是破解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化困境的权宜之路。  相似文献   

10.
石树鹏  荀盼 《魅力中国》2010,(34):61-6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缺乏,决策主体单一,“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陈旧,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结构失调、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府识别机制和瞄准对接机制以回应农民的需求、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作用以拓展农民表达需求的渠道等方面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2003—2010年中国内地地区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估计了4类非经济性公共物品居民需求函数,实证检验与公共支出需求相关的因素,并分析非经济性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匹配指数.实证结果显示:非经济性公共物品需求与人均收入,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比重正相关.收入增加对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居民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对公共服务的偏好就越小,但从总体上来讲,非经济公共物品供给矛盾在逐步缓解.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文章通过对河北省现状的实地调查,指出了当前河北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和构建一套新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以期对河北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的略施为最终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问题提供了一治本之策,而其首要着力点在于农村公共物品的持续有效供给,个中因由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配套;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支撑。  相似文献   

14.
顾剑华 《乡镇经济》2009,25(1):38-41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我国各区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并且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农村公共物品存在外溢性经济效果的特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改善我国的农村环境,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找到并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为此学术界多方面提出了应对和解决这一短缺问题的政策建议,集中了如何解决资金或成本分摊问题和公共物品的决策问题。这些建议不无启发意义和现实性,但是皆存在一个问题,忽视了公共物品供给的过程中的国情基础。本文力图在分析当前学术界的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公共物品的国情意识——9亿农民,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来实现和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从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论起,指出要完成这个首要任务,必须先有效的增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继而分析了造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两个原因——农村公共物品财政机制和乡村治理体制,并运用供给曲线对这两个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完善乡村治理体制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指出要想增加农村公共物品,先要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才能有效的使用国家不断增加的财政和优惠政策,高效的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也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继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与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武贤  江华 《改革与战略》2008,24(12):90-9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主导模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忽视了政府监管体系的建立,影响了公共物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政府,尤其是县乡基层政府,应转变工作重点从注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转向构筑农村公共物品监管的法律框架、建立多主体参与的现代监管体系、强化政府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放开市场准入、监控服务价格、规范服务质量、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上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农民共同需要的具有全部或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来说普遍缺乏,而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县乡财政困难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只有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才能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笔者拟通过分析县乡财政难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提出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医疗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对于推动农村全面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供给角度分析目前农村医疗服务存在的城乡差距较大、缺乏需求表达机制、社会资源参与效率低等问题,建议通过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建立需求表达机制等多条优化路径,加快完善以农民需求为主导的农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