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应力是影响地下工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它是各种地面、地下工程以及边坡稳定支护工程等的重要设计参数,影响岩土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要获取某一区域精确的地应力资料,必须进行地应力测量。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取决于地应力、围岩性质及支护方式。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对巷道围岩稳定影响极大。地应力测量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地下工程开挖设计科学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王泽龙 《价值工程》2010,29(9):93-93
地下洞室围岩分类是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基础,也是地下工程规划选点、可行性评估、加固设计、工程造价、定额预算及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我国水利水电地下洞室围岩分类的常用方法、分类目的、分类特点,以及水利水电地下洞室围岩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朱凯  段鸿川  廖成  许文博 《企业技术开发》2011,(12):135-135,139
破碎岩体是隧道工程常见的岩体类型,其整体强度低,自稳能力差,隧道开挖后自稳时间较短,易出现剥落破坏,造成安全事故。在此类岩体中开挖隧道难度很大,支护技术以及维持该类围岩的稳定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主要对破碎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4):75-76
层状岩体在现阶段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常见,对围岩变形特征的影响不同于常规地下工程项目。本文依托某轨道交通环线车站特有的工程地质背景,结合现场实时监测数据,利用Midas/NX软件对车站主体工程所涉及到的7个特征断面逐一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其具体的围岩变性特征,并对监测方案提出改进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某高岭土露天矿为工程实例,通过室内岩石力学实验和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相结合,采用RQD和RMR法对边坡岩体进行岩体质量评价,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利用RocLab软件计算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基于极限平衡法利用Slide软件对最终边坡三种工况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终边坡稳定性较好,采场边坡参数选取可行,可为同类矿山提供参考。计算结果为矿山的边坡防护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5):119-123
运用TAW-2000B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和SDAES数字声发射检测仪系统,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对石灰岩在应力-应变曲线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声发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试验研究对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不同阶段的声发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在原岩开挖后,立即进行初喷混凝土等柔性支护,可以使围岩能够尽可能的变形,使其达到弹性变形的极限,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支护效果最好,能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稳定性,这对何时进行支护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围岩自身的稳定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志  孙鸿茹 《价值工程》2021,40(30):81-83
地下工程的开采扰动打破了岩体内原有的能量平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岩体内的能量会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巷道围岩发生变形破坏,而支护结构可以改变围岩的力学状态及吸收引起围岩变形破坏的一部分能量,使其达到平衡稳定.基于此,本文阐述围岩能量及支护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韩立亮  王谦源  李光辉 《价值工程》2010,29(13):122-123
在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中,力学参数的选取会对计算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如何准确的反演青岛地铁上覆岩层岩体力学参数,进一步完善青岛地区岩体分级标准是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志  孙鸿茹 《价值工程》2021,40(30):81-83
地下工程的开采扰动打破了岩体内原有的能量平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岩体内的能量会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巷道围岩发生变形破坏,而支护结构可以改变围岩的力学状态及吸收引起围岩变形破坏的一部分能量,使其达到平衡稳定.基于此,本文阐述围岩能量及支护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王学鹏 《价值工程》2014,(23):26-27
危岩体崩塌往往导致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针对白云质灰岩的特定产状,应用相关理论建立了滑塌式崩塌模型。在三种不同的荷载组合下计算了危岩体的稳定性,分别得出稳定性系数。对危岩的安全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并提出了防治的原则性建议。分析过程和结论可供类似的地质和岩体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弹塑性模型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差距,利用损伤模型进行围岩稳定性三维分析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建祥  张奉春 《价值工程》2012,31(30):49-51
本文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暗挖车站为背景,阐述了土岩结合地层下,浅埋暗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基于埋深及围岩等级,围岩的变形规律及时空效应。  相似文献   

13.
韦水生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1):113-115,126
文章介绍了百色水利枢纽水电站项目的地下厂房主机洞岩壁吊车梁开挖爆破施工情况,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瑜 《价值工程》2011,30(32):95-96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压力对行车的安全性、隧道耐久性及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围岩概念以及形成机理的了解,分析了构造应力场、自重应力场,提出了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为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隧道建设的高潮时期,在隧道建设上我国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迫切需要实现隧道建设高效与经济。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室周围岩体发生应力重新分布,当这种重新分布应力超过围岩的强度极限时,将会造成围岩的失稳破坏,因此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受力状态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6.
段燕伟 《价值工程》2022,(6):131-133
巷道断面形状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断面形状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对矩形、梯形和直墙圆拱形三种巷道断面形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断面形状巷道围岩的应力特征、变形特征和塑性区域.结果表明:直墙圆拱形巷道围岩稳定性最好,梯形巷道次之,矩形巷道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7.
绥芬河市新华街隧道是目前黑龙江省最长的公路隧道,该隧道东起新华街,西至301国道,其最大埋深为101.1m,由于隧道穿越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应力较高,因此在前期施工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局部掉块现象。为了避免隧道在施工与运营期内出现大面积垮塌情况,本文对隧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该隧道出现岩爆的可能极小,但是洞室围岩有塑性破坏的可能,为了防止由于塑性破坏诱发的塌落现象,建议采用4~5m的系统锚杆进行支护。  相似文献   

18.
陈蓓 《价值工程》2011,30(10):85-86
本文以兰渝线铁路隧道施工为工况背景,以长锚杆作为隧道围岩变形控制的主要手段,介绍了隧道锚固数值模拟过程,简要分析了围岩稳定性,对于软弱围岩隧道,优化的长锚杆设置对围岩的加固效果优于普通锚杆设置。  相似文献   

19.
姚绍强 《价值工程》2011,30(23):76-76
开滦钱家营矿业分公司为了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衔接,加快岩巷下山施工进度。在岩巷下山施工穿过破碎带时,采用打超前加固锚杆和树脂锚杆挂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技术,使顶板得到了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