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家"应保尽保"政策的逐步落实,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在急剧扩张.我国低保群体生活状况及生活条件仍然堪忧,但低保群体对政府的低保政策普遍持满意态度.当前应从主要关注效率转移到公平与效率并重上来,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城市扶贫救助体系尽可能缓解城市贫困.  相似文献   

2.
消除贫困,自古就是人类的理想,更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扶贫开发政策和低保政策是我国政府主导实施的两项重大民生工程.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首要的民生工程,最低生活保障是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农村反贫困的两项基本制度,从政策取向来说二者有一定区别,但它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在新阶段应注重二者的有效衔接,以充分发挥扶贫开发与低保"两轮驱动"反贫困的整体扶助效应.提出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脱贫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目前扶贫开发政策和低保政策的有效衔接,应发挥政策合力;衔接的核心又在于"瞄准"贫困,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精细化的管理和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9)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作为低保政策的核心内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当前我国各地区对于低保线的测算方法和调整机制仍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了地区间低保制度运行效率的差异以及政策保障效力同最低生活需求的不对等。文章基于社会人群个体对最低生活福利效用的主观评价,按照主观贫困线(SPL)的研究思路,对当期潞城市城市低保家庭进行调差统计,并使用交叉法测算出可以作为浮动上限的低保标准。研究结果显示,SPL方法确定的低保标准略高于真实水平,而相比其他方法能够更全面的涵盖贫困人群个体的福利效用评价。这就为地方政府制定一条更加贴近困难群众的生活福利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构建于"绝对贫困"理念基础之上的"低保"标准具有保障不足和就业激励不足的内在缺陷。为解决较低的"低保"标准与贫困居民较高支出的矛盾,我国制定了"低保"制度的配套制度,形成"低保"制度的"高含金量"。"低保"户和低收入户之间存在差异非常大的福利区域,引发"低保"户对低保制度的福利依赖,形成"隐性就业"和"显性失业"现象。作者在分析"低保"标准固有缺陷的基础上,设计新的保障标准,即"家庭运行标准",探讨其内容和测算方法,并提出保障该标准运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主观贫困线测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测度与反贫困政策评估"课题组的最新调查资料,用交叉法和回归分析实际测算了7个代表性城市的主观贫困线.计算结果表明,主观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比较接近,说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同时,主观贫困线远远高于当前城镇贫困人口的实际救助标准--"低保线",说明救助标准太低.因此,建议推广使用主观贫困线方法来识别城镇贫困人口,并以此作为"低保线"制订的参照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低保"对象就业决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艳春 《经济论坛》2005,(24):51-5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低保”人群的贫困问题更加凸显,城镇贫困居民生活处境可能更加困难,贫困群体的数量也有增大的趋势。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障贫困群体最低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例如长期福利依赖和隐性就业问题等,已成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难以解决的主要矛盾。为了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完善,维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研究城市“低保”制度与低保对象就业决策的关系,以防止长期依赖和社会排斥,提高“低保”对象的就业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1993年我国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发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的人群不断增加,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镇低保制度保障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依赖、低保对象隐性收入难以核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采取就业救助政策,健全动态监管系统,同时提高保障标准.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承包给农民的部分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不少失地农民因此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目前全国各地针对失地农民中的贫困者的制度设计和救助水平不同,由此也对低保制度构成挑战,这其中有制度性原因,也有地方规划等政策导向因素。总体来说,将贫困失地农民纳入城市低保制度体系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需要从调整土地安置政策、加强全面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来解决贫困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缓解农村贫困的两种手段,在遏制农村贫困现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泽库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仍存在牧民对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认识的偏差、家庭收入难以核实、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现有低保标准低以及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两项制度衔接应做好对农村低保、扶贫开发对象的动态管理,继续整合扶贫和民政低保资源,锁定交叉对象分步骤实施扶持项目,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为保障城市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设立的一项重要社会救助制度,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已经硕果累累,在保障城市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目前我国城市低保制度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对象识别不够准确,保障标准偏低且缺乏弹性,财政投入不合理,低保管理中退出机制不完善、管理队伍不专业、管理部门权力受限,等等。为此,必须规范低保申请人资格审核制度、科学设计城市低保标准、完善低保资金筹集机制、积极推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群就业、完善低保管理工作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张宁 《经济学家》2003,(2):78-87
本文探讨了全金融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全金融运作模式和全金融产品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全金融具有目前任何金融混业经营运作模式或单个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强大金融功能,是世界金融未来的新形态;全金融运作模式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运作模式;全金融产品是全金融运作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产品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以赛亚·伯林的自由思想起源于对西方传统思想的批判,正确理解伯林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概念的内涵、特征及差别,把握两种自由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本清源,无疑具有理论的探讨意义和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中所作的贡献产生的一种分配形式。“要素所有权”是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它决定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存在的依据,“要素贡献”是按要素分配原则的最终决定因素。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中,正确认识“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从"增长"到"对穷人友善的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荣鑫 《经济学家》2007,(6):109-117
本文回顾了国外学术界和国际机构从强调"增长"到重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思想演变,介绍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不同定义,以及如何在这种视角下重新讨论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了国外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基本共识.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这方面的思想演变和理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国企"改制透析"国银"改制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湲 《当代财经》2002,(4):28-31
明晰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要求;而资本充中率则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我国银行与证券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既是国际潮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应选择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即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巳不再是单纯地追逐利润,而更多的是竞争所迫或业务开拓所需,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和解释中去,这可以看做是广义虚拟经济之"元" "极"思路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偏私或偏公的观念,已难以对所有权社会化的趋势作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所有权本身的逐渐衰落和约束的逐渐弱化,使得所有权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超越"公"与"私",实现公与私观念的更新,建立现代社会化的产权制度就成为所有权变革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许成安同志《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一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质疑:一是许文在“价值”的内涵方面要人们“温习”所谓的马恩的两段话,一段根本不是马克思的话,而是被马克思批判的阿·瓦格纳的话,一段虽是恩格斯的话,但其本人后来已多次作了自我否定。许文提出这两段话表现出了调和不同价值概念的倾向,显然无助于“深化价值理论研究”。二是许文对“剥削”范畴的理解偏于文化、道德、法律乃至“词性”,而未作为经济学范畴来认识,同时对剥削在今天的历史正当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