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龙华 《价值工程》2011,30(15):160-160
在政府不参与环境控制时,经济增长率最高,但污染也最严重,社会福利要比政府采取补贴情形时低.通过建立模型推导出了在放任政策下的经济增长率是最快的,但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在产品成本内生条件下,通过建立扩展的Hotelling模型,分析网络外部性对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低时,企业将选择歧视定价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高时,企业将选择单一定价策略;在两种定价策略下,Nash谈判能力强的企业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社会福利大小由网络外部性强度和企业Nash谈判能力共同决定,与产品定价策略无关,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高时,社会福利与企业间Nash谈判能力的差异正相关,反之则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企业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建立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与企业的风险规避度、外界不确定因素方差、努力成本系数负相关,与企业节能减排产出系数和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激励补贴强度以及期望环境收益都要大于企业完全理性时的情形;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以及期望环境收益小于0;企业过度自信的容忍度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外界不确定因素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研究分析了政府补贴前后闭环供应链的效率变化,并给出了政府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补贴大小,得出了政府补贴之后废旧品回收数量G(br)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πM2、πR2较未补贴时提高,并与补贴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朱晓曦  张潜 《物流技术》2010,(3):159-161
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研究分析了政府补贴前后闭环供应链的效率变化,并给出了政府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补贴大小,得出了政府补贴之后废旧品回收数量G(br)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πM2、πR2较未补贴时提高,并与补贴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是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经之路。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体系的持续发展需要政府补贴作为保障,减少资源化产品与同类非资源化产品的价格差异,弥补相关企业投入产出不匹配的矛盾。本文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将政府补贴作为决策变量,构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价格博弈模型,确定政府最优补贴额度和其他主体的最优决策,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要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政府需要在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补贴方式与补贴额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存在网络外部性和溢出效应环境下的企业合作研发动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兼容性以及溢出效应等对企业合作研发动机、策略,以及社会福利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研发能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兼容性较大时,高外部性会提高企业研发动机和研发投入;高兼容性和高溢出效应性会增强企业研发动机,提高其研发投入.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生产高网络外部性和高兼容性的产品,并提高研发溢出效应,以此提高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恶化,清洁生产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被政府大力推行。文章运用博弈方法,分析了环境规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实施清洁生产时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均衡和动态演化博弈均衡。研究发现,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时的净收益大于不实施清洁生产的净收益时,企业会选择清洁生产策略;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时的净收益小于不实施清洁生产的净收益时,企业会选择不实施清洁生产策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收益、成本、政府监督并发现企业未实施清洁生产的概率及给予企业的惩罚力度均是影响企业是否采取清洁生产策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既是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文章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村居民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农村清洁能源改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力度处于相对合理范围内时,可以有效推动农村清洁能源持续改造,而政府对农户的补贴力度存在临界值,当政府对农户补贴力度极小时,三方利益主体难以达成共识,不利于清洁能源改造项目的可持续推进.因此可知,政府采取补贴退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减少财政支出和完成清洁能源改造的双重目标,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补贴退坡政策要循序渐进,逐渐降低补贴力度,防止过快过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企业环境规制逐渐成为政府规制关注的重点。企业是政府环境规制的主要客体,也是环境政策的主要执行者。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性,使得企业环境责任与自身的经济责任出现冲突,收益内在化、成本外化会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政府环境规制为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企业实施环境责任,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本文通过构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认为环境保护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环境责任能够实现有效的契合。  相似文献   

11.
在内生增长模型框架下,假设健康是由公共健康支出、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和环境质量共同组成,考察了公众健康意识的改变是如何通过影响政府对健康及环保的投入而影响经济增长。研究结果得出:存在环境质量作用于健康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这一机制,福利最大化下的政府应当投入环保支出改善环境;当公众越是关心健康,政府可选择的税收支出、公共健康支出和环保支出越会不断上升,实现提升健康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同时使经济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29个省1997—2013年的数据,通过面板计量模型验证了理论部分关于健康方程的假设,同时证实环境通过作用于健康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这一传导机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许桂英 《价值工程》2022,41(9):29-31
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不断发展,不仅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同时还带来了比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重金属由于治理本身的不可逆,并且其中的隐蔽性也是比较强的,这样已经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的一个大难题.因此在新时期之下要根据重金属污染的特点,采取了更加科学的治理措施,将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落实到了不同的工作环节之中,从...  相似文献   

13.
吕本贵  杨阳 《价值工程》2011,30(11):132-133
基于对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分析,本文结合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关系内容,针对旅游资源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水污染、噪声和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自然景观原有面貌的破坏以及和谐生态系统的破坏等环境问题,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green supply chain decision making under different government policies. The problem is explored under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scenarios. We verified the advantages of simultaneous 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of financial and uniform manufacturing policies and found that, with increased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vernment subsidy also increases: w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is sufficiently strong,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have to set uniform policy. Finally, by parametric and numerical analyses, our research identifie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social welfare is maximized. The results facilitate scientific policy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green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of public abatement financed either by a pollution tax or by a consumption tax. It shows that consumption tax revenue-financed public abatement raises welfare more than pollution tax revenue-financed public abatement does when the pollution tax rate rises. This result is worthwhil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makers when they are determining the revenue source of public abatement.  相似文献   

16.
苗泽华  彭靖  董莉 《企业经济》2012,(12):10-1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化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非常严峻。各类企业排放的"三废"所引发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令人触目惊心,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与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制药产业是当前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工程是一条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制药企业与市场、政府形成博弈关系。为了促进企业实施生态工程,政府应当制定经济性和社会性规制,以及促进制药企业实施生态工程的激励机制,以保障企业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on employment, the use of polluting goods,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under a model introducing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affecting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other productive sectors. That model was designed by Copeland and Taylor (1999) , and transformed into a dualistic economy model constructed by Harris and Todaro (1970) . Results of our analyses show that enforce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hrough control of emissions taxes does not necessarily worsen urban unemployment. Therefore, we show that it is not usually proper to maintain that som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nnot be avoided to establish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over, we analyze the effect of som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on social welfare and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ose policies.  相似文献   

18.
张淑艳 《价值工程》2022,41(9):54-56
当前,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影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更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本文就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进一步发现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关系和特性。在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形成因素的过程中,明确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路径思考,旨在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9.
Beladi and Chao (2006) and Bárcena-Ruiz and Garzón (2006) considered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on the decision whether to privatize a public firm in different market structures. This paper re-examines whether privatization improves (or deteriorates) the environment in a mixed duopolistic framework with differentiated product and pollution abatement. It is shown that, due to privatization, less attention is paid to pollution abatement by all the firms coupled with less environment taxes levied by the government in a differentiated duopoly, and the environment is more (less) damaged when the product is less (more) substitutable. When the product is highly substitutable, industry profits increase because this softens the intensity of the product market, but social welfare deteriorates accompanied with the path of privatization because the loss of consumer surplus and tax revenue exceeds the increases in profits, even if the environment is less dama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