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管理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包括五个层次,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复杂的自我实现,按重要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在需求层次中的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被激活;一旦人的某种需要被充分满足,它就不再对原有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这时人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人类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启示 马斯洛指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的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之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驱动行为的动力。但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并不遵照“全”或“无”的定理,不是一种需要100%地满足后,下一种需要才出现。  相似文献   

3.
陈淑君  薛梅 《经营者》2002,(2):50-51
<正> 笔者认为在饭店行业,"以人为本"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体现 1.了解你的员工,特别是他的需求"密码"。人的需要有五个基本层次,从低到高是:(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价值 最能反映人的本质的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理论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或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或归属的需要属于低级需要.从企业管理和企业思想政治的角度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值得关注的有这样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他认为大多数人的需求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相似文献   

6.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阶层,由低到高像金字塔一样: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只有当人的某一层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众所周知,刚性购房需求一般分为四种,即首次购房、改善型购房、投资型购房和投机型购房。其中后两种购房需求,我们一般将其称为投资型刚性需求,人们的消费型刚性需求则可以通过此理论来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7.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对饭店餐饮企业的启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家马斯洛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每个人都是具有这五种基本需要的.不同的是,不同的人的需要层次高低顺序可能有所不同。马斯洛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把这五种需求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形成阶梯递升。  相似文献   

8.
梁波  陈颖 《河北企业》2012,(12):57-58
<正>一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这五个需求层次由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来说,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从而使高一层次的需求成为主要激励因素。同一时期,一个人的需求可能有几种,但总有一种需求是占支配地位的,对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层次的需求互相依赖,高层  相似文献   

9.
<正>思想政治工作是稳人心、聚人气的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了解人的不同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大类,并由高到低形成阶梯。这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地位,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进行归纳,发现其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需求中存在的生存与发展困境,如何走出困境、优化青年教师的发展路径,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等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徐淑燕  杨宪华  王仲录 《价值工程》2010,29(22):221-222
本研究采用高一虹编制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问卷,以陕西省某地方高校中3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地方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与动机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地方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有七种类型,其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个人发展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信息媒介动机、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出国动机和学习情境动机。  相似文献   

12.
张小妮 《价值工程》2011,30(25):246-247
长期以来,动机是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能动性因素,文章以D觟rnyei的学习情境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从教学与学生个体需要和目标相关性、学好英语课程的成功期望、目标定位、合作学习四个方面激发英语专业专科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娟  王乃静 《价值工程》2007,26(6):124-12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试从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根据外教的不同需求进行有效管理,以更好挖掘外教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教学、科研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社会对人类主观幸福感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被学者们深入研究,比如大学生、城市居民、教师、知识型员工等。本文以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贲任公司为案例,开展了对煤炭企业员工这一特殊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发现影响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生存、尊重、社会、发展四个层次的薪酬福利、劳动保护、后勘服务、管理方式、工作安排、自我家庭、培训发展、家属问题、工作成就九个因素,并得出了在目前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阶段,影响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还是集中在外部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陈萍 《价值工程》2010,29(17):204-205
本文提出从英语为母语的教师和中英文教师在英语教学与学习的合作影响。目前的局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中国的英语教学,学习背景进行了描述。合作教学方法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动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王华 《价值工程》2014,(7):228-229
英语语音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学习的基础,更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学习心态和学业自我概念。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以及发音练习方法的认识错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来帮助学生学好语音。  相似文献   

17.
以同方股份为案例,分析我国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研究显示:①同方股份分拆上市的公告反应显著为正,且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超额收益存在显著差异;②具有相同分拆概念的公司获得了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说明分拆上市具有正的溢出效应;③与行业水平相较,同方股份上市前三年的财务特征总体表现为低盈利、高负债与高成长,具有很强的融资需求。鉴于此,本文认为同方股份分拆上市的动因主要是市值管理和拓展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8.
蔡玲玲 《价值工程》2011,30(36):136-136
根据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学习倦怠的研究成果,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形成英语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法缓解英语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9.
王芳 《价值工程》2011,30(33):275-275
大学英语在高校教学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和动机。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发展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讲英语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以保证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firms are outsourcing customer support to external service providers. This creates a triadic setting in which an outsourcing provider serves end customers on behalf of its clients. While outsourcing presents an opportunity to serve customers, service providers differ in their motivation and ability to fulfill customer needs. Prio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firms with a strong customer focus have an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address customer needs. We suggest that in an outsourcing context, this intrinsic motivation does not suffice. Using a Motivation–Opportunity–Ability framework, we posit that the effect of a provider's customer focus will be moderated by a set of relational, firm, and customer characteristics that affect its ability to serve end customers. We test our conceptualization among 171 outsourcing clients from the Netherlands and then validate these results among 135 Indian outsourcing provider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customer-focused providers achieve higher levels of customer need fulfillment but this effect is contingent on their ability to serve end customers. In particular, customer-focused providers more effectively fulfill customer needs when clients and providers share close relational ties, when clients also have a high level of customer focus, and when end customer needs exhibit a low degree of turbulence.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in turbulent markets, equipment-related services offer greater opportunity for effective customer need fulfillment than other outsourced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