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区域财税治理历经七十余年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其财税政策创新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释析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建立、发展、完善、创新的变迁过程和扶持型、倾斜型、建设型、创新型的演进路径,厘清央地财政关系、强化预算管理改革、规范税费法律制度的内容取向和协调性、渐进性、连续性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域共同体、府际关系、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利益格局的动力机制;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关系视角,提出了强化"财权适度"、规范"精准定位"和明确"效能政府"等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从经济、法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建设"两型"社会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3.
亲清政企关系是对政企关系内容和政府企业双方处理关系的要求.构建亲清政企关系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地区)政治清明、社会公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归纳我国政企关系离亲清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存在政府企业两方面的原因:政府执法权运行缺乏透明与监督不力、“官本位”思想与官员评价考核机制不合理、对企业监管与奖惩机制弱化以及与企业权益维护不力相伴的责任意识不强.基于此,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亲清政企关系的要求,构建权力透明运行约束机制和对政府考核的激励约束相客机制、企业依法追求并维护自身权益机制和综合信用评价系统,让新型亲清政企关系落地生根并保持常态.  相似文献   

4.
刘凝霜 《财经研究》2021,47(12):4-18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理顺政企关系.那么,百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演进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对政企关系的建构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相比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政府"守夜人"的角色界定,我国在认识和处理政企关系上是否积累了独特经验?文章基于对国企与民企的综合考察,按照时间线索系统梳理了党领导政企关系建构的百年思想与实践历程,进而提炼了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研究表明:(1)党和国家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转变与经济体制变迁是推动政企关系演进的主要依据,并使之呈现出革命战争局势下(1921-1949年)以保障生产为主导、工业化战略下(1949-1978年)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市场化改革目标下(1978-2012年)以激发企业活力为主导、高质量发展主题下(2012年以来)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主导的特征趋势;(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建立健全政企关系的根本政治保障,党在政企关系问题上遵循"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实践探索"的基本路径,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党—政府与市场—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建构逻辑,有利于推动政企关系健康发展;(4)坚持国企与民企共进发展,充分发挥党在企业内部的利益引导和平衡作用,不断探索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Jun 《经济问题》2000,(5):10-13
在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世界各国政府的职能,政策导向、组织机构等随之发生适应性转变,由此政府为促进一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创造、维持所起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政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应采取的政策、措施、行动,应以政企之间 建立紧密、平行的伙伴关系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送钦  何晓斌  高皓 《经济学报》2021,8(4):116-152
如何在政府和企业间关系中寻找一个适宜状态,实现非市场战略与市场战略的整合,一直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第12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CPES),本文实证分析了"企业家+官员"合作建策对企业新增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官员"合作建策对企业新增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民营企业新增投资水平,在使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家+官员"合作建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境、提高民营企业家地位和完善企业治理制度,进而促进了企业新增投资.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相对而言,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无政治联系和未能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企业中,"企业家+官员"合作建策在企业投资行为中的促进作用更强.最后,合作建策能为企业获取更高质量的政务环境,说明合作建策也对增强政府行政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本文认为,增强政府官员与民营企业家的信息互通,提高民营企业家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共商地方事宜"将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本文的研究从一种战略整合的视角考察了政企合作建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这不仅丰富了政治关系对企业投资的相关研究,而且还拓展了以市场为核心的战略管理,为企业进行"二元"战略互动的重要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评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策略与政府政策的关系,对转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目的是为了获取城市最大经济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政府制定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全社会最大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为此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博弈.文章首次采用fuzzy-TOP-SIS的博弈论方法,分析博弈双方决策策略,求得各策略的贴近度,给出博弈支付矩阵,最后根据“双赢”原则,找到博弈双方的最优策略组合为(0.67,0.41).研究发现:石油型城市更易转型,地方政府的政策对城市转型的作用较大,地方政府制定相关转型政策时应适当倾斜于石油型城市.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的重要产业,其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3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众多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是房价仍然居高难下,政策调控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实现.作为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参与者,房地产的价格跟地方政府的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分析了高房价背后地方政府的所获得的财政收益、政绩收益以及寻租收益,指出地方政府的"经济人"本性会驱使地方政府做出种种有限理性的行为,推动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金融资源配置在维持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不确定性一方面提高了中央层面政府与企业的关联度,导致中央缩减对地方的金融资源配置规模;另一方面打破了地方层面政企之间的紧密联系,促使政府向市场配置金融资源。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重要关联,中央—地方间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型关系;政府—市场间金融资源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为优化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应当增强政府政策制定的透明度,维持政策确定性和稳定性;完善并优化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管理职能,探索建立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治理体系;着力将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领域,有效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的经济与政治体制下,以地方政府或城市政府主导的、以土地作为直接载体和最重要工具的城市经营,已形成了政府、企业、银行的"政企银"联盟体,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