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发达的经济区和最大的产业密集区,具有地理位置佳、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强等多方面的优势,是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全国经济发展的新龙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产业协调发展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措施。一、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分析1.产业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取代化石燃料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低碳经济将是我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分析了京津冀未来的主导优势产业,并根据这些产业的低碳程度,构建出京津冀产业低碳化的模型,得出京津冀产业的改造、鼓励、提升和淘汰等低碳升级路径,最后归纳出能源替代、产业替代、节能减排、固碳技术等低碳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数字经济的角度下审视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旨在研究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演变以及数字经济对就业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影响。最后,为了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日益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京津冀区域目前的发展在城市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与世界或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旨在通过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比较分析,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进一步加快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要发展,环境须友好。这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共识。但近年来国家环境部每季度公布全国十大污染城市,河北省频频名列其中。究其原因,这与河北产业结构落后、发展方式落后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对河北目前的经济结构现状进行了综合剖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据此提出了如何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区域作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其环境的治理与产业低碳转型发展备受全国的关注。本文以低碳经济为视角,首先分析了京津冀产业结构演化的轨迹,得出其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其次,从产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出发,得出其区域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依赖和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最后,在基于对京津冀产业发展路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其区域发展的路径选择是:以碳排放指标为约束倒逼机制,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自主创新,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挥区域联动机制,提升区域间产业链附加价值;树立低碳经济发展大区域概念,强化区域治理的市场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在国际层面上进一步强化,而且越来越明显地在一国的区际经济发展中呈现出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实际上是国内层面的一体化。而近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进展缓慢的障碍,既有宏观总体上的法规缺失、税收体制不适时、金融体制设置的“一刀切”,也有中观层次上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空间布局的各自为政,还有微观经济中国企改革流于形式、个体、民营企业发展缺乏市场环境等原因。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出发点,探讨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举措,也应从三个层面的设计着手。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出发点,着重分析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推进该区域经济合作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徐程瑾 《特区经济》2014,(10):36-37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快速,特别是区域经济的推进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影响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地区作为北方最大的产业密集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针对新时期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该区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招标》2011,(29):50-51
近1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铸造模具业也得到迅猛发展,2009年全国铸件总产量为3530万吨,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以平均每年10.9%的速度增加,从业人员约200万人。"十一五"铸造模具行业发展状况"十一五"期间,铸造模具行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大型铸件、关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差距,认为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并据此提出河北在实现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过程中的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优化生产力布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是高效配置空间资源的必要途径,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主要措施。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判断出发,提出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方向是:以产业转移为动力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培育和完善中部地区增长极,加快区域开发,优化西部地区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升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环节上活动的相互渗透、延伸和重组,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反映。价值链高度相关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动力,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动因,规制放松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外在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关系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中,以及结构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辅助活动中。根据价值链之间作用方式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分解和整合的方式和过程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生态和环境变化态势是稳中有好但改善缓慢。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生产、消费、贸易等领域全方位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制度层面形成全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合力,优先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和实行对环境质量的健康风险管理。为实现十二五末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应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主体功能区划为依据,合理布局产业,解决重点区域问题;优化制度建设,强化政策导向,通过产业政策和治理行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完善政策协调体制,落实相关部门责任;以人体健康为本优化环境保护相关行政资源配置并形成以健康影响为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和环境管理效能;进行农村环境重点整治。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时期处于中国经济转型的节点,也是中国迈向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点。“十二五”规划的时代背景首先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其次是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人工业化中后期,也是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系统梳理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发现其在产业技术、企业培育、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特别是小核酸药物、纳米生物医药、抗体诊断、医学工程等领域已跻身国际前沿,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同时,深入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面临形势,主要还存在产业规模不大、创新动力不足、成果转化不畅等突出问题,结合苏州实际,分领域提出了“十三五”时期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服务业体制沿革及其“十二五”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改革经历了起步、全面推进和突破三个阶段,在释放服务业潜能、垄断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物流和文化产业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时也存在垄断性服务业实际开放度低、教育医疗等领域进展缓慢、多头管理严重、市场准入体制性障碍等问题。十二五改革攻坚要以构筑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主体为目标,以教育医疗领域和垄断性服务业改革为重点,以政府管理体制为核心,加大力度、分类推进,建立起促进服务业高效运行的市场环境和宏观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上海第三产业发展升级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前,上海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重新调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上海市第三产业的现状及其趋势,是上海市制定产业政策的前提,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本文将利用1987-2000年13年间的统计数据和2种系数对上海市第三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最后,对2001年和今后一段时间上海第三产业的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作为滨州市的战略支柱产业,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与全局性问题.滨州制造业存在规模偏小且生产运行低迷、产品附加值低且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滨州市制造业发展需要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运行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采取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加大财政资金扶持等保障措施以推动其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海英 《黑河学刊》2011,(3):14-16,18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粮食主产区食品工业发展的"战略黄金期"。解决与化解我市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不利因素,发展食品工业应采取"争取国家支持,集聚政策优势求发展;明确战略定位,发育食品工业集团;促进产业升级,突出产品地域特色;整合优势资源,精心培育独特品牌;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安全食品工业基地"等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宏观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运用专门的分析方法测定一个地区的税源总量,分析税收收入与纳税能力之间关系的一项宏观税务管理活动,科学的宏观纳税评估更能反映征管的深度和依法征收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新疆1995年—2003年以来的税收变动情况,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新疆税收与经济的内在关系做若干回归分析,进而利用税收与经济互动模型,结合新疆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和产业特征,对“十一五”期间新疆宏观纳税能力进行评估,以期为各级领导的科学化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