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从社会学、经济学、体育学等角度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个人情况、余暇时间、地点、活动方式和对体育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研讨,以期对学生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体育的市场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蕾 《价值工程》2012,31(18):247-24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依据分层抽样的原则,以陕西省8所高校16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寻陕西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充分研究如何发挥高校体育功能,努力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并为我省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改革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建设  陈彦 《价值工程》2011,30(20):160-161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足总体的三分之一,而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为促进身体健康;有40%的锻炼者活动时间集中在晚上;锻炼项目以散步和慢跑为主;锻炼方式以自己一个人锻炼居多,几乎占四成;由于高校拥有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优势,因此他们锻炼场所以本单位体育场地设施为主。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倡导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组织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金平 《活力》2005,(10):112-112
体育意识是个体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态度。体育意识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由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学生除完成正常的学业外,为了就业还需考取各种证书以及参加社会工作等原因,高职学生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或因家庭经济困难、缺乏技术指导和无场地、器材等而影响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5.
胡燕宾 《民营科技》2013,(12):281-281
通过对景德镇市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动机、项目、频率、持续时间、效果等内容的调查,对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了解目前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为江西省各高校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丁伟 《民营科技》2010,(2):63-63
大学体育课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影响着今后进入社会后参加体育锻炼的健身意识,目前广东省体育课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束培养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与意识。  相似文献   

7.
白彬 《价值工程》2012,31(8):199-200
文章对天津市六所大学中一年级和四年级的男、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对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上海市同济中学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影响学生现阶段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为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率提供参考办法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发现同济中学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的同学很少;有小部分同学不愿意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另外,同济中学的体育课程内容不太丰富,学生可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少.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学业紧张,场地器材不足、缺乏指导老师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体验不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益处,应引起社会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赵永刚 《价值工程》2011,30(26):244-24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榆林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最终得出榆林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无论在时间与次数上都相对较差,与"终身体育思想"相距甚远,同时得出学院场馆设施利用不合理、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水平差、以及校内外体育运动氛围的疲软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撰写本文目的在于揭示榆林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规律及制约因素,培养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其体质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对陕西省7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7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分析和总结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晓兰 《价值工程》2011,30(27):288-289
本研究以延安大学体育学院09级体育学院男子大学生为受试对象,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健身关节操锻炼的测试者柔韧素质指标及其他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对健身关节操机理及健身效果进行分析论证,希望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科学依据。"健身关节操"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强调意观骨、气揉动、动位松,对关节进行意、气、动三方面调节,更好的放松关节,增强关节柔韧性,保护关节,并能产生"五能"效益,即养护效能,挖掘潜能,发挥本能,节约耗能,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彭润民 《价值工程》2011,30(9):302-302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体育教育改革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不断的进步。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短时间内无法确定,学生的学习意识,终身锻炼意识仍然不强。文章主要分析了在确定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应如何去上好一堂体育课。  相似文献   

13.
身体锻炼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副作用则缺乏认识。通过对西安市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身体锻炼迷瘾现象较为严重,且在年龄、性别、锻炼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管部门应坚强对老年人身体锻炼的科学指导,科学锻炼。多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分散锻炼者的注意力,消除效应,对于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郝琳 《价值工程》2011,30(16):275-276
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的多元化,致使通常意义的体育锻炼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利用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设计出针对不同要求、适合不同学生的锻炼方案,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科学锻炼。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终身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宗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由于近些年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人数与日俱增,学生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男女比例不平衡,体育教学的设置不同,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等对发展终身体育锻炼存在许多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飞轮 《价值工程》2012,31(17):305-306
社会转型中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正在形成,且在当今社会格外引人注目。弱势群体就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错位、缺位、越位"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有效的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不仅有助于帮助一部分人摆脱困境,而且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沈阳华 《价值工程》2014,(9):301-302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社会条件和个人能力等方面存在障碍而无法实现其基本权利,需要国家帮助和社会支持以实现其基本权利的群体。当然,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愿意成为"弱势群体",然而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自身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逐渐被社会遗弃,被边缘化,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已经有能力在更高层次救助这些弱势群体。本文是从分析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出发,剖析弱势群体产生的多方面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炜 《价值工程》2011,30(26):319-319
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以西安市弱势群体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中他们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对加快构建和谐西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宗杰 《价值工程》2011,30(32):276-277
针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课外进行健美操锻炼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阳光体育运动",以调动女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持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