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志鸿 《特区经济》2008,(9):227-228
进入2008年以来,中央继续对房地产贷款进行压缩控制,而在房地产信贷业中存在着各种风险,甚至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本文从房地产信贷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房地产信贷业存在的风险,并提出规避风险、促进房地产信贷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信贷是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有关部门就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因此,加强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分析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揭示了房地产金融投资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防范措施,在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房地产市场及其信贷现状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西安市建设改造的进程也逐步推进,为房地产业的深层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市场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特征。国家先后出台的政策促使着房地产市场和信贷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结合详尽可靠的数据对西安地区房地产市场及其信贷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西安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因素分析。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4.
卢荣  李元旭 《上海经济》2006,(11):59-61
近年来,国家为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政策主要集中在紧缩“银根”和“地根”两方面。目前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房地产金融体系积累了大量的风险。2006年入夏以来,一系列关乎房地产的资本神话开始破灭,上海圣力数码广场资金链的断裂、顺驰地产神话的终结、钱江系从重庆房地产市场大撤退,以及豪森公寓、盛鑫嘉园的假按揭等,都表明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陋相开始显露。这些现象所揭示的,是国内房地产金融体系面对宏观调控、信贷紧缩体现出的脆弱性与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稳定需要金融衍生品支撑。对于购房者与房地产企业而言,房地产都存在价格风险、政策风险与金融风险等,而且房地产业所显露的高价格、高空置率、高不良贷款等问题在短时间内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的房地产业涉及面广,其波动势必影响到各行业的发展,直接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影响。为此,我国更应该大力房地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为银行、房地产企业、购房者等各类投资者提供避险工具。文章将从房地产指数发展的应用及其必要性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估价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风险,如被动风险和主动风险,内部风险源和外部风险源等。目前,很多估价机构最主要的业务之一就是银行的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的抵押物价格评估,此类业务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房地产市场及信贷市场比较活跃时,人们很可能会忽略其风险的存在,另外,我国经济较长时间内处于上升通道,以市场价值类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投资属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其风险分析与防范必须受到重视.本文从我国房地产信贷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房地产信贷业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信贷扩张、房地产价格泡沫与银行危机三者之间关系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比较了东南亚和美国的国际经验,表明信贷扩张积聚的风险使银行脆弱性增加。对我国的实证分析也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膨胀与银行信贷存在较强的共生性。为此,应切实提高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水平;发展房地产金融,加强对按揭贷款的管理;通过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多管齐下,加大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防止房价泡沫。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业是当前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信贷投资增长率也在快速提升,已经大大超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均水平。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如果不能有效地协调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信贷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造成房地产市场巨大的泡沫,因而引发信贷危机。文章首先对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信贷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信贷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正确协调三者发展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与控制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房地产业高风险性以及对信贷资金的依赖性决定了房地产信贷风险必然存在。商业银行和房地产企业的市场选择行为促成了目前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高依存度,也意味着风险的不可避免性。金融政策的调整导致银根紧缩.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房地产业投资过热,出现泡沫经济或是市场发生逆转.遭受损失最大的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向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基于价值规律的制导,房价构成要素的上涨、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的继续释放,许多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还存在上涨压力。要有效调控房价,必须从土地供应、房地产银行贷款、税收、保障性住房等方面进行综合的、互动的、配套的松紧适度和有差别的结构性调控,以此为改进与优化取向,藉以防止房地产市场与房价的大起大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价格与泡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时,人们就会围绕着房地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进行争论,国内关于房地产泡沫问题的争论的不同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或背景下看待房地产业,认为泡沫存在的理由一般是房地产投资和价格上升快,而认为局部存在泡沫的观点是从行业内部结构和区域结构上考察的,认为不存在泡沫的观点一般从行业的长期发展和行业引导的角度分析的,而且在房地产泡沫的定义使用上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结论上会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从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因素实证分析入手,考察房地产价格的发展及价格泡沫.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行业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在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同时.应当谨慎地防御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风险,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保持房地产行业及金融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对当前房地产行业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风险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需求空置与危机的避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贵祥 《特区经济》2014,(2):197-198
需求、空置是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与萧条、危机的两大主导因素。房地产需求、空置的表现形式不同,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正确地认识房地产需求、空置与房地产市场生产、发展、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理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思路,有助于房地产市场风险的避免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主要来自商业银行,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相对集中,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银行操作风险以及房地产企业经营风险。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的形成机制夹杂着各种内外部因素,文章根据当前形势,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从加强对开发商的贷前调查和信贷审查,加强对房地产项目的调查和审查以及强化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贷后管理三方面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房价也水涨船高。房价的居高不下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时时刻刻牵动着人们敏感神经。国内最近报道的多个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致使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的房产市场会像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一样——泡沫破裂。本文将从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中国房价持续走高原因、中国政府控制房价的政策、中美两国存在的差异等方面对中国房价进行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7.
邓郁松 《中国发展评论》2010,(2):38-43,133-140
一、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基本判断1.销量快速增长,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2008年12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房地产市场销量大幅下降的情况,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信贷、税费等方面实行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政策实施一年来,效果十分显著,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37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1%。  相似文献   

18.
付东  雷学军 《特区经济》2012,(10):20-22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进行细分,从宏观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控的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房地产行业市场风险等角度对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做出了基本判断。结合市场上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不同争论,旨在分析具体情况,旨在为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模式的选择和金融防范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成败,特别对于中小城市,房地产开发存在众多风险:政策因素、经济形势、有房地产市场的发育程度、开发时间的选择、开发地点的选择等.为此,应从资金的筹措、开发的多元化、充分的市场 调查、缩短工期等方面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有效防范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面前的关键问题。概括起来,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大致上归因于企业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可以从提高财务战略、进行现存风险梳理以及加强投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