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强化反垄断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利用《反垄断法》实施的外生冲击,研究了市场公平竞争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垄断程度较低的企业,《反垄断法》实施之后,垄断程度较高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提高。《反垄断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影响在行政垄断程度较高的地区、高新技术行业、对科技人员的依赖程度高的企业中较强,在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中较弱。拓展性研究发现,降低垄断利润、提高自主研发强度是《反垄断法》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渠道;《反垄断法》的实施主要提高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对高管的劳动收入份额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法》颁布前,各部门法中有很多反垄断相关的法律规定,其中《价格法》比较系统的对价格垄断的内容做出了规定.《反垄断法》颁布后,这种情况得以改变.然而,在价格垄断行为方面,《价格法》与《反垄断法》都做出了规定,导致了法律竞合问题.因此,《价格法》或《反垄断法》的选择适用,是反垄断执法部门需要不断进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法》的出台平静了起草阶段的喧嚣,针对出台前争论的几个热点--行政垄断的规范、外资并购的适用以及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计,《反垄断法》都给出了它最终的立法选择。本文将围绕着这三个问题简要评析我国新《反垄断法》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毕茜  李靖 《财经研究》2023,(5):140-153
规范收入分配问题以及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反垄断法》实施为契机,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反垄断法》施行对职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低垄断程度企业相比,《反垄断法》实施显著降低了高垄断程度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且经过平行趋势、倾向匹配得分、改变样本期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考察影响机制发现,《反垄断法》通过降低高垄断程度企业的垄断利润率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来削弱职工工资。异质性检验发现,《反垄断法》对职工工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程度较弱行业的企业、行政干预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税收规模较高的企业。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职工工资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反垄断法》的施行效果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对于完善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月刊》2013,(11):142-147
反垄断调查风暴的掀起将为我国《反垄断法》的发展和完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用法律手段制止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济》2013,(11)
反垄断调查风暴的掀起将为我国《反垄断法》的发展和完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用法律手段制止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反垄断法》堪称为经济宪法,它的颁布和实施,对市场的规则及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尽管首部中国的反垄断法特色鲜明,但仍存在不少缺陷。这部反垄断法最大特色是将行政垄断纳入调整范围以及引入宽恕制度,同时针对该法之缺陷,提出了若干完善反垄断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行政垄断在我国根深蒂固,虽然新实施的《反垄断法》将其纳入规制范围,可是关于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第一案审判过程却不容乐观.使学界的视角不得不转移到行政垄断的执法权问题上。本文以反垄断法第一案为切入点.浅析了我国行政垄断的执法权问题。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是以反垄断主体为本位的机构设置和运作机制,主要包括:权威高效的执行机构、威慑适度的制裁手段体系以及体现程序正义与效率要求的实施程序。在反垄断法实施机制中,反垄断法实施主体属于基础性问题,而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机构在构建过程中尽管出于"权宜之计"的适时性制度安排具有其合理性,然而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问题,希望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建议对今后我国反垄断机构的设置与制度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反垄断法》能够有效改善中国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提升市场效率。本文以中国2005—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总经理离职事件为研究对象,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反垄断法》的施行是否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本文研究发现,《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离职与企业业绩的敏感程度,促进了市场公平,缓解了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问题,强化了股东对CEO的有效监督。此外,本文通过将样本按照行政垄断程度、行业垄断程度及企业垄断程度进行分组并对比分析后发现,该效应在行政垄断程度较高、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在地方国有企业中尤其显著。以上结果均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  相似文献   

11.
李英辉  袁晖 《现代财经》2003,23(9):59-63
入世后,我国政府越来越注重竞争法问题,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我国现行反垄断法规范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和完整的反垄断体系,对滥用行政权利限制竞争的行为制裁不力,缺乏独立的和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关。制定反垄断法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遏制跨国公司的垄断势力,改善国家财政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法视野下的银行业并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并购渐渐融入国际化,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日渐引起关注。垄断即是银行并购所带来的副作用之一。我国2007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对银行并购垄断问题架构了一些规制措施,然而,与国外先进反垄断法律制度相比,仍存在诸多局限性,亟待相关配套法律的出台,以完善银行业并购的反垄断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法》被称为“经济宪法”。在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已进入快车道:国务院法制办在2005年5月下旬邀请欧美等国法律专家召开了研讨会,对目前的《反垄断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并根据此次讨论结果进行了最后的修改,在完成国务院的审议程序后向人大提交议案。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对制止垄断和其他限制竞争行为,保护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叶文庆  李小军 《经济师》2007,(12):90-91
行业垄断一直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对电信、邮政、铁路运输和其他如公共交通、电力等公用企业的垄断。人们寄希望于《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能够规制行业垄断,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但《反垄断法》对公用企业的监管也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号称“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实施以来,其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事实证明,《反垄断法》在规制行政性垄断方面存在缺失.本文在对行政性垄断的特征做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行政性垄断的危害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就《反垄断法》规制行政性垄断的缺失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综观现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几乎均是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制度来规制垄断行为。我国虽然已于2008年出台了反垄断法,但在法律责任制度的设计上却缺少了刑事制裁。我国反垄断法律责任的构建虽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但也应关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实践。对境外反垄断法刑事责任制度进行必要的借鉴与吸收,这对于完善我国反垄断法法律责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潘冲 《经济研究导刊》2014,(15):286-28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反垄断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于2007年通过了《反垄断法》,最高人民法院也已出台《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相关体系日益成熟,但在理论和实践上仍有不足。将美国、欧盟两大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相对成熟的反垄断法体系与中国现行反垄断法体系加以分析比较,以期对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完善与推进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从1994年开始起草,历经13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在2007年8月3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经过一年的准备期,今年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可以说,《反垄断法》并没有让人们失望,从中国网通和浙江余姚市政府这些响当当的行政机构或企业先后成为被起诉者,就可见《反垄断法》的威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泰国两则反垄断案例的分析,考察了泰国的行政垄断、利益部门博弈与反垄断执法权力配置问题,并籍此反思中国的行政垄断规制致策与反垄断执法权力的配置模式选择.结论认为,反垄断法本身并不能自动促进竞争,其起作用的关键是执法权力的配置.在国有经济比重高、行政垄断广泛存在的经济体中,反垄断执法机关应具有独立性与权威性.行政垄断需要区别对待,有些行政垄断是反垄断法需要约束的对象,有些则应归属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如果不能将二者分开,则势必影响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学界,不少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市场垄断表现得尚不充分,特别是企业的平均规模过小,国际竞争力不强,企业联合应予鼓励,如果现在颁布《反垄断法》,把限制企业的合并规模作为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势必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实,反垄断法具有缔造经济新秩序的功能,具有维护经济新秩序的功能,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必须尽快出台我国的《反垄断法》,运用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一、对行政性垄断的特殊规制 行政性垄断是我国长期实行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产物,目前社会大量存在地方保护等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