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30日,质检总局发布《2014年度全国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通报2014年度各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方面的统计数据和信息。白皮书显示,2014年,全国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不合格4776批、货值4507.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加300.7%和274.5%,检验批不合格率为6.0%,达近3年最高;实验室检测12948批,检测不合格228批,检测批不合格率为1.76%,达近3年最低。检验不合格情况猛增一方面是因为进口量的快速增长,更主要的则是标识、标签不合格情况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从1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护环境安全,质检总局自2014年5月27日起开展进口煤炭放射性、外来夹杂物和环保项目的检验检疫和监测工作。2014年全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对13 323批、1.33亿吨、货值99.6亿美元进口煤炭实施检验监管,检出《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8  相似文献   

3.
正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的《"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去年,我国食品进出口额已分别达到1 159.2亿美元和706.8亿美元。监管结果同时显示,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情况。《白皮书》显示,"十二五"期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的不合格食品来自109个国家(地区),其中超七成来自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从质检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4年7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实施检验检疫监管的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共计29810批、434.73万t,24.54亿美元,其中检验检疫不合格20批、2488.33 t,183.08万美元。这些不合格废物原料,已全部移交海关实施退运。2014年7月,根据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简称"C-RAPEX")的信息平台统计,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累计截获进口质量安全不合格商品8222起,主要涉及机械/成套设备、汽车类产品、服装等。目前,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已经依法对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2014年3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183批、化妆品6批。其中,永和豆浆被检出转基因成分榜上有名,据悉,被退货的永和豆浆是福州永德心进出口有限公司从永和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进口的,共计360千克。此外,中粮我买网进口的840千克伍吉棒棒糖,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被销毁。  相似文献   

6.
2014年9月12日,黑龙江绥芬河检验检疫局对经由公路口岸从俄罗斯进口的432千克菌落总数超标饼干实施了监督销毁。该批饼干是绥芬河一家进出口食品企业进口的,共计11个品种、16390千克,计划在绥芬河市销售。绥芬河局按照饼干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该批货物进行了检验检疫,发现其中一个品种的饼干菌落总数超标,判定为不合格,共计432千克。绥芬河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第144号令《进出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款式独特、设计精美的进口仿真饰品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进口量逐年提升。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进口仿真饰品质量状况》白皮书显示,2013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对2672批进口仿真饰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检出不合格223批,不合格率为8.3%。铅、镍和镉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是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其中,铅含量超标是导致进口仿真饰品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有115批产品因此不合格,占不合格批  相似文献   

8.
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2015年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服装、食品接触产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重点、敏感进口消费品质量监管统计数据和质量安全信息. 一、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 2015年2月1日起,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开始实施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2015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检验1225批、38.5万个、进口金额为4457.83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检疫专家提醒市民,买进口食品要多个心眼:没有卫生检验检疫证书的食品、没有经过卫生监督检验检疫的食品,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否对人体无害,都要打个问号,这些食品可能是从外国疫区生产入境,也可能是外国生产的质量不合格产品,或者是走私品。广东省、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广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对广州市十个大型超市、货仓商场的进口食品进行了突击检查,查出了十大类涉嫌没有进口食品检验证书、中文标签不监和检疫部门提醒消费者,对此类无进口食品检验检疫证书或标签不合标准的食品,是难以保证其产品质量的。广州市出入…  相似文献   

10.
《大众标准化》2016,(10):35-36
正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官网发布了进口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预警通告(境外生产企业)。其中,包含桂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麦片,因水分超标问题,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达到《进口食品不良记录管理实施细则》(质检总局公告2014年第43号)所规定批次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要求,在相关产品再次进口报检时,应按照控制措施的要求,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交相应检测报告或合格  相似文献   

11.
《大众标准化》2014,(11):34-34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进口服装产品质量状况,“快时尚”品牌不合格占比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报检进口服装货值27.6亿美元,检验检疫部门共查获进口服装不合格案例12305例,金额4766.75万美元,其中396例涉及质量安全不合格(安全、卫生、环保和反欺诈项目),进口服装质量安全状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正>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民心,关乎社会稳定、和谐。全力抓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丰富和完善国内食品市场供应体系,是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履职的工作重点。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中,上海口岸共检出700多批不合格食品,共900余吨,都按相关规定实施了退运或销毁处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款式独特、设计精美的进口仿真饰品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进口量逐年提升.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进口仿真饰品质量状况》白皮书显示,201 3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对2672批进口仿真饰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检出不合格223批,不合格率为8.3%.铅、镍和镉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是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其中,铅含量超标是导致进口仿真饰品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有1 1 5批产品因此不合格,占不合格批次的48%;镍含量超标导致不合格为62批,占26%;镉含量超标42批,占18%.其他原因导致的不合格为20批,占8%. 为何进口仿真饰品频频出现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大众标准化》2008,(11):55-55
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获悉,从日本进口的日式酱油、芥末酱中检测出了甲苯和乙酸乙酯。有关食品产自3家日本生产企业。其中甲苯的最高检出值为0.0053mg/kg,乙酸乙酯最高检出值为0.537mg/kg。此前,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有人食用了检出甲苯和乙酸乙酯的食品出现过不适症状。进口上述产品的中国进口企业已开始对这3家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采取下架和批批检验措施,以确保消费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4月7日,第66届世界卫生日当天,质检总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14年全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通报了2014年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状况,呼吁构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格局,保障全球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进口食品需求逐年增加。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14年,我国进口食品已达482.4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4.2倍,年均增长率达17.6%。其中,食用植物油、乳粉、肉类、水产品等大宗产品进口量分别达854.1万吨、149.9万吨、279.2万吨、334.8万吨,进口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保障我国消费者安全的大事。而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正是“食品安全”,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还有约200万人死亡,希望通过今年的世界卫生日,提醒人们关注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进出口商品检验概况】 1995年,经山西商检机构检验进出口商品1万批,货值8.17亿美元,检验批次、货值分别比1994年下降2.3%和增长30.9%。其中,检验出口商品9500批,货值6.95亿美元,检验批次、货值分别比1994年下降3.9%和增长33.2%;经检验发现不合格出口商品137批,货值829.7万美元,不合格批次、货值不合格率分别为1.4%和1.2%,与1994年相比,分别增长0.69和0.66个百分点。全年共检验进口货物509批、货值1.22亿美元,检验批次、货值比1994年分别增长33.6%和19.1%;检验发现不合格进口商品126批,货值357.6万美元,经出具对外索赔证书,提赔金额331.5…  相似文献   

17.
<正>7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食品呈现进口来源范围广泛、进口种类十分齐全、进口口岸相对集中、安全状况稳定等特点,其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等成为进口食品不合格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质检总局发布了《20 1 3年度全国进口服装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自2 011年对部分进口服装实施强制性检验以来,进口服装的不合格率始终较高。2 01 3年全国进口服装抽样检验不合格率为8.27%,比2012年下降0.39个百分点。其中,抽检不合格(包括质量安全和标识标签)批次最多的是衬衫及T恤产品2282批,占不合格样品的50.89%。质量安全不合格批次最多的原产地是意大利,占所有不合格批次的16.0%。  相似文献   

19.
山东荣成检验检疫局对进口的一批90箱、684千克韩国某品牌拉面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货物包装上的中文标签不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有关要求,缺少营养标签内容,检验检疫人员责令进口商进行限期整改。
  进口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的唯一有效途径,如果食品标签缺少了必要的标示内容,很容易给消费者带来选择上的误判,特别是给一些特殊群体带来饮食健康隐患。为确保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荣成局加大了对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的监督管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加大对进口食品的口岸现场查验力度,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国门。  相似文献   

20.
《巴蜀质量跟踪》2002,(11):14-15
2002年3月14日,《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议通过。并公布施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999年12月30日公布的《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范(试行)》同时废止。进出口食品安全是国家质检总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国家质检总局专门成立了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加强对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各口岸通过对进口商品的检验和后续市场的监管,加大了对进口食品风险的防范,如日本“雪印”乳品事件,各地检验检疫机构暂停接受该产品的进口报验。并对已进口的产品加强检查。对从美国进口的不合格土豆泥做出的退货处理。对西班牙橄榄油发出暂停进口、停止销售的处理。同时还查出了大量食品掺假问题和假冒进口食品问题,并做出了没收和销毁的处理决定。另外各地检验检疫机构严肃打击逃漏检、违法现象,严格控制水货泛滥现象的发生。针对当前国外疫情疫病发生和流行状况。国家质检总局及时发布了对疯牛病、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等国外动植物疫情的进境禁令。有效防止疫病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