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受不同的审计业务,如: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离任审计、各种专项审计等等。因为每一个审计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我们运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只有区别对待才能够按要求高效、准确地完成审计任务。所以在审计时应当针对每次任务的具体要求制定正确的审计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够正确的制定审计方法哪?  相似文献   

2.
(一)在现行的审计案例研究中,存在着将审计案例等同于审计实践的模糊认识。有些审计案例只是审计实践活动的简单再现,不具有审计案例应有的典型性、综合性及高度概括性等特点。这样的审计案例并没有太大的指导借鉴价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审计案例的设计及研究者没有正确认识审计案例与审计实践间的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审计案例与审计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1. 审计案例与审计实践不是同一概念,不能简单划等号。审计案例是联系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最佳结…  相似文献   

3.
王钰 《理财》2003,(7):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23条规定:“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可以利用经核实确认后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结果。”因此,如何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认真研究和评价,及时处理“核实确认”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就成为摆在国家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就此加以探讨。 一、国家审计人员要提高对利用内部审计结果作用的认识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认识到,利用  相似文献   

4.
央行内审借鉴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导向型审计在独立审计中广泛应用审计思想。风险导向型审计有效地应用于当前人民银行的内部审计,可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5.
闫北方 《理财》2005,(12):53-55
国家审计项目的质量是由审计人员业务技能(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持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道德品质保证的.监督是审计的核心,国家审计同样应尽可能地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揭示和提供审计客体存在的舞弊.因此,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对审计的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审计方法的适当运用也往往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甚至决定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下面,就审计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良言 《理财》2004,(6):5-5
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办理审计事项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因此,按照审计准则实施审计是对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审计准则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审计     
张祥 《上海会计》2004,(4):50-52
网络审计是电算化审计适应网络环境的必然趋势。开展网络审计要求审计人员素质必须与之相适应;要求正确认识网络环境下审计风险必然增大的趋势;要求采用预置审计程序对网络会计系统实施审计。远程审计是开展网络审计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路秀丽 《理财》2003,(5):11-12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以下称财务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此谈点粗浅认识和看法。一、财务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区别财务审计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基本任务,《宪法》和《审计法》在规定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的同时,明确提出: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法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职能的拓展。1999年5月,中办、…  相似文献   

9.
浅谈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工程造价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与其它审计项目相比,工程造价审计具有外部敏感性更强、涉猎专业结构范围更广、审计环境更为复杂、更加注重沟通技巧、专业判断更多等业务特点,因而审计风险也更大。对于审计机关来说,积极开展工程造价审计与防范审计风险同等重要,两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0.
禹桂英 《理财》2003,(5):15-15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应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过程和工作成果,反映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过程中的职责履行情况。笔者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对如何编制好审计工作底稿谈些看法,与大家探讨。一、端正一个认识———审计工作底稿不是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与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过程中的两项密切相关的审计行为。也许正是由于二者关系密切,过去不少审计人员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审计工作底稿应记录审计取证的行为过程,审计证据应依附于审计工作底稿。从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审计专业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潞嵘 《理财》2003,(3):17-18
审计专业判断是指审计人员依照专业标准和职业经验,对影响审计决策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对不确定事实做出判断的过程。审计专业判断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审计人员在审计的准备、实  相似文献   

12.
审计方案属于审计计划,它是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及其时间等所做出的详细安排。审计计划一般包括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三个层次。审计方案虽然处在审计计划的最末一个层次,但它既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龙头”,又是控制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最新潮流,是今后审计发展的主导方向。风险导向审计虽然发展于社会审计,但其倡导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等,无论对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施行审计监督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审计行为与法律、法规相悖,由此得出的审计意见和结论不恰当,审计成果的利用不真实,以及审计评价失实等,而追究人员责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尼燕 《理财》2003,(5):12-12
自1995年中办、国办两个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暂行规定》发布施行以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起来,但如何提高审计效果,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笔者认为应搞好以下5个结合: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在对一个部门、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之后,审计部门应将涉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个人廉洁自律的有关资料存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档案”,以备离任审计时随时调用。这样,离任审计时既可避免重复劳动,又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从而逐步把经济责任审计变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缓解目前经济审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任务繁重与审…  相似文献   

16.
陈莎 《时代金融》2015,(8):191-192
莫茨和夏拉夫中提出审计假设是存在的,否则就无法在审计中进行推理或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八项审计假设,在这之后国内外学者从未停止过对审计假设的探讨,但是至今审计理论界还未得出公认的审计假设体系。本文在研究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审计假设观点做出评述,并尝试基于美国会计学会对审计的定义与现代观点构建独立审计假设体系,包括:审计对象可审计性假设、审计客体的不确定性假设、审计主体可信性假设、效率审计假设、审计结果有用性假设。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以后.政府审计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目前,广泛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不仅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围、德国、瑞典、挪威、荷兰等西方国家.一些亚洲国家的政府  相似文献   

18.
效益审计.又称绩效审计,国家审计署在工作发展规划中要求全面开展效益审计.并提出.到2007年国家审计资源中用于效益审计的部分要超过50%。但我国实行国家审计制度的时间还很短,绩效审计刚刚起步,本文就认识我国效益审计特殊性、开展效益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如何提升效益审计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审计重点、茯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分析性复核是一项技术性较高、效率显著的审计方法,是商业银行审计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工具,适当运用它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与风险。个人贷款审计面广、量大、单笔金额小,合理应用分析性复核手段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魏学忠 《理财》2003,(1):23-23
审计风险虽是固有的,但是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还是可以将其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的。其措施是:1.明确审计范围,突出审计重点,严格审计程序,降低审计风险。根据组织人事部门委托书和审前调查,制订审计方案,明确审计范围,确定审计重点。对审计范围,仅限于经济活动,评价内容仅限于经济责任界定,切不可越俎代疱。对审计重点,要周密部署,统筹安排,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准确地抓住重点并查深查透,就可保证审计质量。同时,法定审计程序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必经步骤,不能因时间紧,任务重,就简化审计程序,留下应诉隐患。2.建立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