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登月 《时代经贸》2007,5(10Z):178-179,181
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指出公众的货币需求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由于在现代货币和银行制度下基本可以认为货币供给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而中央银行是通过改变基础货币供给量来决定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的,因此本文从基础货币角度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并且提出了我国产生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货币内生性理论指出公众的货币需求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因此 ,公众通过调整货币需求可以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本文利用货币内生性理论来分析公众行为对中央银行为稳定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我国M2 的供给有较强的内生性 ;我国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效果上存在着不对称性 ,以此可重新认识我国当前通货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后凯恩斯信用货币供给理论认为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货币,是银:厅和客户之间的债权交换;信用货币的供给是需求决定的,贷款创造存款,存款引致储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很难实现数量控制,只能采取价格(利率)控制。在一个具体的市场期间里,无论是在零售贷款市场方面还是在存款市场方面,银行都是价格的制定者和数量的接受者。对中国1994—2006年相关数据的经验研究支持上述理论逻辑。信用货币循环的理论逻辑与经验事实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打破了货币供给前提,提出中央银行既没有能力控制基础货币,也不愿去控制基础货币。他们认为货币的供给是内生的,即由信用驱使、需求决定的,与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有关。结合最新的实证研究对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评介,并认为其将与宏观经济、开放经济相结合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货币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供给内外生争论已持续半个世纪,近年来陷入了“贷款创造存款还是存款创造贷款”的迷局。本文基于货币和信用的关系,试图破解这一迷局。货币(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都是经济主体之间结成的借贷关系,但货币的信用级别要高于一般商业信用。货币供给内生性的根源在于,由于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经济主体之间的商业信用需要通过信用级别更高的银行信用来代替和清算,通过信用升级来降低风险。当货币供给与一般商业信用的升级和清算需求不一致时,货币支付职能和价值储藏职能的转换、金融产品等准货币与货币的转换会缓解甚至消除货币供求之间的不平衡。在当前货币金融制度下,货币供给的内生本质也不能否认其外生性,货币供给兼具内生和外生两个创造渠道。  相似文献   

6.
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与需求内生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松 《财经研究》2008,34(6):51-61
文章分别从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性、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与外汇"资产渠道以及利率渠道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主要表现为基础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和信贷供给的需求内生。为提高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当局必须稳定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利率尤其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以此削弱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和需求内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货币银行理论的创新在于:从根本上否定货币数量说;货币供给并不是中央银行已经发行出来的货币,而应该是真正进入流通、充当购买手段的货币构成;货币的需求不是把货币保留在手头上的一种心理倾向,而是由卖者提供到市场上的要换成货币的全部货物和劳务构成的;不是银行货币供给决定现实交易,而是后者决定前者。这就把被西方经济学弄颠倒的理论,科学地纠正过来了。近年来,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都证明了马克思的创新理论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应当成为我国制定货币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本文重点从基础货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主要结论是:1994年以前,"对金融机构债权"项目的变动是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具有内生性的主要原因,而从1994年开始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则由"国外资产净额"项目即外汇占款的增加主导了我国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进而影响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使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在起点上就缺乏有效性.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为减轻货币内生性带来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应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建立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货币内生性效应的增强是限制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传统的IS-LM模型由于其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假定,缺少了对于这一现象解释的微观基础。基于银行贷款和证券两种资产的不可完全替代性假设,引入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这一因素,修正了传统的IS-LM模型。通过对于修正后IS-LM模型的分析,商业银行的贷款意愿、外汇占款以及因金融创新等因素所改变的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认为银行贷款是货币增长的主要源泉,主张从贷款到存款的因果关系箭头。但围绕货币供给特征、利率决定以及流动性偏好等问题,又存在不同的见解。从动态学上综合信用货币的复杂性是该理论的最新发展方向。该理论认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的基础是信用货币理论,这与新凯恩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微观分析方法具有本质区别的。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强调用收入方法而不是货币方法来分析通货膨胀问题。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现代金融体系的运动规律,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效应主要取决于存款扩张乘数、国库现金抵押需求、公众贷款需求和国库现金存款形成的贷款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水平等因素。存款扩张乘数越大,国库现金对商业银行信贷水平的影响就越强。国库现金存款的抵押债券需求比例对信贷供给造成了反向影响,抵押比例越高,商业银行必须留出越多的储备购买债券,从而政府国库现金存款的增加可能导致信贷增量的下降。在平滑国库现金影响的政策选择上,中央银行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通过制定国库现金存款的区别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控国库现金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借贷资本利率理论,对分析银行信贷资金及其利率的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应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导向,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为基础,以贷款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借贷资金供求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应该把商业银行的平均利润率要求,作为中央银行选择、实施货币供给和利率中介手段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限制界限;应相对控制银行存款利率,保持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和整个市场利率,以鼓励投资和创业。  相似文献   

13.
货币供给的性质:内生抑或外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建军 《经济学家》2005,(3):113-120
本文梳理了中外学术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从币材、经济体制、货币供给结构、货币供给机制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货币供给的性质。其研究结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正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4.
张文瑞 《经济师》2005,(11):11-11,13
电子货币作为一个蓬勃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越来越引发了理论界对它的关注。从货币需求角度分析,可以得出电子货币的普及产生了减少货币需求的效果的结论;而在货币供给方面,电子货币会影响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从而对信用创造过程产生影响,相应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程序就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视野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 ,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 ,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 ,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 ,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 "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 ,这有赖于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货币需求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体上仍然停留在经院式的理论分析阶段,对货币政策操作影响甚微。在实际工作中,中央银行主要是根据资金需要量调整货币政策力度,而且随意性很大。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仍是贷款限额,不是货币供给量。笔者以为,这种政策操作方式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由于以下原因,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成果很难转化为货币政策的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17.
货币内生性和货币外生性都是存在的,只是二者的出现分别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货币的内生、外生取决于两方面行为主体的情况:货币需求者和中央银行的经济情况。货币需求者方面的货币内生性取决于货币需求者能否通过货币市场、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满足交易货币。中央银行方面的货币外生性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中央银行能否控制货币供给;第二,货币供给改变以后能否改变货币需求。当经济由扩张转为收缩,或由收缩转为扩张,货币的内生、外生会有不同的表现,包括对称的货币内生、对称的货币外生以及不对称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一、货币理论中的内生性货币供应理论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理论最早起源于西方的19世纪中期,复兴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英国的雷德克利火(Radcliffe)委员会认为: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使中央银行控制登货币供应量变得毫无意义。他们事实上提出了货币供应不是外萜生的,是不仅仅受中央银行控制的,而应该是内生的观点。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格利和萧(Gurley & Shaw)认为:随着金融多样化的发展,货币不是货币金融理论的唯一分析对象,货币金融理论应该研究多样化的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9.
在物价水平决定问题上,理论界一直存在所谓货币论与财政论之争。前者属于传统观点,其理论核心是货币数量论,强调物价水平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进一步,如果考虑到预期因素,则物价水平不仅取决于现期货币供给,还取决于预期的未来货币供给,是两者的  相似文献   

20.
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职能就是控制货币供给,使货币供给量符合流通客观需要量,以实现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但在纸币化的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由信贷渠道投入的,是贷款创造的。贷款最后要转化成存款和现金,存款量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