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从新的角度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现象的原因与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人口(生育率下降)与社会(生育中的"性别偏好")因素均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妇女曾生(或存活)子女性别比偏离正常值和具有不同孩子性别组合的家庭分布与构成发生变化,是人口出生性别比失常的另一类"积累性"和"后果性"表现.同时,它们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新的角度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现象的原因与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人口(生育率下降)与社会(生育中的“性别偏好”)因素均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妇女曾生(或存活)子女性别比偏离正常值和具有不同孩子性别组合的家庭分布与构成发生变化,是人口出生性别比失常的另一类“积累性”和“后果性”表现。同时,它们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人认为:“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生育控制进一步强化了生男偏好”。笔者并不这样认为,“不是生育控制进一步强化了生男偏好”,而是生育控制使得生男偏好或愿望在较低胎次上提前表达出来而已。在没有生育控制的情况下,百姓可以通过多生来实现生育男孩的愿望。通常情况下,随着生育数量的增多,那些还没有生育男孩的夫妇的生男愿望也会变得越来越迫切,然而,一方面,这样的夫妇比例很低,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长期人口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出现了迅速、持续增高的现象和趋势,这对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性别比方案预测我国人口未来百年的发展状况,考察出生性别比偏高对人口总量、出生人口规模、总人口抚养比以及婚姻市场的性别比等产生的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会降低出生人口规模、加速人口老龄化以及造成婚姻挤压等人口后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偏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论上讲,生育率、家庭规模和性别偏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有性别偏好的国家或地区,性别偏好往往与小家庭规模相互迎合,即性别偏好的满足经常是通过多生育子女来实现,性别偏好对生育率下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反过来,当小家庭规模和低生育率成为时尚的时候,如果男孩偏好没有改变,出生性别比就开始发生扭曲,这种扭曲在人口层面上表现为人口性别比的升高;在家庭层面上表现为大家庭的性别比趋于正常,小家庭的性别比偏高;在家庭内部,表现为性别比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生育率与出生性别比关系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回顾了我国生育率与出生性别比的变动趋势 ,论证了当生育率从 3.0下降到更替水平过程中 ,出生性别比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我国 90年代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偏高是客观事实 ,是产前性别选择的结果 ,也是农民不愿多生但想生儿子的生育意愿的反映 ,而农民想生儿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只有建立新型生育文化 ,削弱人们传宗接代和重男轻女的观念 ,才能实现低生育水平下的出生性别比正常化。  相似文献   

7.
控制出生性别比是计划生育管理中的难题,如何通过对育龄妇女的信息进行处理,辅助决策人口宏观政策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更新更高目标.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况,详细讨论了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方法,通过引入apriori算法并进行改进,设计一种适合目标数据库的改进算法对影响出生性别比的因素进行客观的评估,并使用相关数据进行关联规则算法的实验,找出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实现对结果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对出生性别比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我在80年代初由北京大学选派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的奖学金到美国攻读人口学的时候,我一心想的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多又增长快,解决之途就是通过降低生育率减少人口增长。为此,我用心研读各种关于生育问题的理论、学说和方法,以加强自己对生育问题的认知。尽管我打算以中国生育问题作博士论文并没有如愿,中国生育率下降还是成为我在国内外发表的第一篇人口学论文的主题(Poston and Gu1987;顾宝昌1987)。出生性别比在我的脑海中根本不占位置,而在任何人口学的教科书中,“出生性别比”也就占半页的篇幅,介…  相似文献   

9.
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大国,这与其疆域、人口、经济、军事国防、综合国力等均密不可分,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其地广人稠。占据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口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性别比失调作为近年来我国人口问题的新特点,尤为引人注意。性别比失调将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本文将就我国性别比失调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主要原因在于胎儿性别鉴定与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从无到有与由少变多。但伴随经济增长与社会变迁,歧视性性别偏好逐渐失去赖以存在的土壤,那些诱致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因素不是被消除就是被弱化,从而为出生性别比在高位的回落创造了条件。促使中国出生性别比回复正常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逐渐具备,这意味着出生性别比由上升转而下降的转折点已经或将要来临。  相似文献   

11.
从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工具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对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政策体系进行分析,旨在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地方立法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有关规定,分析、规类地方立法的主要类型,指出地方立法的效果及不足,提出了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异常偏高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人口学家的关注和讨论,特别是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发表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异常升高更是成为国内外人口学家聚焦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各级政府对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治理也予以了高度的关切。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范围(正常范围为103~107)。根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和1‰、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各省市的人口出生性别比数据,定量检验了经济、教育、医疗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人口出生性别比在地理上存在集聚现象,空间地理因素对其影响显著;教育和医疗水平对出生性别比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们会通过空间地理因素、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间接影响出生性别比。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最显著。经济及医疗水平越高出生性别比越低,教育水平越高出生性别比越高,计划生育政策越宽松出生性别比越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各省市的人口出生性别比数据,定量检验了经济、教育、医疗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人口出生性别比在地理上存在集聚现象,空间地理因素对其影响显著;教育和医疗水平对出生性别比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们会通过空间地理因素、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间接影响出生性别比.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最显著.经济及医疗水平越高出生性别比越低,教育水平越高出生性别比越高.计划生育政策越宽松出生性别比越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82-2010年间的四次人口普查、三次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人口留存分析法,重构出我国1982-2005年间各年的单岁组人口数;提出一种自修正迭代算法对0岁组的死亡概率和人口数进行了二次修正;进一步测算出各次调查时点的低龄组(0~5岁)人口漏报率.基于以上结果,对1982-2005的总和生育率(TFR)和出生性别比(SRB)进行了修正.五普低龄组漏报率最高,合计约10%,女童漏报大于男童漏报;四普低龄组总漏报率约为8%,三普约为4%.历年的TFR受漏报影响被低估,2000年以来TFR渐趋平稳并缓慢回升.SRB在19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处于高位水平,且有缓慢上升的趋势.通过对TFR和SRB估算值的线性拟合,认为2010年六普时期我国的SRB为118,TFR的下限值为1.595.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分析了广西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状,研究了女性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以及受教育文化程度对性别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116.86。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是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全国2869个县级单位的五普数据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就全国来看,妇女社会地位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切实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使出生性别比恢复自然平衡。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116.86.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是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全国2869个县级单位的五普数据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就全国来看,妇女社会地位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切实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使出生性别比恢复自然平衡.  相似文献   

20.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3):37-38
截止2005年9月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省级试点市(地)达到122个,试点县有325个,还有569个县在本县自主开展这项工作。总体上看,超过全国总县(市)数三分之一的县(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通过关爱女孩行动的不断深入,一个遍及全国、连片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局面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