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经济》1994,(2):19-21
全面发展农村牧区经济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赤峰市计委1993年,我市的农村牧区经济在走向市场、发展市场的进程中,由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牧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畜产品进一步搞活以及乡镇企业加快发展,整个农村牧区经济出现了好的势头。1993年全市农村社会现...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重新配置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通辽市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外出劳务已成为全市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加快全市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是有效解决通辽市"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是要从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要求来思考、构筑和推进产业化进程。当前,推进产业化,就是发展农村牧区先进生产力。对鄂尔多斯的农村牧区来讲,发展先进生产力就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大视角去思考问题,现实的选择就是把畜牧业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我们要一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工作》2007,(2):31-33
乌兰察布市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曾一度成为苦甲全区的地方,贫困人口占到全区的30%,脱贫致富的任务相当艰巨。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为了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农村牧区全面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牧区生产力。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全市上下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和以马铃薯为重点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加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退耕还林草、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到2002年基本解决了贫困问题,跨人了富裕、明、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农村牧区工作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令哈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农村牧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农牧业生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发展。1998年全市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522万元,是建市初的1.7倍。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主要农牧产品大幅度增长。1998年粮食生产能力达610.3万公斤,油料生产能力达885万公斤,分别是1989年的1,23和22倍,增长幅度分别为30%和183%。1992年、1997年两次夺得省政府“丰收杯”奖,1997‘1998年连续二次创历史最高纪录。畜牧业生产1998年牧畜总…  相似文献   

6.
格尔木市是一个新建的工业城市,以基础产业——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格尔木市农村经济发展已迈人新阶段,面对当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农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实际,今日应加强领导,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继续加大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振兴农村牧区经济。  相似文献   

7.
《北方经济》1995,(1):33-34
抓小康促扶贫全面发展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内蒙古计委农牧处一、当前农村牧区经济基本形势1994年,我区农牧业生产虽然遭受了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但仍获得了丰收,整个农村牧区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粮食总产量达216.6亿斤,虽比上年略有减产,但仍是历史上...  相似文献   

8.
拓宽充实“拉通联动”内容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发展万金山,黄宝音“拉通联动”是伊克昭盟盟委、行署根据本地区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提出的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新思路。这一思路经过1994年生产实践的初步检验,是符合伊盟农村牧区生产实际的,是合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今后五年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经济研究》2006,(5):20-30
一、对未来五年全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和内外环境的总体判断和认识 (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当前,我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段时期,是农牧业结构加快调整、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农畜产品供给相对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牧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一是农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农畜产品加工能力相对饱和。二是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牧区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牧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牧区向城镇集聚。  相似文献   

10.
合作社作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展过程中需不断加强管理、完善,为了扩大合作社发展规模,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文章提出了政府引导、政策优惠、金融扶持、典型示范、市场开拓、推广实践等建议,对做强包头市农牧民合作社工作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扎兰屯市是一个农业旗市,耕地面积260万亩,农村人口2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但农业生产并不具备优势一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扎兰屯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重点发展奶牛业的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实施畜牧业攻坚。几年来,通过不断扩大饲养规模、增加科技含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扩大再生产等,全市畜牧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青海经济的不断发展以 及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的 不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起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前农牧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增速缓慢,以及由此引发的农牧区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品市场疲软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不仅关系到农村牧区小康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将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增加农牧民收入事关国民经济全局 农牧民收入是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牧区经济的“晴雨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贯彻落实之后,内蒙古伊克昭盟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盟农村牧区经济正向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全盟农牧业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北方经济》2006,(11):8-11
“十一五”伊始,党中央做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总体建设目标,这一决定将对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内蒙古将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牧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和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对2004年全市科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目标明确、任务重大,当务之急就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把科技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工作》2002,(2):7-10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年。认真做好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2号)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现就做好2002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的刺激下,我区农村牧区经济逐渐复苏,效益不断提高,农村牧区经济迎来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第二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目前财政支出在制度安排上向城市倾斜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支农支牧项目管理部门庞杂、投资越位和缺位并存,金融机构萎缩、金融服务缺失,财政与金融缺乏应有的协调和配合等正在制约着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通辽市不断加大农牧业产业化推进力度,使农村牧区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目前,全市59.2%的农户加入产业化的链条,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中得到的现金收入达2000多元。通辽市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出了玉米化工、肉类加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三大强势产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肃宁县立足县情,发挥优势,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截止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5.15亿元,占全市第8位,同比增长20.3%,比2001年增加14.75亿元;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1.7亿元,占全市第8位,同比增长69.7%,比2001年增加5.94亿元;  相似文献   

20.
“拉通联动”是伊克昭盟盟委、行署根据本地区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提出的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新思路。这一思路经过1994年生产实践的初步检验,是符合伊盟农村牧区生产实际的,是合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并在指导伊盟生产实践中已经取得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