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公路隧道施工主要以新奥法为主,采用复合式衬砌支护形式。在软弱围岩段,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均为承载结构,共同支撑围岩应力,从而保证隧道结构安全。衬砌质量直接关系隧道结构安全及使用寿命,因此衬砌质量控制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隧道衬砌厚度和表观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可以获取大量数据,全面评价衬砌的厚度和表观质量,有效规避传统方法数据量不足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主要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我国高速铁路隧道的特点,阐述了目前采用的乘车舒适度和净空有效面积、断面形式、支护和衬砌设计参数、防排水标准、消防和防灾救援、洞口形式等主要技术标准,以及单洞双线和双洞单线方案选择、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可维护防排水系统、衬砌结构耐久性等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大量的公路隧道已经进入了"养护维修"阶段,部分早期建设的隧道,标准不高,经过长期运营,出现了渗漏水、衬砌开裂、剥落、拱背空洞、衬砌厚度不足、混凝土劣化、路面开裂、路面冒水等明显病害,危及隧道内的行车安全,亟需进行维修加固。二次衬砌作为公路隧道主要结构,其技术状况对于隧道运营安全至关重要,对二次衬砌结构加固技术进行研究,是隧道加固领域的核心内容。二次衬砌加固原则公路隧道二次衬砌的加固处治,应首先明确加固处治原则,从而制定满足"安全适用、技术可靠、经济合  相似文献   

4.
正公路隧道病害的种类比较多,影响因素也比较复杂,例如地质方面的因素,施工方面的因素等都可能造成公路隧道病害的发生,所以做好公路隧道病害的有效治理工作,必须详细剖析公路隧道病害的成因。本文结合浙江省某公路隧道病害的调查研究,详细地分析公路隧道病害的类型及成因,以及如何有效做好公路隧道的病害处理工作。公路隧道病害的主要类型及成因衬砌裂缝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交通运输需求和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前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因通行能力趋于饱和而改建、扩建,以双向八车道为代表的超大跨度隧道应运而生,开启了国内超大断面、超大跨度公路隧道建设的序幕,并将成为未来公路隧道建设的必然趋势。因施工工序复杂,各工序之间的干扰性强,超大断面隧道具有松弛荷载大、应力集中显著、成拱效应条件高等特征。与常规隧道相比,超大断面隧道对围岩的扰动破坏程度更为剧烈,在同等结构面密集程度、切割程度下,围岩的稳定性更差,施工难度急剧增加。尤其是遭遇软弱围岩、破裂带、富水地层等复杂条件时,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异常困难,传统支护方式与衬砌防排水结构无法满足超大断面隧道的施工需求,锚网喷、型钢拱架等传统支护形式强度和刚度不足,破坏现象严重,衬砌结构  相似文献   

6.
新技术     
正云南三项新技术将助力高速公路发展在今年云南省科技活动周现场,云南交投集团旗下企业云南武易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携3大科技成果亮相。其中,高速公路高墩桥梁检测新技术,可实现人工不易检测部位的自动化智能检测;高速公路隧道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可实现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背后空洞的精细探测及裂缝等病害的快速移动检测及智能识别;滇中环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护技术,创新了安全防护风险控制及安全设施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的隧道数量较多,截至2015年底,已建成运营的公路隧道总里程已达到了12683.9公里。然而,随着隧道运营时间的延长,大量的隧道出现了各种病害,如渗漏、衬砌开裂、碳化腐蚀等。如浙江宁波境内国省道及县乡道的58座公路隧道,发生病害的长度约占总长度的36.5%;京九线、漳龙线、京广线等100余座隧道的病害率约为11.6%,可见,病害现象在运营隧道中普遍存在。病害不但威胁隧道内的交通安全,还严重缩短了隧道的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而维修加固  相似文献   

8.
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围岩的损伤程度控制在最小限度,同时关注支护和衬砌质量,充分发挥其支护效果。隧道施工应做到:爱护围岩、内实外美、重视环境、动态施工。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衬砌是影响公路隧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形式下衬砌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也有很大不同。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某公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利用MADIS GTS软件模拟不同衬砌厚度下的隧道结构,得到隧道衬砌结构的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和安全性系数。结果表明,随着衬砌厚度的增大,隧道衬砌结构的轴力、剪力与弯矩均增大,且最大受力位置相似;随着隧道衬砌厚度的增加,衬砌的最大位移值逐渐减小,但减小速率减慢,最大值的减小速率由0.80变为0.46;隧道衬砌厚度对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影响较大,随着衬砌厚度的增加,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逐渐下降,但均大于15。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家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高速公路逐步向山区迈进。大量的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面临软弱破碎围岩、浅埋、偏压、富水、滑坡等不良地质条件,因此在隧道洞口段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原有围岩产生扰动,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从而导致隧道洞口段施工难度大、施工灾害多,严重威胁隧道洞口段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隧道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漏水是隧道常见病害之一,如果公路隧道出现渗漏水或路面溢水,造成路面湿滑,将不利于行车安全。在严寒地区,渗漏水反复冻融还会造成衬砌混凝土开裂和变形,冬季隧道内的渗水在隧道上部挂冰柱,或在路面形成冰湖,也会诱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2.
正连拱隧道作为公路隧道的重要结构型式,其对于改善公路线型、节省用地、降低造价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山区高速公路修建短隧道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大跨度连拱隧道的断面形式呈"m"形,跨度一般在15米以上,其施工主要是处理好进洞和洞身掘进问题,以确保洞口边坡稳定、洞身安全顺利掘进和衬砌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在隧道工程中,隧道的混凝土衬砌是隧道的主要承重结构,而隧道衬砌发生裂缝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不及时重视和治理,对隧道的使用寿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为使支护能够尽快闭合,形成稳固的支护体系,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开挖完成后尽快施作仰拱和边墙基础,仰拱开挖全断面进行,开挖长度视围岩类别确定,控制在3m-10m。仰拱填充混凝土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标高,用全断面钢模板衬砌台车,一次衬砌长度9m,搅拌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直接入模。二次衬砌施工,合理地安排全工序平行作业,隧道边墙基础、仰拱填充及二次衬砌与开挖掌子面拉开20m-50m。  相似文献   

15.
爆裂是火灾高温下隧道衬砌劣化的常见现象,爆裂的发生对衬砌管片内部温度场重分布有较大影响。选定爆裂温度为400℃、500℃、600℃、700℃以及不考虑爆裂五种工况进行模拟,对比管片火灾试验结果,得到了隧道火灾下衬砌管片爆裂的具体温度。并以具体工程为例,考虑爆裂计算了火灾下衬砌管片的内部温度场,分析得到了管片不同位置内部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温度梯度在管片内部的分布规律,指出了管片防火的重点区域,对以后的隧道衬砌防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项目名称公路隧道衬砌结构耐火技术研究获奖等级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3月1日,二广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发生特大火灾,造成42辆车燃烧、31人死亡、9人失踪的特大事故。事故发生后,对隧道火灾的防范又成为行业最热的话题。虽然山西"3·1"岩后隧道火灾是由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碰撞事故引起,但公路隧道本身如何提高耐火水平却是隧道设计与科研工作者最为关心的内容。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交科院)与同济大学联合承担的"公路隧道衬砌结构耐火技术研究"项目,正是针对我国公路隧道衬砌结构体系的整体耐火能力和火灾安全性而开展的,而且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围岩分级对隧道设计施工至关重要。钻孔等勘探方法只能给出局部范围内的围岩质量,根据经验推断出整个隧道址区的围岩分布,通常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地质统计学方法可以很好利用地质现象之间的自相关性,更适合于围岩质量的预测。本文结合RMR法对隧道开挖出露的掌子面进行观察和定量描述,充分利用隧道掌子面的地质信息来获取岩体质量的结构性,并通过变差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某隧道爆破开挖工程的围岩松动圈以指导施工,采用Ls-dyna/3dec模拟软件模拟隧道爆破开挖工况,得到动静载荷载下隧道围岩松动圈范围为0.81m^2.21m。分析研究认为,在爆破开挖过程中,隧道右上角、左上角位置松动区较大,需采用局部加强支护;其他侧可按照中级松动圈进行支护设计。根据研究结论,基于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对隧道进行支护分析,施工期间隧道变形较小、稳定性较好,表明研究成果对施工有较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以新建公路上跨既有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公路路基施工时和建成后运营工况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研究分析得出路基开挖施工对隧道周边围岩有一定的扰动,导致隧道周边围岩应力二次重分布,对运营隧道有一定的影  相似文献   

20.
正针对目前岩石隧道结构健康评估方法中的某些评估指标难以检测,以及采用常量权重进行评估的结果对单项评估指标敏感性较低的问题,尤其是单项指标超过其指标上限时会导致评估结果失真的问题,本文进行研究。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隧道健康状态评估中应用广泛,褚方平、罗鑫等人将衬砌裂缝、渗漏水、衬砌材质劣化、衬砌起层与剥落等指标作为评估体系,并依据层次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