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与投资协定领域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存在差异,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仲裁庭在援引WTO规则时存在不同的解释方法,加上仲裁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国际投资仲裁的裁决存在不一致性,使ICSID等国际仲裁机构效力下降。投资仲裁中关于“国民待遇”解释的分歧,主要在于怎样用“竞争”概念来确定外国投资者与本国经营者是否处于“相似情形”。ICSID的权威性已经受到挑战,投资仲裁急需改革;应在WTO体系下建立统一的多边国际投资规则,使仲裁庭在援引WTO相关规则时能做出准确的、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国民待遇已突破仅适用已开业外资企业的传统意义,开始延伸到开业前阶段。国际投资协定对国民待遇的条款也不尽相同。开业前和开业后国民待遇对东道国经济具有不同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投资也将朝自由化的方向发展。未来国际投资协定在国民待遇的问题上要考虑将国民待遇延伸至开业前阶段的程度以及发展中国家应保留的灵活性。我国在今后的国际投资谈判中要谨慎处理国民待遇问题,从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格局出发,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双边投资协定中国民待遇条款的行为逻辑包括需求、类型和供给三个维度,分别与国家资本流动活跃度、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以及国内国际规则差异度密切相关。通过改革开放初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三个时间节点上中国国民待遇的国际和国内法律实践分析,阐明中外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和中国对外开放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为合理平衡中国对外开放与规制主权,适当规避中国卷入投资争端风险,中国未来投资协定应谨慎明晰准入前国民待遇适用条件,明确国民待遇例外,逐步扩大准入前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范围。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仲裁相对于一般商事仲裁在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表现为电子商务仲裁协议(条款)的"书面形式"问题以及网上仲裁地的确定问题.我国在承认与执行电子商务仲裁裁决时,应该将电子仲裁协议(条款)视为书面形式;应该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主,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补充的方法确定网上仲裁地;亦应按照<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在电子商务仲裁中对非国内仲裁裁决予以承认与执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资"超国民待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投资理论和实践表明,国民待遇是不低于东道国投资者的待遇,不应排斥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实施某些优惠待遇,优惠待遇与国民待遇可以是相容的,给予外资一定优惠待遇即超国民待遇并没有违反WTO原则。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投资环境还不完善,仍需要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并有必要进一步审视我国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重要的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由来已久.随着国际投资中性化趋势的发展,在投资领域实行国民待遇已成为各国投资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FDI以及并购潮流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要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数额,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已成为我国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国民待遇的涵义“国民待遇”最早出现在法国的《人权宣言》第一条:“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随着国际社会的向前发展,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国民待遇这一国际原则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范围上都较传统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8.
WTO争端解决机构在“中国-与原材料出口相关措施案”中做出了总体上不利于中国的裁决,这既有《中国入世议定书》文本本身规定及国内有关部门制定措施的问题,也有解释本案涉及的有关条约条款方面的问题。本案裁决虽然对中国不会带来根本性的损害,但也提醒我国在参与国际条约制定时需要更加谨慎和考虑周密,要不断完善国内自然资源开采、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注重加强条约解释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中两套所得税法并存,内、外资企业有别,造成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中的“超国民待遇”现象。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与西方所得税制度及其改革相比较,可以看出超国民待遇不利于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因此,必须改革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中有关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保证投资者真正得到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10.
国民待遇原则是WTO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原则是我国在WT0中维护我国权利履行我国义务的重要条件:国民待遇原则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以及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领域的适用及其例外等;国民待遇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情况。实现我国国民待遇实践与WTO体制下国民待遇原则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最惠国待遇条款作为国际投资协定的一个核心要素,已经成为国际投资领域经济自由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不同的国际投资条约中,最惠国待遇条款却因各国不同的规定而异,主要区别之一在于最惠国待遇条款是适用于投资准入阶段还是仅仅适用于投资经营阶段.在国际投资协定中将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于投资准入阶段,既体现了投资自由化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国际投资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阐述国际投资争端中心(ICSID)仲裁申请、仲裁庭的组成与仲裁员的委任、管辖权、准据法、仲裁裁决及其执行效力等基本内容,来对ICSID仲裁制度进行潜在价值分析。然后,进一步分析ICSID仲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使它更好地适应当今国际投资环境,提出制度上的改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最惠国待遇条款在国际投资协定里十分流行,但是它并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在基本涵义一致的情况下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表述和适用范围在国际投资条约里各有差异和变化.对于具体的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要结合国际投资条约的具体条款,运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条约解释规则加以解释,才能够准确把握和恰当适用之.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美国、欧盟与日本将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原材料案”的裁决已经从总体上否认了中国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权利,考虑到该裁决对以后案件具有一定劝导力的客观事实,中国政府应从安全例外视角深入研究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并在坚持援引一般例外条款的同时,将援引安全例外条款作为抗辩重点,以期有效应对稀土争端,进而维护正当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合同中,大多数保险公司都规定了保险车辆造成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家属)人身伤亡的属除外责任的免责条款,而且这种免责条款一般都在保单上以格式条款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将被保险人及其家属排除在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范围之外。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道德风险”的界定成为确定是否应予以排除及格式条款是否有效的根据。被保险人及其家属是否应排除在“第三者”范围之外及诸如此类的格式条款规定是否有效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投资利益与劳工保护的冲突与协调,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投资自由化进程中的重大议题。作为美国BIT"示范法"的最新发展,2012年美国BIT范本对投资与劳工条款的修订不仅可能对中美BIT谈判产生重大影响,更可能通过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传导"效应,进而成为未来国际投资法革新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对2012年美国BIT范本中的投资与劳工条款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美国、中国以往的BIT缔约实践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实践,强调应明确BIT定位,在BIT中"有限"纳入投资与劳工问题,以期对中国更好地平衡投资利益与劳工保护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最惠国待遇条款能否适用于争端解决程序,是国际投资法实践面临的重要法律问题。从以往仲裁庭的案例实践中可以看出,仲裁庭对此问题意见不一,对最惠国待遇条款主要存在限制性解释与扩张性解释两种观点。最惠国待遇条款的法律解释应该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为依据,从条款本身含义出发,同时考虑上下文、目的宗旨等因素。欧盟和美国结合其自身的国际投资形势,对最惠国待遇条款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解释。中国正在逐渐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大国向外商直接投资流出大国转变,适当宽泛地解释最惠国待遇条款也许更能符合中国将来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中,经常会启动201条款、301条款及406条款。本文对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中的201、301、406条款的内涵、渊源、实质及其启示作了简要的分析。一、美国20l条款、301条款、406条款的内涵1.201条款的内涵201条款,又称为“保障条款”或“进口救济法案”,也称“例外条款”,是指现收在美国法典225l一2254节的条款,这4节总的题目是“受进口损害的。  相似文献   

19.
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出台及国际社会在海洋法层面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双边投资协定通过“领土定义条款”的形式将领土以外的水域纳入适用范围。但因双边投资协定碎片化的特征,不同双边投资协定的领土定义条款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国家在不同水域所享有的主权性权利、管辖权的类型和范围亦有较大差异,使得特定双边投资协定能否在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其他国家管辖水域等非领土水域的适用,以及能够对哪些具体的涉海投资实现保障都需要单独加以判断。作为国际投资领域和海洋法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应重视双边投资协定和海洋法之间的联动关系,以两者之间的互动为契机,尽快使更多双边投资协定能够实现在非领土水域的适用,并通过海洋法实践进一步扩大双边投资协定的适用范围,从而追求涉海投资保障以及有效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目标的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20.
1982年以来,我国签署了128项双边投资协议,其中103项已经生效。这些协议中有37项包含对国民待遇的规定。这些规定对国民待遇的表述并不一致,适用国民待遇的范围也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立法的统一和稳定,因此我国有必要制定自己的投资协议范本。对国民待遇的规定反映了投资自由化的程度,我国目前仅将国民待遇适用于投资运营阶段,但在未来,投资准入阶段的国民待遇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