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ML指数,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纳入生产率分析框架,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测度中国30个省市区GTFP,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考量GTFP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全国平均GTFP累积增长31%,技术进步贡献较大。各地区的GTFP均呈现增长趋势,而技术效率则有所下降。地理邻接是空间溢出的主要途径,各变量对GTFP、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呈现不同的作用机制,R&D投入、外商投资和环境管制等因素对GTFP的增长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指标,绿色金融则可以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将资金引导至节能环保的生产领域,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分别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熵值法对省际GTFP和绿色金融进行测度,并根据相关检验结果选择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二者的关系,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莎莎 《中国外资》2022,(10):49-51
数字经济在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是积极的,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7—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在核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引入带有伴随变量的有限混合模型,分析了绿色信贷视角下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且这一效应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并可以利用包含三条路径的有限混合模型进行异质性特征的详细刻画;第二,将绿色信贷作为伴随变量引入有限混合模型后发现,绿色信贷可以增强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第三,研究期内近一半的省份发生了路径转换,且绿色信贷是推动这些省份发生路径转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政策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重要的助推器。本文以原银监会颁布《绿色信贷指引》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3—2018年39个工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中国重污染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降低了重污染行业的绿色技术进步率,但显著提高了重污染行业的绿色效率,最终显著提高了重污染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行业视角的中国经济实践证据丰富了绿色信贷政策效果研究,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是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在理论层面上分析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机制,随后利用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测算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指数和绿色金融发展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具有本地效应,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此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在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本地效应,但仅在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而中、西部地区不显著;机制检验显示绿色金融通过绿色技术进步渠道来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而绿色技术效率渠道不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发展农村绿色金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依据手工查找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量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负向影响显著。机制检验显示: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技术创新和要素替代效应两个渠道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存在区域、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的差异,对西部地区抑制作用显著,城市规模越小、行政等级越低,抑制作用越显著。鉴于此,应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加速推进要素禀赋结构转型,实施地区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和技术升级政策,加强区域经济联动,协同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地区间的异质性,并进一步探索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中存在的技术和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性;从“本地—邻地”视角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区域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东部地区;研发投入在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中发挥了单一门槛作用,当跨越门槛值后促进效应会呈现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数字普惠金融正在逐渐改善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融资困境,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东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出现负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分维度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2005-2018年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居民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未对服务消费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对制造品消费和食品消费呈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相邻地区的制造品消费与食品消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本地居住消费。制造品消费、食品消费和居住消费对服务消费创新资源的挤占,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影响服务消费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We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in middle-income countries (MICs) based on cross-country panel data for the period of 1975–2014. We find that TFP growth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a country’s upward transition from middle-income to high-income country group. The TFP growth model reveals that the catch-up effect, human capital, smaller population, weak currency,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growth are significant sources of TFP growth. We do not find a systematic difference in the TFP growth models for MICs. In analyzing the role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FP growth at different income stages, strengthening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building innovative capacities are important in overcoming the challenges that MICs face when transitioning to the high-income group. Governments of upper MICs need to initiate reform to motivate innovation by optimizing national R&D systems, and redesign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o target promoting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3.
依据2007-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海外经历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内部制度环境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薪酬制度越完善,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显著;从外部制度环境角度来看,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政府监管较好、存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层面系统地诠释了财政纵向失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2004-2016年26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显著抑制了我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中间机制分析表明,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是财政纵向失衡阻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的主要中介变量;财政纵向失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抑制作用存在着地区和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15.
依据2005—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SVAR-SV模型,逐步分离宏观经济冲击和货币政策水平冲击,构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考量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金融摩擦机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实物期权和增长期权机制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企业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国有控股、中小规模和中西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一定理论分析和相关假设的基础上,利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政府行为、金融结构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政府不同项目的财政支出和不同金融资产结构.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全国以及东、西部地区,政府科技教育相关支出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且西部地区的效果最明显;其它财政支出项目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其对金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以考察政府行为、金融结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3-2017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中国传媒产业的资本、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度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传媒产业劳动力要素存在较大的负向扭曲,资本要素存在负向扭曲和正向扭曲两极分化现象,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不稳定现象。用一般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发现中国传媒要素市场扭曲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且劳动要素扭曲度效应大于资本要素扭曲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传媒产业全要素增长的一部分贡献率来自于要素市场扭曲,这在长期内会抑制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因此,降低市场壁垒,促进市场竞争,消除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提升传媒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信托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管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上,也体现在经营效率的提升方面。本文基于Malmquist模型,使用2007—2013年51家信托公司经营数据测度了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实证研究表明,样本数据期内我国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速为4.6%,主要受到技术效率增长推动,技术进步增速表现不佳。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区域特征非常显著,中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和东部地区。同时,通过σ检验和绝对β收敛检验发现,我国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具有显著的收敛性,各地区差距呈现缩小态势,不过行业调整和转型发展可能会打破这种收敛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